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1)
?
浅谈形象与气质在声乐演唱中的影响
唐国钧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1)
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和心理素质中的气质与形象相关联的。声乐演唱中也一样,它不仅仅受到先天遗传因素中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影响,还会受到后天外在因素对个人刺激所产生的视觉形象的影响。形象也是人类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就声乐表演艺术的创造过程而言,它的创造者是人,欣赏表演的对象也是人,它不仅使欣赏者的脑海里浮现生动的艺术形象,还能将他们带入音乐形象的情境之中。我们如何用最佳的形象与良好的气质让自己整个演唱过程发挥到极致。
形象;气质;声乐演唱;发挥
在声乐演唱中,为了能够更好的诠释一首歌曲,我们会通过视觉上的形象和感觉上的气质去更加的完美它。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之所以能够感染人、激动人,部分原因正是出在了演唱者的形象与气质上。生活中,有些人乐观开朗,有些人沉闷内向,正是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些人与人之间有趣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于每个人的形象和气质类型不同,一个人良好的形象会在第一次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这些形象和气质类型的不同会不会在声乐演唱中对演唱者有所影响?
1 形象思维的定义和内容
形象思维是指思维活动自始至终都结合着具体生动的形象。形象思维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就是人们在对事物表象进行具体选择而形成的,它是用直观表象来解决某一问题的一种思维模式,感受到的是事物的客观外部形象,在这个形象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感受与情感进行辨别。1.1 形象思维又称艺术思维,而艺术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的,音乐也是如此。但音乐又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它不可能像绘画,雕塑和舞蹈那样给人们一个具体可以感知的形象,相相对于它们而言,音乐是一种抽象的看不见而又摸不着的艺术,就像著名的这人别林斯基说过“艺术是寓于形象思维。”
1.2 每一种艺术都是通过它特有的形式来影响人们的感知,比如舞蹈,绘画都是可以通过视觉感受的。它能给人一个较为具体而生动的形象,而音乐中的形象则不是如此。一方面,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形象完全是通过听觉领域发生作用的,只有听觉才引起人们的联想,产生共鸣从而得到具体的形象感受。另一方面,在音乐的形象思维中,要想获得具体可感的音乐形象,必须有机地组织音响塑造音乐形象,充分运用没有具体,固定的音响概念,灵活调动印象的高低,长短和音质的柔刚,音色的浓淡明暗以及排列的连段疏密彼此交替。
2 声乐演唱中的气质
气质指人的相对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即行为中人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显著特性,它属于心理学的范畴。这些特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情感和行为过程中表现更为突出。这些不同的心理指标在演唱者上会有不同的表现,也促进、形成了每个演唱者不同于他人的声乐气质,而这种声乐气质又使歌唱者的全部声乐心理活动染上了一种个人独特的色彩。这种声乐气质特点不以个人参加的声乐活动内容等而转移,会表现出天赋性及稳定性。歌唱者的气质类型
歌唱者按照传统心理学对气质类型的划分也可以简单分成四种类型,下面加以简单分述:
胆汁质:在歌唱时候一般很有激情,比较擅长表现粗犷、豪放、节奏快、力度强的声乐作品。演唱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又有狂热的歌唱气质。平时可以选用一些安静、舒缓、节奏稍慢的曲子来调节自己气质弱点,声乐曲中舒伯特或者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器乐曲中的维瓦尔第的《四季》等都会对弥补胆汁质类型特点不足。
多血质:黏液质的歌唱者其演唱风格往往是比较细腻、富有感情、善于表现与挖掘声乐作品的内涵,因而抒情、缓慢的声乐作品特别适合于他们,比如声乐曲中的舒伯特的《致音乐》、歌剧选段《我亲爱的爸爸》、《主人,你听我说》,男高音咏叹调《偷洒一滴泪》等,都会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作曲家他那脆弱、多情充满矛盾的心灵。
粘液质:粘液质气质的人情绪发生迟缓且弱,思维和语言以及其他反应动作缓慢而沉着,忍耐力强,在学习或工作中比较勤奋、刻苦,注意力稳定不易迁移,但灵活性不足。
像一颗颗秀美珍珠似的音乐作品、比较活跃,思想性又比较单纯的作品就比较适合粘液质的人来欣赏,约翰施特劳斯的大部分圆舞曲也比较适合,像众所周知的《蓝色多瑙河》、莫扎特歌剧《魔笛》中的著名的《夜后咏叹调》都会唤起粘液质人内心潜在的激情。最终通过这些快节奏、富有动感的旋律影响他们的思维和行动速度。
抑郁质:抑郁质类型的人情绪深刻发生缓慢,感情不易外露,善于察觉细节,遇到困难时常表现出优柔寡断。此种歌唱者也许显得有些呆板而羞涩,感受性很强,但可以在音乐表现中发现别人难以发现的音乐细节,性格比较孤僻,优柔寡断,面临危险情绪紧张,恐惧。针对这种特点,要经常听一些热情、热烈、开朗、令人感到振奋、向上的曲子,比如法国作曲家比才作曲的歌剧《卡门》当中的序曲以及其中的那首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斗牛士之歌》,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
当然,无论用哪一种手段,都是为了让不同气质类型的声乐学习者发挥自身气质中的积极因素,气质本身并无优劣,各种气质的人都可以在各自适合的领域内,通过努力做出自己的成绩。声乐学习者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气质方面的优缺点以后,具备有自身有别他人的个性特征,才可能有个性的演唱风格,“只有伟大的个性才能明显解释伟大的创造—瓦尔特”要合理发挥气质类型中的积极因素,减少不利因素,完善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最终形成独具自己个性的,鲜明的演唱风格。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的气质特点,启发他们认识自己的气质优缺点,并且根据不同气质类型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得到进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必须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类型的特点,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使自己在声乐学习中有所收获和提高。
[1] 李林:《声乐的形象思维与形象塑造》《美与时代》2004年第5期
[2] 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
[3] 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4] 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 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J616
A
1672-5832(2015)12-0189-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