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课堂教学目标的终点研究: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6300
王子利

  (聊城大学 山东 聊城 252059)

  课堂教学目标的终点研究: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王子利

  (聊城大学 山东 聊城 252059)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首要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方面,而忽视了对课堂教学目标的终点研究,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终点研究的意义是什么,课堂教学目标终点研究的现实困境是什么,怎么才会实现对课堂教学目标的终点研究,这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堂教学目标;终点研究;现实困境;实践路径

  站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起点审视教学目标,大部分目标是令人欣慰的,可是站在课堂教学目标的终点审视课堂教学目标则令人遗憾。教学目标之所以容易产生令人欣慰的起点效应,主要是因为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中所蕴含的良好的教学愿望,教学目标之所以常常引发令人遗憾、惋惜的终点效应,主要是因为预设的目标在课堂上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即使有些看起来得到落实的目标也只是体现在那些能够顺应教学场景的学生代表身上。加强对教学目标的终点研究,教师反思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促进教学目标设计的科学性。

1 课堂教学目标终点研究的意义

课堂教学之后,真实课堂教学目标的实践工作并没有就此结束,还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落实情况进行反思、评价,在此基础上,调整课堂教学目标,以使其更加完善,走向“真实”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后走向何方,是否实施完就意味着结束?答案当然不是。教师设计的目标是否实现,设计的目标是否合理,对下次设计目标有什么影响等,这些都是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未完成的工作,都需要进一步完成。因此,研究课堂教学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1.1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科学认识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首要依据,指引、贯穿着整堂课。在教学实际中,很多教师把教学目标当做一个摆设,当做应付检查的一项工作,并没有对课堂教学目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加强对课堂教学目标的终点研究,通过实施后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反思,教师明白教学目标设计的是否科学、合理,这将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

  1.2提高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水平

  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水平是慢慢提高的过程。对课堂教学目标的终点进行研究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其基本的作用可以借鉴古语“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来表达。具体来说,因为教师设计科学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一定能力的参与,也需要一定能力的获得,这种能力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的某一次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就可以实现的,而是在不断设计、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得到的。一次对原有目标的调整便是一次收获,就会抛弃原有的错误找到某一段正确的路向,就会在认识和技能上向“真实”课堂教学目标更加深入一步,也会使下一次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更具真实倾向性。课堂教学目标是一种假设,教学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发挥着引领的作用,唯有在实践结束后加以探讨和修正,这样会提高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水平和能力。

2 课堂教学目标终点研究的现实困境

2.1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形式化、机械化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形式化主要是指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仅仅停留在教案上,而且设计的过程比较随意、缺乏系统性与渐进性。有些时候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并不考虑如何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问题,而是考虑如何应付学校领导或者其他教育行政人员教案检查,处于完成教案的目的而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的机械化主要是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以某种既有的格式千篇一律的设计自己的教学目标,而不去深入思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当下的学生是否需要这样的目标。因此,这时设计的教学目标就没有进行终点研究的意义

  2.2课堂教学目标实施的随意性、盲目性

  课堂教学目标实施中的随意性主要是指实施的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师教案中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并不一致,教师不能将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运用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导致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实践的关系呈现两张皮现象。课堂教学目标实施中的盲目性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实施的过程中不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需要,而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甚至有些固执的将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实施下去。

3 课堂教学目标终点研究的实践路径

3.1科学理解课堂教学目标的性质

  课堂教学目标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进行目标的预设,在课堂上以预设的目标为导向,在课后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情况和学生掌握情况,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调整,思考下次设计目标时注意什么问题,怎么样设计更合理。教学目标无非是一种假设而已,教学目标要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唯有在实践过程中加以探讨与修正,教学目标的科学化才能借助这种探讨与修正得以实现,离开了动态实践过程中的教学目标,儿童潜能的实现只能停留于空洞的口号。当教师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时,就会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系统性,课堂教学目标并不是只停留在设计和实施阶段,实施后的评价与反思。

  3.2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目标反思的讨论、交流

  根据现在教师备课的模式,教师一般都会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同一学科的同一年级教师坐在一起,共同制定目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预防教师不设计目标就上课的弊端,且通过集体讨论而设计的目标会更科学、合理。老师通常只是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进行集体讨论,而不关心实施后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缺乏对教学目标的评价和反思。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终点的研究,每次课程结束,教师每个人说出自己课堂实施的情况,需要调整、改进的地方有哪些。因为是教师集体进行反思,这样可以有效监督教师进行这项活动。

  [1] 孙琪斌等.教学目标的人本立意与成功度评价[N].中国教育报,2004- 10-26.

  [2] 孙琪斌.尝试在学中教,落实异步达标[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6.

  [3] 孙琪斌,徐凤华.从课时教学目标的终点效应谈起[J].教育论坛,2006,9.

  王子利,聊城大学,课程与教学论。

  G641

  :A

  :1672-5832(2017)09-0075-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