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
对“文化大革命”的几点思考
霍小丽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文化大革命”虽然在革命之前加上了“文化”一词,但实际上是一场政治大革命,也是一场灾难。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的历史上,“文化大革命”都是一件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文化大革命”对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启示:要正确对待阶级和阶级矛盾问题;大力发扬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提高全党和全社会的理论水平;加快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文化大革命”;原因;过程;启示
“文化大革命”已结束30多年之久,学术界对这一历史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研究。作为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它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其留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化大革命”是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这十年间,由领导人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受到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抵制和斗争的,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的一场全国性政治运动。长达十年的政治动乱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必须以史为鉴,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以更好的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1 要正确对待阶级和阶级矛盾问题
“文化大革命”启示我们:要正确地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表明阶级矛盾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虽然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但这不等于说要把阶级斗争摆在主要的、显著的位置。“文化大革命”时期,片面的夸大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以阶级斗争为纲,使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分析形势,企图通过阶级斗争来建设社会主义是根本走不通的,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2 大力发扬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更好的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的重要途径。1957年以后,随着党内个人专断作风以及个人崇拜作风的滋长,党内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起来,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破坏。在“家长制、一言堂、终身制、官本位”等思想的影响下,文化大革命得以顺利发展。如果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文化大革命”就可能不发生,就是发生也不会持续十年之久。因此,我们必须吸取历史教训,大力发扬民主,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集体领导原则不动摇,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文革期间,由于法制建设滞后,使得“左”倾错误在较长的时间内未得到纠正,同时也使国家的许多好干部和知识分子受到打击和压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继续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上述错误的发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动力。3 要提高全党和全社会的理论水平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严重违背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但是这个理论却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成为指导性理论,这与我们党和全社会理论素质的缺乏是分不开的。由于广大的党员、干部缺乏理论武装,因此,每当毛泽东提出一些关于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错误理论和口号时,很快就被全党所接受,有些同志虽然对毛泽东的一些理论和口号有所怀疑,但是由于受自身理论水平的影响,不能提出比较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和观点,这就成为了“左”倾错误之所以能在“文化大革命”中长期统治全党的一个重要原因。“文化大革命”启示我们:要提高全党和全社会辨别是非的能力和理论水平,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理论可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指明方向,从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4 加快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僵化、高度集中的体制是分不开的,体制的弊端使得“左”倾错误在较长时期内未得到纠正,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以“文化大革命”为鉴,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必须加快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①在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还必须加快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改革,使生产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注释:
①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3.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3] 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4] 王战辉.浅议文化大革命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对当代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0(7).
[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3.
霍小丽(1992-),女,汉,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西北大学,硕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206
A
1672-5832(2015)12-0219-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