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以奈达的“读者反应论”赏析《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本
洪 韵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荷塘月色》是散文家朱自清的杰作,其优美的语言和精炼的句子结构受到了无数译者的青睐。目前,《荷塘月色》有四个英译本。奈达的读者反应论认为翻译任何作品,目的都是为译语读者服务,强调译语读者作出的反应须与原语读者阅读原文时所产生的反应基本相同。本文以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为理论基础,对杨氏夫妇的译本和朱纯深的译本进行对比与赏析,为散文翻译提供借鉴。
《荷塘月色》;读者反应论;对比与赏析
1 引言
从古至今,许多翻译家提出了不少的翻译标准,严肃的翻译家总是把读者放在理论和实践的重要位置上。当代美国翻译理论之父尤金·奈达提出了“读者反应论”。他的“读者反应论”强调译语读者要与原语读者有着大致相同的感受,做出大致相同的反应。自从“读者反应论”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翻译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奈达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读者的反应与接受上,强调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本文把译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感受作为出发点,以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为基础,对杨氏夫妇和朱纯深翻译的《荷塘月色》译本进行对比赏析。2 《荷塘月色》背景介绍
2.1 《荷塘月色》原文介绍《荷塘月色》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传世之作,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之作。朱自清当时处身于仿徨苦闷、矛盾挣扎中。文中所描写的月色下的荷塘之景,便是他借以抒发他那复杂的心情。通过对夏夜月光下荷塘景色的描绘,表明了他对时局担忧和内心矛盾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超凡脱俗的向往。文中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描写荷塘的景色,巧妙地将月光下荷塘的美景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此篇文章词语优美,句式巧妙,语言新颖,富有较强的艺术魅力,给人一种美不胜收之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2.2 《荷塘月色》译本介绍
《荷塘月色》目前为止一共有四个译本,其一为朱纯深译本,其二为杨氏夫妇译本,其三为王淑升译本,其四为李明译本。四个译本都各有其特点。通过相互比较,本文选取杨氏夫妇和朱纯深的译本进行对比赏析。
3 “读者反应论”指导下的两个英译本对比赏析
3.1 “读者反应论”“读者反应论”的核心思想就是读者给予文本生命力,读者的理解是文本意义的所在,每次的阅读都是对文本的又一次全新的诠释。译者在翻译时要以译语读者为主,充分考虑到译语读者的反应和接受能力,使译语读者所作出的反应与原语读者在阅读时所产生的反应大致相同。①他认为翻译就是交际,为了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任何话语都必须以接受者为出发点。翻译的宗旨就是以译语读者为本,让译语读者与原文的读者能获得大致相同的感受。②奈达强调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译语读者或译语语言接受者,因此对译文质量的评价,必须要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并且把这种反应和原语读者在读原文时的反应进行对比,看两者的反应是否一致。由此可见,奈达十分重视读者反应,希望译语读者能大致和原语读者一样去理解和欣赏一个文本。③
3.2 《荷塘月色》两个英译本对比赏析
《荷塘月色》属于散文体裁,描绘了月色下的荷塘之景,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也含蓄地表达出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之情,对和平和自由的向往之情。文章里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浓浓的诗意,具有较强的语言感染力。因此,许多译者纷纷推出众多的英译本,他们的英译本各有千秋。下面笔者就以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为基础,对杨氏夫妇和朱纯深的两种译本进行对比赏析。
例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译:All over this winding stretch of water,what meets the eye is a silken field of leaves,reaching rather high above the surface,like the skirts of dancing girls in all their grace.
杨译:As far as eye could see,the pool with its winding margin was covered with trim leaves,which rose high out of the water like the flared skirts of dancing girls.
赏析:此句中的“亭亭”,朱译采用的是“in all their grace”,将女子修长、曼妙的身材,优雅的举止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地遐想空间,为读者勾勒出一副舞曲中女子的裙摆轻轻地摆动,飘飘然如自然舒展的叶子一样的美景。此处杨译省略了“亭亭”,这样就无法使译语读者感受到原文所呈现出的女子的婀娜美,曼妙的身材。从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来看,此处译语读者不能完全感受到原文的意境美。因此,笔者认为此处朱译更胜一筹。
例2.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朱译:In the room,my wife was patting the son,Run-er,sleepily humming a cradle song.
杨译:My wife was in the house patting Juner and humming a lullaby to him.
赏析:此句中,两个译本对“迷迷糊糊”这个叠词的处理有所不同。朱译采用的是“sleepily”,“sleepily”的意思是“困倦地、疲倦地”,这个词生动形象地呈现出了原文中妻子困乏,快要睡着时的情景,与原文作者所要传达的意境一致,这样能够使译语读者感受到原文的意境。而杨译却省略了“迷迷糊糊”这个词,这样原文的信息就有所缺失,也缺乏了原文的意境。根据奈达的“读者反应论”,译语读者要与原语读者的反应大致相同,而此处杨译没有呈现出原文中的某些意境,译语读者就无法与原语读者有相同的感受和反应。因此,笔者认为此处朱译更佳。
例3.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朱译:…although the moonlight is not more than a thin,greyish veil.
杨译:…though the moonlight was pale.
赏析:此句中的“也还是”,两位译者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朱译采用的“not more than”,这个短语的意思是“不超过,不比……更”,表达出了原文的“也还是”的含义,而杨译直接用的“was”,只有一层“是”的含义,与作者想要表达出的含义不太一致。而对于“淡淡的”一词的处理,朱译并不是根据原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翻译的,而是采用了形容词加上名词的处理方法,把月光比作面纱,用“thin,grayish”两个形容词描绘成宛如灰色的轻纱一般,把月光的朦胧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颇有美感,给译语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而此处杨译采用的是“pale”一词,“pale”一词在词典里的解释是“苍白的”,“暗淡的”,它所表达出的意思过于抽象和模糊,丧失了原文作者想要表达出的神韵,译语读者无法完全感受到当时月光下那种朦胧的意境美,因此译语读者很难和原语读者有相同的感受。所以,笔者认为此句朱译略胜一筹。
例4.月亮渐渐地升高了。
朱译:A full moon was rising high in the sky;the laughter of children playing outside had died away.
杨译:The moon was sailing higher and higher up the heavens
赏析:此句中的“月亮”,朱译采用的是“full moon”,而此处原文作者表达的是“月亮”,但并不一定是“满月”,这似乎与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和意思不太吻合。而此处杨译采用的是“moon”,这个译文是对原文最近似的再现,能够使译语读者清楚的感受到原文作者所描述的场景。两者对于此句中“渐渐地”处理也有所区别。朱译本直接用的是“high”,而这个词只能表现出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而原文作者所描绘的月亮渐渐地升高的那种过程就全然没有了。而杨译本采用的是“higher”,这个词就描绘出了渐渐地升高的场景,更加符合原文的意境。“从“读者反应论”角度来看,译文没有最近似再现原文,就可能会误导译语读者,就无法实现译语读者与原语读者的感受大致相同。因此,笔者认为此处杨译更佳。
例5.我爱热闹,也爱冷静。
朱译:I like a serene and peaceful life,as much as a busy and active one.
杨译:I like both excitement and stillness.
赏析:通过对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朱译和杨译对此处的处理有所不同。朱译本将“冷静”翻译成“serene and peaceful life”,此处增译了原文中并没出现的“life”,更加贴切的呈现出了原文所想表达的含义。用“as much as”将原文中意思完全相反的“爱热闹”,“爱冷静”连接了起来,不仅句式整齐,还保留了原文的排比句式,这样更利于译语读者理解原文。而此处杨译采用的是合译的方式,将两个短句翻译为一句话,将“热闹”、“冷静”这两个词语分别翻译成“excitement”、“stillness”,句式结构简单,并没有采用原文的排比句式,与原文作者想要达到的效果会有所不同,这样可能会使译语读者与原语读者的反应有所差别。从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来看,笔者认为此处朱译更胜一筹。
例6.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朱译:The most lively creatures here,for the moment,must be the cicadas in the trees and the frogs in the pond.
杨译:The liveliest sounds at this hour were the cicadas chirruping on the trees and the frogs croaking in the pool.
赏析:此处两种译本在对“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的处理上有所不同。朱译采用的是直译,机械的与原文对等,在句式上也不太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无法给译语读者呈现出蝉声与蛙声的直观听觉效果,也无法使译语读者深刻地感受到原文作者当时所描写的那种声音和情景。而杨译分别用“chirruping”和“croaking”作后置定语去修饰“cicadas”和“frogs”,将原文作者想要表达出的蝉声与蛙声的听觉效果形象地呈现了出来,能够让译语读者更好的感受到当时的那种情景。杨译此处做到了奈达所强调的“译语读者所作出的反应须与原语读者所作出的反应大致相同”。因此,此处笔者认为杨译更胜一筹。
例7.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朱译:Here and there,layers of leaves are dotted with white lotus blossoms,some in demure bloom,others in shy bud.
杨译:And starring these tiers of leaves were white lotus flowers,alluringly open or bashfully in bud.
赏析: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荷花赋予了生命力。此处两种译本也有所区别。朱译增译了“here and there”,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荷塘里到处都是层层叶子的美景,更加富有意境美。运用“some in…”和“others in…”这样的排比句式,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了荷花“袅娜”与“羞涩”的姿态,句式工整,相互对应,将荷塘的美呈现得淋漓尽致,且句式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而杨译
属于直译,虽然也能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但是译语读者无法更好地体会到原文作者当时想要表达出的那种意境之美。奈达的“读者反应论”强调译语读者要与原语读者的反应大致相同。因此,此处笔者认为朱译更佳。
4 结语
翻译的宗旨是为了译语读者服务,所以,译者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译语读者的反应和接受能力,以译语读者为出发点,呈现出原文的内容和意境,否则译文会传递给译语读者错误的信息,误导译语读者,他们就无法获得与原语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做出大致相同的反应。《荷塘月色》一文用词优美,句式巧妙,富有美感,两位译者的译文都各有其特点。朱译词藻优美,文笔细腻、清新,措辞精湛,将原文的韵味和意境美形象生动并且准确地呈现了出来,考虑到了译语读者的反应,做到了以译读者为本,能够让译语读者与原语读者获得大致相同的感受。杨译在内容上与原文也保持了一致,呈现出了原文的内容和情感,但在某些词语或句子的处理上,与朱译相比,稍有欠妥之处。从奈达的“读者反应论”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总体上朱译比杨译更胜一筹,但在个别词语或句子的处理上杨译也有胜过朱译之处,因此两种译本都是佳作,都各有所长,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Notes
① 王凤霞.文化翻译论和尤金·奈达“读者反应论”的比较[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5(2):59.
② 叶立刚.古诗地名意象英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基于读者反应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③ 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Bibliography:
[1] Holub,Robert C.1984.Reception Theory,A Critical Introduction.New York:Methuen Inc.
[2] Nida,Eugene A,Chaelea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New York:E.J.BRILL,Leiden,1969.
[3] 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M].London:Routledge,2000.
[4] 范祥涛.奈达“读者反应论”的源流及其评价[J].外语教学,2006,(11):86—88.
[5] 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6]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7] 彭燕萍.《荷塘月色》两个英译本经典片段对比赏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
[8] 谭载喜.新编奈达翻译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9] 徐丽月.《荷塘月色》英译本对比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1,(11).
[10] 周仪,罗平.翻译与批评[C].武汉:湖北教育版社,1999.
洪韵(1992.7-),女,汉,四川省攀枝花人,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G623
A
1672-5832(2016)01-0013-0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