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构建有思想的历史课堂略论
万美云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有思想的历史课堂应该是求是、求真、求实的课堂。构建有思想的历史课堂,需要在有思想老师的领导下,打造有思想的课堂,培养有思想的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思考的过程中获取真知,同时得到感情上的升华。该文主要从什么是有思想的历史课堂,怎样构建有思想的历史课堂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构建;历史课堂;有思想的老师;有思想的学生
一节 好的历史课,仅要求学生了解该课的内容已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领悟 、去感受,使学生在获得真知、悟得其理的同时达到情感的共鸣。而要达到该目的,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去追问、去引导,去构建一个有思想的课堂。
1 什么是有思想的历史课堂?
有思想的历史课堂,是有灵魂、有价值的课堂。2015年9月24日,在深圳市教科院的大力支持下,福田区教研中心历史教研员张红霞老师举办了“从理念到实践——构建有思想的历史课堂”的主题研讨活动,该研讨活动既有构建有思想的历史课堂的教学探索,也有构建有思想的历史课堂的理论分析。
齐健教授在该研讨活动中就曾提出要构建有思想的历史课堂,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实践:以史料为基点,建学生思考的‘脚手架’;理论:以追问为契机,做学生思考的‘助产婆’”。他还曾抛出两个问题:历史何以需要不懈地“追问”?历史教学过程中何以“追问”?通过齐教授的观点与问题,我们不难看出他主要是从史料教学与课堂上对学生的不断追问两种方式来构建有思想的的历史课堂的。
所以,构建有思想的历史课堂,细化在历史课堂中,也就是让“史料教学”为我们历史课堂服务。即在历史课上,教师通过正确的、合适的史料使用,在引导、带领学生分析史料的过程中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真知,在领会的过程中悟得真理,在感受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价值上的升华。同时,在选择、运用史料的同时,要注意对史料的消化,用贴近学生的语言、贴切生活的故事,让深入其中的思想浮出海面、成为学生成长的养料,使它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2 如何构建有思想的历史课堂?
构建有思想的历史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2.1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做一个有思想的历史老师。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历史教师是教学课堂中学生历史知识的传授者,只有成为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才能构建出有思想的历史课堂,培养出会思考的学生。
那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呢?
首先,要做一个有理想的历史教师。现在的社会物欲横流,处处充满了铜臭与诱惑。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员,特别是一名历史教师,必须坚守阵地,做一名真正的知识分子,踏踏实实做学术,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专心地把学生的历史教好。而不能为了金钱、物质、名誉等放任学术、“不务正业”,穿梭行走于各个行业,在私利的驱使下在每个行业打酱油。这样不仅在学术上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更担当不好教书育人的责任,终将害人害己。
其次,要做一个重阅读的历史教师。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想来并无捷径可走,只能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读书!读书!再读书!”确实是这样,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先让自己扎根于从古到今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中,接下来你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才能在实践中真正的教好你的学生。就像用钢笔写字一样,你只有先吸满墨水,接下来才能用它去创造,要是没有墨水,你连字都写不出来,更别说创造了。“阅读是教师思想和创造的源泉,历史教师需要孜孜不倦地阅读,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才能厚实人文底蕴,才能提升精神品质,才能供给学生源源不断的“活水”。”在日常生活中,历史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标的去阅读,借阅读来使自己的教学更丰满、更有意义,在提升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中提升自己,获取自信,最终找到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再次,要做一个会思考的历史教师。笛卡尔曾经说过:“我思故我在”,确实,思想是人类的灵魂所在,是一个人生命的精髓。“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成为思想的先行者,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离不开教育教学思想。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是对教育教学有认识、有独特见解并能自成体系的人,也就是善思考、会思考的教师。”在我们的历史教学生中,历史教师应当积极去思考,课前、课中、课后勤于去反思,以在思考中不断进步,在反思中不断成长。有了会思考的历史教师,才能培养出会思考的学生,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在教师课堂的引导塑造中,在教师课后作业要求中,都能慢慢地滋生出思考的种子,并在往后的不断学习中茁壮成长,打造出会思考的学生。
综上述可见,构建有思想的历史课堂,需要有思想的历史教师,因为这不仅是教师职业上的要求,也是教师生活上的需求。
2.2 从学生的立场出发:需要会思考的学生。
教学的完成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缺一不可。构建有思想的历史课堂,有了有思想的历史教师后,还需要会思考的学生,只有两者融洽结合,才能完成最终的目标。
我们知道,教师只是学生的“助推器”,而非“终结者”。构建有思想的历史课堂,需要教师积极、有意识地去培养会思考的学生。
那要如何才能培养出会思考的学生呢?
首先,在课堂中,历史教师应当善于追问和提问。一方面,历史就是通过不断的追问所获的知识,历史只有不懈走向更深入的追问,才有可能更真切地发现历史的真相并形成更深刻的认识,进而洞察历史的真谛。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以学生的问题为契机,通过对那些看似完美的“回答”不断进行追问,并想方设法地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使学生在学到知识、感受到乐趣的同时情感上也获得相应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还需要善于提问、精于提问。不过,要提出有分量、有深度的问题则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它需要教师对学生有深度的了解、对教材有深度的研究,此外,还需教师认真备好课,课前课后认真反思并形成自己的见解与观点,以便在往后的教学中不断改善。
其次,在历史课堂中,历史教师应当积极运用史料去进行教学。在“构建有思想的历史课堂”的主题研讨活动中,齐健教授从历史教育的高度表达了看法:“我们始终不能忘记中学历史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最为重要的是公民教育,培养有素养的公民才是其宗旨所在;在大教育观的冷静旁观下,我们尤其要警惕“史料教学”走向史学专业教育的极端;“论从史出”既指史料也指史观,教师能够利用史料引起学生对课堂原生态的追问和质疑是对“史料教学”价值的最好诠释,批判性历史思维最好能贯穿史料分析的始终。”④史料作为历史教学的一部分,具有其自身的价值和魅力所在,我们在进行“史料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论从史出,而不是史从论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选用正确的、合适的的史料去引导学生分析,在引导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提问,以在不懈地追问中让学生习得知识,悟得真理,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再次,教师还应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问”、学会思考,并鼓励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去质疑。现在的课堂中,学生们学习的并不是学“问”,而是在学“答”,他们只是在努力学习如何去把别人思考出来的答案更完整、更完美的呈现出来,而不是在学习别人的优胜之处后去思考得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可以说这是现在教学的可悲之处。实际上,要想习得真正的学问,则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去思考、大胆去质疑。去思考我们一直按部就班的教法,去质疑我们一直墨守成规的教条,以使得在这样一个不断思考、质疑的过程中逐渐成长、慢慢强大,也只有这样,当代青年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不是止于蓝。
综上所述,构建有思想的历史课堂,既是对历史教学的一大挑战,也是让历史教学“更上一层楼”的巨大机遇。这是当今历史教学的需要,也是历史教学发展的必然。
[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编辑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J].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5(11),2016[03].
[2] 中学历史教学编辑部.中学历史教学[J].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03).
[3] 齐健.走进高中历史教学现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4] 尤炜.引领:做有思想的教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
[5] 吴俊伟.给教师的建议[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
[6] 郭其俊.一流教师教什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0).
注解:
① 庞志伟、朱晓章:《“构建有思想的历史课堂”主题研讨活动概览》,选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11月第11期,(封三)。
②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编辑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年第03期,第40页。
③ 吴俊伟:《给教师的建议》,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05页。
万美云,女,汉,云南曲靖富源,专业硕士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历史)。
G633
A
1672-5832(2016)03-0139-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