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质性评价的意义及应用——以《阿Q正传》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6994
赵 娟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8)

  质性评价的意义及应用
——以《阿Q正传》为例

  赵 娟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8)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量化的总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无法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评价。因此,要想全面的评价学生,就需要质性评价方法来辅助量化评价工具,以健全考试评价体系。本文在此背景下论述了质性评价在丰富评价工具类型和使评价主体多元化等方面的意义,并以《阿Q正传》为例阐释了质性评价在课堂中的应用。

  过程质性评价;《阿Q正传》

  评价工具就是收集评价对象信息的器具和手段。它分为考试类评价工具和非考试类评价工具,非考试类评价工具又叫质性评价方法。质性评价方法即是通过访谈、观察、描述和解释等方式,在真实学习情境中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行为和水平等进行评价,以全面地、充分地、系统地揭示和描述学生的各种行为特征,使评价者与被评价者获得认同的评价结果。在目前,常用的质性评价方法有调查问卷、核对清单、察观记录、档案袋等。其中,档案袋作为质性评价方法的典范,日益受到教育者们的重视。

1 质性评价的意义

1.1 质性评价方法丰富了评价工具的类型,弥补了纸笔测验的不足

  通过纸笔测验我们只能看到学生外显的知识能力的变化,却无法获得学生内在变化的表现证据。新课程提出了“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是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的理念。学业评价工具就不能再局限于简单的量性评价工具——试卷,还应该重视体现真实性和过程性的质性评工具,如档案袋、观察量表、调查问卷以及核对清单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更合理,更科学的判断,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地提高。《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由此,学业评价工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生的主体参与。评价工具使用的目的不应该仅是甄别和选拔人才,还应该是改进和激励学生的学习,以达到用评价促进发展的目的。

  1.2 质性评价方法使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在传统的纸笔测验中,设计试卷、阅卷评分、结果评定,都是教师单方面操作,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家长往往也被排除在外,很难全面而又真实的了解学生的发展。而新课程实施以来,课程评价强调发展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强调突出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重要性。《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打破传统考试评价主体单一的局面,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

2 阿q正传质性评价案例

2.1 商定阅读专题

  学生在“阿 Q”专题阅读过程型质性中商定阅读专题具体过程如下:

  (1)老师设计四种阅读方案:一是袭用传统方式,依次阅读各单元;二是打破册次限制,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文体进行专门阅读学习;三是以作家为中心作专题阅读;四是以某一主题做专题阅读。

  (2)老师和学生共同商定选择方案四,确定以“精神胜利法”为主题,进行“阿 Q”专题阅读,学习的篇目为《阿 Q 正传》、《孔乙己》和《老人与海》。

  (3)以小组提交的专题名称有:研究“阿 Q 精神”、批判“阿 Q 精神”、学习“阿 Q 精神”、“阿 Q 精神”、“阿 Q”等。

  2.2 拟定阅读目标

  (1)阅读能力目标:精读阅读材料,发展阅读鉴赏能力

  ①在语言上,通过阅读《阿 Q 正传》、《孔乙己》和《老人与海》,我能摘录体现“精神胜利法”的语句或段落,并能对其做出概括,提交摘录总结。

  ②在内容上,通过初步的精读,我能根据自己的思考,对《阿 Q 正传》、《孔乙己》和《老人与海》提出问题。然后,能够在小组讨论时,汇报阅读综述,展示问题,并进行讨论。

  (2)阅读过程目标:再加工阅读材料,发展阅读创造能力

  通过对材料的进一步理解,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背景,我能与同学合作将《阿 Q 正传》改编成课本剧,并进行表演,并提交演后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阅读材料,培养美好积极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课本剧《阿 Q 正传》的表演,我能写一篇演后感或观后感,记录自己的情感体验。

  ②通过对专题阅读材料的学习,我能正确地认识“精神胜利法”,并能用小论文表现我对“精神胜利法”的新认识。

  ③学生通过对专题材料的阅读,使学生在读、说、改、演、评方面都有所收获,学生用阅读反思的方式呈现这种收获。

  2.2 制定阅读任务

  2.2.1 收集材料

  学生在“阿 Q”专题阅读过程型质性中选择阅读材料具体如下:

  (1)收集原典阅读材料:《阿 Q 正传》、《孔乙己》、《老人与海》;

  (2)收集相关评论材料(至少 3 篇):《论<阿 Q 正传>》、《对于国民性的思考和发掘》、《鲁迅“丑化”了阿 Q 吗?》;

  2.2.2 读、说、改、演、评、悟的任务

  学生在“阿 Q”专题阅读过程型质性中制定阅读任务具体如下。如:在“读”的任务中的摘录:

  (1)闲人还不完,只撩他,于是终而至于打,阿 Q 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辩正,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地得胜地走了……于是也心满意足地得胜地走了。

  ——《阿 Q 正传》

  [1]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Z].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4] 薛晓嫘.新课程语文阅读学业成就评价[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G423

  A

  1672-5832(2016)04-0059-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