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幼儿园第一分园 贵州 安顺 561114)
?
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邵凤兰
(黎阳幼儿园第一分园 贵州 安顺 561114)
杜威认为美国的传统教育已经脱离了社会的发展,也脱离了儿童的实际所需要的教育。所以在当时他以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为思想武器有力的批判了传统教育阻碍社会的发展,批判传统学校阻碍教育的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传统教育思想不同的新的教育思想,即“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改造”其中包含了三个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其中包含了“儿童中心”“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在这三个思想观念中,杜威突出了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体现了他尊重儿童的理念。同时也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性目的性,即教育使民主的工具,教育是为了民主,教育也应该是民主的。所以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
1 杜威在中国的讲学经历
1919年初,杜威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讲演时,他受到了来自中国的一封邀请信,五个教育团体(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中央大学)邀请他来中国讲学,这也是他在哥伦比亚任教时的以前的中国学生胡适、蒋梦麟、郭秉正等人的努力结果。1919年4月28号,即五四运动前期,杜威携同夫人来到中国开始了他的中国之行。在杜威决定来到中国之前他只是想做一个短暂旅行,但是,当他来到中国的时候很快他被自己早先的在华的弟子的热情和积极所感染,被中国教育界知识分子的热情所感染,被新文化运动的蓬勃推进所感染,最后竟然在中国留了两年多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杜威做了多场演讲,以阐述自己的思想,帮助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一直到了1921年中旬,杜威才离开中国。2 杜威对中国教育家的影响
自从1919年5月4日,即五四运动后杜威主义思想在中国大陆蔓延。早前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杜威的学生中国教育家蒋梦麟、郭秉正、陶行知、陈鹤琴等人积极宣传其思想,特别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极力提倡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积极开展一系列关于其教育思想的演讲活动。中国教育家们在这时深受杜威的影响,其教育思想理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纷纷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分析后进行了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其中有些很成功的,但是我们也知道这毕竟是一场实验实践,所以也有失败的。无论成功与失败,总之,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2.1 杜威对中国近代教育理念的影响
在中国教育历史上,早在夏商周时期教育工作已经是国家的重要事务,这个时候教育仅仅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也由于受到各方的因素的影响教育并不是很普及,仅是官府或者是贵族弟子能进入学堂,民间也没有多少书在流传,那时期的教育完全是“学在官府”的局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时,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和“学在官府”的局面。也开创了中国讲学之风。中国古代教育经历过无数次的变革,自从隋唐建立的科举制度后一直沿用到封建社会的结束,这不得不说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一大教育制度。中国进入近代后,教育一直受到国家的关注。各教育家们也提出并进行过多次的改革。自从五四运动,杜威主义教育思想传入中国,中国教育家对其思想并联系中国的教育实际情况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思想,包括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任务、教学目的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一举破除了传统教育的“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状况,也破除了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生活,脱离现实生活,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局面。与此同时为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更好的教育。
2.2 深受杜威思想影响的教育理论
陶行知深受杜威思想的影响。对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思想,他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及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创造性的提出了自己的“生活教育”主张。
什么是“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在论述生活教育时曾这样鉴定过这个概念: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陶行知还有英文来表达这个概念:“Life education means an education of life,by life and for life.”在英文中陶行知准确的表达了“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陶行知强调:“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自然、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什么是“社会即学校”,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在陶行知看来,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即主张以人民大众的生活场所为教育的场所,让整个社会都成为人民大众的学校。二是“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校是一个微型的社会,人自进了幼儿园或学校等教育机构开始,就从家庭关系进入了另一种社会关系。
什么是“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是依据杜威主义中的“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行知指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的教学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效的、高效进行教育教学。
陈鹤琴的“活教育”主张课程要以社会“生活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并强调“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活教育”即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对它们去学习,其坚持“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育教学方法论,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根据儿童生活的需要及儿童的学习兴趣,组织儿童活动场所。
我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你的理论有多么美好,在实践中行不通一切都是空谈,空谈误国。在中国近代教育中由于深受杜威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很多教育理论。但这些理论是否能应用于中国这片沧桑的大地上,实践证明这个理论是可行的。
G6392
A
1672-5832(2015)12-0254-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