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论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叙事特征
冉冰蕾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1 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的外在表现:图像——文字叙事机制
《纽约时报》阿隆·菲儿霍夫认为,数据新闻是一个概括性术语,它包括了在持续发展着的一整套新闻叙事的工具、技巧与方法,涵盖了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报道到最前沿的数据可视化和新闻应用等。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彭兰教授也认同关于数据新闻的这一界定,她认为数据新闻涵盖了新闻生产的一整套流程,数据可视化只是这个流程中的一个环节。由此可以看出,数据新闻不只是单纯通过信息图表等可视化策略将数据信息呈现出来,数据新闻应遵循传统的新闻叙事逻辑,数据新闻的可视化也应具有特定的新闻叙事机制。作为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界研究和媒体实践的热点,经过可视化加工的数据新闻创新了新闻传播的渠道并重新定义了阅读新闻的方式,同时也促进了可视化叙事研究的发展。对于数据新闻可视化策略中图像叙事的研究,应当将图像叙事放在数据新闻可视化这个宏观概念下进行分析,图像叙事要符合新闻叙事的逻辑。所以,在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图像——文字叙事机制中,图像叙事首先应具有直观性特点。与文字相比,图像自身具有直观的叙事特性,它能直接将被描述事物通过客观的图形、色彩表现出来,图像叙事的直观性特点让受众更加容易认知和了解新闻信息,从而在意义维度使受众达成数据新闻认知。其次,图像叙事具有空间性特点。以图像为主的可视化叙事避免了文字空间描述的模糊性,图像准确定义了新闻主体的空间维度、运动轨迹和运动方向,由此可见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填补了传统新闻以文字为主的叙事模式空间性描述的不足。可视化的图像叙事在新闻事件的空间、时间和意义维度完成了数据新闻的叙事建构,有利于受众直观、准确的认知数据新闻。
2 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的内在核心——“大数据”驱动
从形式上看,数据新闻与传统新闻在呈现方式上存在较大不同,前者更多利用可视化显示新闻叙事逻辑,后者则采用文字表达作者思维情感。追根溯源,二者产生呈现方式不同的原因在于新闻信息来源的不同,数据新闻依靠“大数据”,传统新闻则依靠记者的采访,二者信息深度、信息广度有着明显的差距。虽然数据新闻在阅读体验、信息来源等方面优于传统新闻,但是传统新闻依靠记者对客观信息的主观情感加工使其在“故事性”上相较于数据新闻有明显优势。现有国内外数据新闻可视化案例中存在图表、地图和数据堆积的现象,意味着媒体对数据新闻的认识还停留在“可视化”这一基础层面上,对“数据”叙事的探索还有待提高。可视化是数据新闻叙事机制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大数据”作为数据新闻叙事的内在核心支撑了可视化叙事。如何依靠“大数据”叙事、如何利用“大数据”驱动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成为“大数据”叙事研究的重点。在叙事视角方面,新闻叙事的叙事视角就是叙述新闻的观察点,是叙事声音得以产生的重要机制,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的框架,而这种框架可以由叙事人或者文本的作者掌控,可以说叙事人决定了文本的叙事视角。传统新闻中的叙事视角是新闻作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情感对新闻叙事中的人、事件的判断,而在数据新闻中,数据就是数据新闻的叙事视角,经过整理分析的数据依靠自身的逻辑向受众传递有效信息,由于数据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产物,它是人类活动存在的客观反映,所以数据新闻的作者无法像传统新闻的作者那样随意过滤数据信息,但是可以根据数据的种类选择新闻的叙事视角或者根据社会热点搜集相关数据从而使受众在数据新闻中感知作者的立场和态度。
以“大数据”为核心驱动力的可视化叙事,其叙事视角相较于传统新闻表现出如下几个特征。第一是宏观性。传统新闻的叙事视角是以某个或几个叙事人决定的,新闻作者凭借自身的经验和判断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人或组织,通过采访使其在新闻中发声,这些叙事人的视角就是作者经过信息过滤后的产物,他们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作者在新闻中的代言人。但是新闻作者对新闻视角的把握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他们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视角来还原新闻事实。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其内在叙事机制就是“大数据”的叙事,大数据来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它反映了人类最真实的行为状态。其次是预测性。数据新闻与传统新闻的最大的差别是提供了预测,传统新闻的创作必须包含新闻的五个要素,受众需要从中知道何人在何时何地发生了何事,而数据新闻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找到人类行为的规律,这种预测性的视角为受众提供了一种新鲜的阅读体验,对现有传播观念形成了较大冲击,特别是对于“议程设置理论”,依托大数据的可视化叙事不论从外在表现形式还是内在核心驱动力上更具有竞争力,受众只会选择更具吸引力的新闻,从而逐渐摆脱被动传播的地位。数据新闻可视化在“大数据”的驱动下通过图像——文字叙事机制呈现出来,为受众提供了一种从宏观、预测和相关视角观看新闻的方式。
3 总结与展望
以图像——文字为外在载体、数据为内在核心的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颠覆了传统新闻叙事观念,革新了新闻传播路径并且满足了受众视觉化的阅读欲望。与此同时,可视化元素、策略使用不合理以及数据“故事性”挖掘的力度欠缺等问题影响了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的科学发展。那么,如何在大众传播的环境下更好地针对目标受众完成可视化叙事传播,这就需要回归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的本质,即从新闻传播和新闻叙事角度提出有利于可视化叙事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可视化叙事的发展需要将其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核心放到新闻传播和叙事的视角下进行交叉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大众传播环境下,新闻分众化传播的特点日益突出,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地位由被动转为主动,新闻阅读模式的转变影响了新闻传播和叙事的方式,这就要求业界和学界需要以受众为中心探索出一条将可视化叙事的科学逻辑与传统新闻叙事的人文逻辑相结合的数据新闻叙事道路。
冉冰蕾(1991-),女,汉族,重庆人,新闻学硕士,成都体院学院,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G2
A
1672-5832(2017)08-009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