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台县新德中心小学校 四川 三台 621100)
对小学后进生转化的初探
兰现容
(四川省三台县新德中心小学校 四川 三台 621100)
小学“后进生”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学校和教师教学的部分学生群体,然而它却存在于每一个班级。很多同事都会把后进生和智障生混为一谈,其实这种观点是极度错误的。所谓的后进生是一个相对概念,后进是相对于本班或同年级其他同学的某方面来说的,他们现在是后进生,但在各种教育因素的影响和自我努力的过程中,他会逐渐变成优等生.本文初探小学后进生转化问题,希望大家正确对待后进生。帮助后进生。
小学后进生;表现形式;转化策略
1 后进生的概述
后进生指学生的智力在正常范围内,在教育的条件下,学习困难及其才能未被开发的人。而那些课上搞恶作剧、考试作弊、撒谎、逃课等现象并不属于后进生现象,是有些教师把后进生概念随意泛化。后进生现象属于班级中的正常现象,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在学校和社会中,优与劣在一定程度上总是相对的,因此我们要正视后进生,对待后进生要尊重理解,要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创造奇迹。2 小学后进生的表现形式
2.1 学习成绩不理想有的小学“后进生”成绩不理想表现为虽然上课认真听讲,但是对知识点还是不能够完全理解,经常容易溜号,对学习没有信心,自卑感较重;而有的学生智力不错,但是学习没有目标,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态度不端正,比如上课不听讲、要么睡觉、要么自娱自乐,课堂对于他们而言没有收获和快乐。
2.2 行为习惯不良好
小学“后进生”的行为习惯不能使他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氛围,他们的表现普遍存在不受正确的行为规范约束,纪律观念差、行为上散漫自由;爱凑人闹、懒惰、贪玩,由于自控力差、意志薄弱经常犯些小错误等。
2.3 心理道德不健全
在这方面上小学“后进生”是非观念模糊,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清醒的认识,分不清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所以他们通常没有什么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没有崇高的理想和生活目标。所以这一类学生自傲又自卑。
3 对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
3.1 教师带着爱心教育“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暖人心者,莫过于爱”。对于小学“后进生”来说,老师对优秀生的期许和嘉奖,是他们心中他们长期艳羡的鼓励,生活在优秀生光鲜亮丽的背影下,经常遭受白眼、挖苦,讽刺、“无人问津”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变得畏畏缩缩,却又不得不在现实情境下放逐自我,自暴自弃。有时候,他们扰乱课堂秩序,上课不听讲等现象都是想引起教师的关注。如果教师能及时地发现“后进生”态度行为的变化,找到其本质原因,满足孩子被爱的需要,试问在爱的前提下,学生还会肆无忌惮地调皮不学习吗?每个学生都是带着满满的期待来到学校,老师应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关心照顾,把更多的爱倾注给小学“后进生”,用善良的眼神看待他们,用和蔼的态度亲近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爱意。在他们犯错误时老师没有过多的批评和指责,而是对他们一如从前的爱护,原谅他们一时的错误,用爱的方式教育指导他们。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这样一句话:“当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所以真正对学生好的教育是从心底散发出的爱意,这种关心和爱护是纠正一切错误的源泉,学生会在热切的爱意关怀下走上学习的轨道,热爱学习。
3.2 进行家校合作,改进家庭教育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这句话对成人、对学生都强调了如果没有足够的自信心,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是很困难。后进生的进步,离不开家长的教育监督。因此我们要与学生家长主动沟通,经常联系,让家长随时知道自己孩子的近况,与家长一起共同教育学生。但是,教师与家长沟通千万不能变成“告状”,用家长的手来打学生。尽可能要当着学生面,向家长汇报他的点滴进步。
3.3 加强课堂教学与巩固知识
备课和上课主要面向中下水平的学生,教师心目中不能只有几个优秀生。一堂课教的内容也不能太多,需要给后进生留有余地。有些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教新课时贪多求快,使后进生应接不暇,无法跟上。“因材施教”是古已有之的优良传统,教学上不应出现“一刀切”的现象。因此课堂教学内容必须面向全班,照顾后进生,切忌教师与优秀生一对一的活动。在安排座位上,后进生要优先,让他们坐在老师容易注意到的地方,便于了解及时辅导。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搭配学生一起动手、动嘴、动脑,让他们互相交流,畅所欲言,减少后进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要面向全班,照顾后进生。重要的是课内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与练习。后进生的接受能力较差,如果在课堂里做作业,教师能及时发现后进生的问题给予辅导。解决了作业难的问题,也解决了课堂中不理解的问题。当然,在课堂练习中遇到困难,教师可以对准困难进行讲解,这样也对后进生比较有效的办法。同时还要做好学生的知识巩固,历代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知识的巩固问题。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俄国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他形象地把学习中不注意巩固知识的现象,比喻为醉汉拉货车,边拉车、边丢货,最后到家时只剩下一辆空车。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和稳定4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出现几次反复也是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我们广大教师也应该意识到:转化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名优等生同样重要,同样光荣。
[1] 杨露.小学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 薛彦华.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兰现容,西华师院函授本科,四川省三台县新德中心小学校。
G42
A
1672-5832(2016)01-0258-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