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中英转化中的动词弱势化现象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8193
陈 果

  (四川理工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59)

  ?

  浅析中英转化中的动词弱势化现象

  陈 果

  (四川理工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59)

  众所周知,中文的表达常见于开门见山的类型,同时也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故在进行中英转换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强势的中文动词进行重组再用英文表达出来。本文将在考虑到两种语言文化的情况下,对这一动词弱势化的现象给出合理的分析。

  中英转换;中文动词;动词弱势化

  引言

  最早的英文表达中的弱势动词可以与简明英语联系起来。英国哲学家、语言学家C.K.OGEDEN及其合作者20世纪30年代设计了BASIC ENGLISH最常用的850词,事实上在当时这850个词在当时大众性文章出现的频率是78%以上,在口语中则高达85%以上。但随着英文文化的发展,这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独裁主义,单一的语言形式被认为是无法表达说话人的情感。故才出现了更加多样的词语,如“world”便出现了“earth,globe,welt”等一系列可以替代它的词语。同时,简明英语中单一的词语也通过一些弱势的动词得以被不同的人用来表达不同程度的情感。

1 动词弱势化的具体举例

1.1 中国需要扩大产业规模。

  China has to reorient/readjust its extensive scale.

  这是一个典型的动词弱势化的句子,如果按照中文的话“扩大”对应的英文单词应该是“extend”,换句话说,reorient/readjust 在这里就充当了弱势动词的角色,对表达目的的强势汉语进行过渡,通过“介词+弱势动词+动词的形容词”改写的方式,对汉语中想要表达的意思进行了适度的改写。Reorient/readjust 在某些语境下其实也是强势动词,但是在这里汉语是动态语言,为了更好表现“扩大”的意思,有些强势动词会做出一些牺牲来表达源语言的强势动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强势动词的弱势化。

  1.2 我看了一部电影

  一般译文:I watched a movie.

  地道译文:I went to watch a movie.

  我们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强势动词代表了一种具体的行为,在这里watch的用法较为单一,往往是指“看”这一基本的具体行为。但是went(go)在这里作为一个过渡词并没有实质的意思,并且它可以表达的意思有很多种,可以表示目的、行为或者正在发生的动作。

  常见的强势动词:reflect、support、establish

  常见的弱势动词:go、do、make、show

  1.3 There is a flowerpot on the balcony.

  阳台上有一盆花

  “There be”句型是典型的动词弱势化的结构,也符合英文的表述习惯。通常在汉语中的“在XXX处”,都应该采用此句型。更不能错误的将“阳台”看成是主语,更不能将“有”看做是一个强势动词来进行使用。区别于汉语的思维,英语希望用无灵主语来指代具体的主语,比如”it,there,that”等一系列的代词来进行引导。对应的我们也将采用一些弱势动词(如be动词等)来搭配前面提到的代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在英汉转换中代词与弱势动词的搭配。但我想要强调的是:简明英语倡导的削弱动词过渡现象并不等同于这里所说的弱势动词的搭配问题,后者代表了英语基本语法的使用。

  1.4 China will finalize domestic legal procedures on its accession(China Daily,2016-4-23)

  中国将会就加入巴黎协议的问题上完善其国内的合法程序。

  Celente(1997)shows a definition of “quack economy” according to which 80 percent of the households in the USA lies on a weak basis.(The world after financial crisis,Esko Kalevi Juntunen)

  Celente定义”江湖经济”的依据是:80%的美国户主都依赖于一个脆弱的基础。

  以上两句话是针对foreign speaker(外来者)跟native speaker(母语者)一些对比,中国日报的专栏记者多直接使用动词来表达中文的意思,”on its accession”可谓是典型的动词名词化,翻译为”加入”。在两个动词并列的情况下,后者”accession”可以看作是前者”finalize”的下沉结构。故将其进行弱势化。(动词的名词化也是弱势化的一种)

  第二句话”a definition of”可以简化为”defines”,在英语的表达中,有很多这样的复杂形式。”conclude”多使用”draw a conclusion from”,”buy”也多用”make a purchase of”。文献中使用此种表达显得更富学术性。在英语中受语言文化的发展,简明英语可能被认作是一种独断主义。

2 总结

中英双语具有不同的背景,当然也有不同的表达形式。汉语多注重意义的衔接,多用动词来表达主体的情感。而英语更多注重形式上的连贯,即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或使用介词,换句话说,主体逻辑必须严谨。所以我们在进行中英转换的时候,要注意一定的翻译技巧。比如在口译过程中,我们可以尽可能多的使用简明动词,言简意赅地表达主体的意思。在笔译过程中,我们则可以适量的使用一些强势动词的弱势化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的表达方式更为多样。

  [1] Kalevi Juntunen,The world after financial crisis,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2] 朱永生,2006,动词化、名词化与语法隐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3] 潘文国,1997,汉英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4] 高芳,徐盛桓,名词转用与语用推理,外国语,2000(2):8-9

  陈果(1992-),男,四川遂宁人,四川省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英语口译。

  H313

  A

  1672-5832(2017)07-0244-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