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86年6月27日上午某时:A在小镇上领着老伴儿逛街买菜;B在大洋彼岸听着老板喋喋不休的唠叨;C在世界的另一端为高考忙的焦头烂额;D随着某颗星辰香消玉陨;而这时,我在E城顶着巨蟹座的光环降生。
遇见马可列德
大概我在会眨巴眼以后奶奶便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戴着老花端起一本《XX童话》领着我走进文学的殿堂,而事实上我知道她只是想让我快点儿睡着。我认识白雪公主,和小红帽关系也不错,不过最熟的还算是灰姑娘。因为我曾不止一次梦到自己坐在南瓜变成的马车上,踩着一双剔透无比的水晶鞋踱来踱去,只是我确定那时我等待的绝对不是王子的出现。
然而《XX童话》的作用却是可歌可颂的,它让我在鼻涕流下来还不会自己擦的时候就知道了“善是美的,恶是丑的。”这貌似是作者故意刻画那些人物的效果。
飞吧,红蜻蜓
看那红蜻蜓飞在蓝色天空游戏在风中不断追逐它的梦,天空是永恒的家大地就是它的王国,飞翔是生活。
后来我认识了不少字,很小的时候便开始自己读《小小百花园》,并炫耀着背下了大半本儿书。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在知道了什么是虚荣。因为我很享受亲人们的表扬带给我的快感。
然后和所有小朋友一样,我开始背起小书包天天上学校。在那里我学会了很多漂亮的成语,知道了很多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嘴里也时不时的叹出一句古诗。认识了不少了不起的人物,比如李白是个浪漫主义诗人,杜甫在死的时候仍然衣杉褴褛,白居易专门写一些老百姓都读的懂的文章,鲁迅先生弃衣从文警醒着那一代麻木的中国人,谢婉莹女士的笔名是冰心所以他老公就叫张恨水。
那个时候起,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曾很严肃的觉得,一篇好的文章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因为老师总是乐此不疲的让我们总结着每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还有他们表达了作者什么什么情感之类的。好象只要是文章就有好多想法才够纯粹。我曾经一度怀疑过那些作者写文章的时候就真是这么想的么。也许那句话或那首诗只是作者一点点感情的流露,而到了我们笔下就非要给人家扣上什么壮我河山万里长城永不倒的大帽子。如果他们还活着,可能也会为我们分析出的什么思想,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感到惊讶,然后义不容辞的颁个诺贝尔奖给我们。
豆蔻效应
老师说,“豆蔻年华”这个词是形容十四五岁女孩子用的。所以用它来形容几年前的我不应被判用词不当。
那个年纪应该读的最多的是人物传记。老师和家长们总是恨铁不成钢似的用那些传记把我们的书包塞的满满的。好象读完伟人们的成长历程就可以按部就班的成为另一个伟人。男生全部像保尔一样坚强,女生就都像居里夫人一样智慧。总之大人们抓住了我们最有可塑性的年龄,贪婪的往我们小小的身体里装着巨人们的灵魂。他们先让我们用伟大的理想建造一座象牙塔,再让我们一步一步往上爬。
那时我们正年少,你爱谈天我爱笑。我想年轻唯一的好处就是说话不用考虑后果吧。比如我们可以很轻松的说着自己长大了想要成为什么家什么家。只知道后面缀一个“家”字就是很了不起的人。现在总算知道人们为什么说年少轻狂了。
花火
春天似乎是特别容易动情的季节。可能春风真的那么有本事,一夜功夫就能让千树万树的梨花开放。我只记得的我的那场恋爱也是始于春天。他告诉我两个人在一起就要越来越像,就是所谓的同化。他似乎一直是良师益友。每年放假前他都会邮购大量书籍。在我还沉溺于安妮宝贝的《彼岸花》,《告别薇安》和〈空白瞬间〉中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消极彻底的感情的时候他会和我聊一些老子的〈道德经〉。然后我知道了“言者不及智者默”的道理。我也曾为了取悦他去研究些禅学,当着他的面背诵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然那百分之百只是背诵而已。我悟不出的真谛太多。他送了很多他看过觉得比较好的书,比如〈平凡的世界〉,比如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等等。于是我曾深深的被金波对待朋友的细腻情怀所感动,被孙少平身上那种朴实和韧劲儿所感动,着迷与田小霞的潇洒,更喜欢金秀的单纯。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打开床头灯,感受着平凡的世界。我从没觉得一个农民工的形象会在我心中如此高大闪耀。而余华的作品通常是让我很沮丧,可能看到的是人类最真实的东西。而真实的东西往往让人失望。
我相信有些女孩子遇到爱情后,爱情观便成了人生观。起码敏感的蟹们是这样。
关于爱情有无数种诠释。电影〈阿司匹林〉中说过爱情无非是两种可能:A爱B,B却不爱A;或者是A爱B,B也爱A。而生活中实属有千千万万个A,又存在着无数迥异的B,所以上演着无数的爱情电影。我们是自己电影中的主角,却可能只是别人电影片段中的一个匆匆驶过的背影,或者被另一些人干脆剪辑掉了。而另一个作家却说爱恋是剧烈而纯粹的,却最为无用。
在我看来爱情只是一种很简单的反应,就是他难过的时候我比他更悲伤,他开心的时候我会笑的更甜。我每天都小心的收集着每份来自爱情的感动。它可能只是饥饿时的一个汉堡,空虚时的一份精神食粮,也可能只是感冒时的一片阿司匹林。可能是在一起的时间太久了,彼此那么和谐默契。可能是在一起走过的路太长,好象超过了几光年。不得不让我觉得爱情就该这样,生活就该这样,两个人彼此作个伴,一同携手来看看这个落寂的人间。
幻灭
我知道我们的关系在我从成都机场走出时看到他那一刻就注定要结束了。两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安静的一直走。我们不属于这里,他这样说。不知道是不是他在这个城市的缘故,我对这个城市没有丝毫陌生的感觉。只是跟在他身后,静静的走。他说过这几天是成都的桃花节,可惜我两天后就要飞回广州。在成都短暂的停留,匆匆却出奇的平静结束了一段关系,那天他哭了,在我心里他是那么坚强。我们彼此都知道结束的只是关系,而不是感情。他是推我过的安检,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记得在〈鸳鸯蝴蝶〉中有句旁白这么说过:当一个男人头也不回的走掉时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不爱她,二是他哭了。而我,不想要这两种中任何一种可能。之后就是强烈的想念和惦记,没有任何怨恨。只是不敢再回忆关于这段感情的任何东西。偶尔一通问候的电话,放假后的一次叙旧,还是没有任何生疏的感觉,大概他说的亲人就是这样吧。只是觉得人和人的关系甚是微妙,昨天还是爱人,今天,却成了某人。
天下无双
记得年少时我们都很爱看电影,两个人总是翘课去新天地,或是新街口儿的小厅。然后去吃哈根达斯,饿了吃回转寿司或吉野家,而我只是一直跟着他。在高兴时他会向我所要一根儿王府井儿小吃街的冰糖葫芦儿,然后我讨价还价的要一串硕大无比的羊肉串,每每这时他都会笑我贪大,然后拍着我的头叫我小P孩儿。而现在,我确实没有了他。然后在看了〈穆斯林的葬礼〉的时候难受的一夜未眠,在看〈甜蜜蜜〉的时候泪水欺骗了泪腺。终于理解了〈天下无双〉的结局,原来王菲和梁朝伟是着实幸福着。很多时候自己只身广州,莫名觉得这样的夜,这样的街灯,这样的车水马龙,该是我们两个人才对,我知道,那只是我的一种习惯。然后我会假装他。比如学跆拳道。爱情终还是像一束高傲而寂寞的烟花,短暂而绚丽,但那却是两个人的烟火。就像那首歌里唱的:一个人是快活,两个人才是生活。
寻找XXX
照片里的她,留短短的发,爱笑的脸颊,眼神没有复杂,像个娃娃不曾长大。如今自己却已在世快整整二十一年,也能体会到成熟确是一道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芒。
后来又读了钱老先生的《围城》,年轻时不懂它的含义,这次却感触颇深。正如书中所说的,婚姻是围城,感情亦是围城,却还是有那么多人高嚷着幸福心甘情愿的往里陷。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平平仄仄的诗词,觉得在这个全世界都正在流行网络语言的时代确实该提倡一下古人的结晶。那些压韵有制,用简练的言语就能把感情表达的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功夫实在该另我们现代人汗颜。
就这样,还在一直读着书,还在一直听着音乐,还在一直看着电影,还在一直继续着生活,还在一直检讨着回忆。却怎么都找不回最初的梦想。
遇见马可列德
大概我在会眨巴眼以后奶奶便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戴着老花端起一本《XX童话》领着我走进文学的殿堂,而事实上我知道她只是想让我快点儿睡着。我认识白雪公主,和小红帽关系也不错,不过最熟的还算是灰姑娘。因为我曾不止一次梦到自己坐在南瓜变成的马车上,踩着一双剔透无比的水晶鞋踱来踱去,只是我确定那时我等待的绝对不是王子的出现。
然而《XX童话》的作用却是可歌可颂的,它让我在鼻涕流下来还不会自己擦的时候就知道了“善是美的,恶是丑的。”这貌似是作者故意刻画那些人物的效果。
飞吧,红蜻蜓
看那红蜻蜓飞在蓝色天空游戏在风中不断追逐它的梦,天空是永恒的家大地就是它的王国,飞翔是生活。
后来我认识了不少字,很小的时候便开始自己读《小小百花园》,并炫耀着背下了大半本儿书。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在知道了什么是虚荣。因为我很享受亲人们的表扬带给我的快感。
然后和所有小朋友一样,我开始背起小书包天天上学校。在那里我学会了很多漂亮的成语,知道了很多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嘴里也时不时的叹出一句古诗。认识了不少了不起的人物,比如李白是个浪漫主义诗人,杜甫在死的时候仍然衣杉褴褛,白居易专门写一些老百姓都读的懂的文章,鲁迅先生弃衣从文警醒着那一代麻木的中国人,谢婉莹女士的笔名是冰心所以他老公就叫张恨水。
那个时候起,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曾很严肃的觉得,一篇好的文章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因为老师总是乐此不疲的让我们总结着每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还有他们表达了作者什么什么情感之类的。好象只要是文章就有好多想法才够纯粹。我曾经一度怀疑过那些作者写文章的时候就真是这么想的么。也许那句话或那首诗只是作者一点点感情的流露,而到了我们笔下就非要给人家扣上什么壮我河山万里长城永不倒的大帽子。如果他们还活着,可能也会为我们分析出的什么思想,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感到惊讶,然后义不容辞的颁个诺贝尔奖给我们。
豆蔻效应
老师说,“豆蔻年华”这个词是形容十四五岁女孩子用的。所以用它来形容几年前的我不应被判用词不当。
那个年纪应该读的最多的是人物传记。老师和家长们总是恨铁不成钢似的用那些传记把我们的书包塞的满满的。好象读完伟人们的成长历程就可以按部就班的成为另一个伟人。男生全部像保尔一样坚强,女生就都像居里夫人一样智慧。总之大人们抓住了我们最有可塑性的年龄,贪婪的往我们小小的身体里装着巨人们的灵魂。他们先让我们用伟大的理想建造一座象牙塔,再让我们一步一步往上爬。
那时我们正年少,你爱谈天我爱笑。我想年轻唯一的好处就是说话不用考虑后果吧。比如我们可以很轻松的说着自己长大了想要成为什么家什么家。只知道后面缀一个“家”字就是很了不起的人。现在总算知道人们为什么说年少轻狂了。
花火
春天似乎是特别容易动情的季节。可能春风真的那么有本事,一夜功夫就能让千树万树的梨花开放。我只记得的我的那场恋爱也是始于春天。他告诉我两个人在一起就要越来越像,就是所谓的同化。他似乎一直是良师益友。每年放假前他都会邮购大量书籍。在我还沉溺于安妮宝贝的《彼岸花》,《告别薇安》和〈空白瞬间〉中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消极彻底的感情的时候他会和我聊一些老子的〈道德经〉。然后我知道了“言者不及智者默”的道理。我也曾为了取悦他去研究些禅学,当着他的面背诵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然那百分之百只是背诵而已。我悟不出的真谛太多。他送了很多他看过觉得比较好的书,比如〈平凡的世界〉,比如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等等。于是我曾深深的被金波对待朋友的细腻情怀所感动,被孙少平身上那种朴实和韧劲儿所感动,着迷与田小霞的潇洒,更喜欢金秀的单纯。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打开床头灯,感受着平凡的世界。我从没觉得一个农民工的形象会在我心中如此高大闪耀。而余华的作品通常是让我很沮丧,可能看到的是人类最真实的东西。而真实的东西往往让人失望。
我相信有些女孩子遇到爱情后,爱情观便成了人生观。起码敏感的蟹们是这样。
关于爱情有无数种诠释。电影〈阿司匹林〉中说过爱情无非是两种可能:A爱B,B却不爱A;或者是A爱B,B也爱A。而生活中实属有千千万万个A,又存在着无数迥异的B,所以上演着无数的爱情电影。我们是自己电影中的主角,却可能只是别人电影片段中的一个匆匆驶过的背影,或者被另一些人干脆剪辑掉了。而另一个作家却说爱恋是剧烈而纯粹的,却最为无用。
在我看来爱情只是一种很简单的反应,就是他难过的时候我比他更悲伤,他开心的时候我会笑的更甜。我每天都小心的收集着每份来自爱情的感动。它可能只是饥饿时的一个汉堡,空虚时的一份精神食粮,也可能只是感冒时的一片阿司匹林。可能是在一起的时间太久了,彼此那么和谐默契。可能是在一起走过的路太长,好象超过了几光年。不得不让我觉得爱情就该这样,生活就该这样,两个人彼此作个伴,一同携手来看看这个落寂的人间。
幻灭
我知道我们的关系在我从成都机场走出时看到他那一刻就注定要结束了。两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安静的一直走。我们不属于这里,他这样说。不知道是不是他在这个城市的缘故,我对这个城市没有丝毫陌生的感觉。只是跟在他身后,静静的走。他说过这几天是成都的桃花节,可惜我两天后就要飞回广州。在成都短暂的停留,匆匆却出奇的平静结束了一段关系,那天他哭了,在我心里他是那么坚强。我们彼此都知道结束的只是关系,而不是感情。他是推我过的安检,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记得在〈鸳鸯蝴蝶〉中有句旁白这么说过:当一个男人头也不回的走掉时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不爱她,二是他哭了。而我,不想要这两种中任何一种可能。之后就是强烈的想念和惦记,没有任何怨恨。只是不敢再回忆关于这段感情的任何东西。偶尔一通问候的电话,放假后的一次叙旧,还是没有任何生疏的感觉,大概他说的亲人就是这样吧。只是觉得人和人的关系甚是微妙,昨天还是爱人,今天,却成了某人。
天下无双
记得年少时我们都很爱看电影,两个人总是翘课去新天地,或是新街口儿的小厅。然后去吃哈根达斯,饿了吃回转寿司或吉野家,而我只是一直跟着他。在高兴时他会向我所要一根儿王府井儿小吃街的冰糖葫芦儿,然后我讨价还价的要一串硕大无比的羊肉串,每每这时他都会笑我贪大,然后拍着我的头叫我小P孩儿。而现在,我确实没有了他。然后在看了〈穆斯林的葬礼〉的时候难受的一夜未眠,在看〈甜蜜蜜〉的时候泪水欺骗了泪腺。终于理解了〈天下无双〉的结局,原来王菲和梁朝伟是着实幸福着。很多时候自己只身广州,莫名觉得这样的夜,这样的街灯,这样的车水马龙,该是我们两个人才对,我知道,那只是我的一种习惯。然后我会假装他。比如学跆拳道。爱情终还是像一束高傲而寂寞的烟花,短暂而绚丽,但那却是两个人的烟火。就像那首歌里唱的:一个人是快活,两个人才是生活。
寻找XXX
照片里的她,留短短的发,爱笑的脸颊,眼神没有复杂,像个娃娃不曾长大。如今自己却已在世快整整二十一年,也能体会到成熟确是一道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芒。
后来又读了钱老先生的《围城》,年轻时不懂它的含义,这次却感触颇深。正如书中所说的,婚姻是围城,感情亦是围城,却还是有那么多人高嚷着幸福心甘情愿的往里陷。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平平仄仄的诗词,觉得在这个全世界都正在流行网络语言的时代确实该提倡一下古人的结晶。那些压韵有制,用简练的言语就能把感情表达的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功夫实在该另我们现代人汗颜。
就这样,还在一直读着书,还在一直听着音乐,还在一直看着电影,还在一直继续着生活,还在一直检讨着回忆。却怎么都找不回最初的梦想。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