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
探讨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崔秀娟
(赤峰市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本篇文章针对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指导措施,其中包括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建立符合现实场景的游戏主题、做好游戏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来设置不同的游戏方式等等,以期能够对我国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献上笔者的一点绵薄之力。
角色游戏;幼儿教学;社会性发展
1 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1.1 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简单一些解释,自我意识其实是每个人对自己给予的看法总和,它是人类进步与社会不断发展的有效保证。事实上,只有当我们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存在于世界上的,那么才会去主动的接受教育,主动的寻求进步。那么在参与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成为了自己真正的主人,他们不必再去听从大人们的指令和干涉,从而在游戏当中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创造与想象。长此以往,幼儿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学会自我观察、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控制,并根据自己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变化来进行心理调节。
1.2 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任何生活在社会当中的人都离不开社交,更加离不开人际关系的支持。在进行角色游戏的同时,幼儿要保证自己可以同其他团队成员相处的更加融洽,并且在不断配合与适应他人的过程中了解到社交中的种种规则,逐渐的掌握一些沟通、合作、协商等社交技能。孩子们的世界中缺少的就是规则和制度,角色游戏的出现正好是帮助他们建立社交制度的一个良好契机。
1.3 激发幼儿的团队意识
协作所指的即为整体团队中的相互配合与相互帮助,通过削弱个体锋芒的方式来形成更大的统一力量。在角色游戏当中,孩子们要先做好相应的角色安排与规范制定,保证让所有玩具都可以得到较为公平的使用。另外,孩子们还要确定自己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合作关系,并让自己的所有行为都可以同集体意识保持一致。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就会不断的发现自己行为上的错误且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将他们的团队意识充分的激发出来。
2 角色游戏的指导措施
2.1 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建立符合现实场景的游戏主题角色游戏主题的选择应当建立在幼儿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教育者要根据幼儿已经掌握的生活经验来调整角色游戏的具体内容。例如目前应用率较高的讲故事、办春游、夏令营、参加展览会以及小型的班级探讨会等等,这些不同种类的活动都可以让学生更快的积累生活经验,从而为日后的角色游戏设置提供更多的可用素材。除此之外,幼儿教育者还要借助学生家长的力量,让孩子们的家庭生活可以渡过的更加充满乐趣和意义,鼓励学生家长多与孩子进行一些角色互换的游戏,在孩子能力范围允许的前提下感受一些成为家庭小主人后的负担和烦恼,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角色”的重要性。
2.2 做好游戏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
角色游戏与其他类型的幼儿游戏相比较来看,无论是在内容设置上还是在游戏角色的协商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复杂性,所以也就意味着要耗时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除此之外,角色游戏还需要应用到较大的场地空间,教育者应当在游戏开始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游戏时间的合理化安排、游戏材料种类的配备以及游戏角色的科学化设置等等,为角色游戏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来设置不同的游戏方式
首先,小班的孩子们更加喜欢参与角色游戏的过程,事实上,他们很多时候都并不明白自己是在扮演着某一个角色,所以总是对某个动作或是玩具进行多次重复。基于此,幼儿教育者应当尽可能的选择一些个人游戏或平行游戏,让小班的幼儿不必经常性的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另外,在开展角色游戏的同时,教育者也要选择一个角色来进行到游戏状态中,并且要保证所选游戏的重要性,让孩子们可以有依靠和模仿的对象,从根本上增加游戏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其次,中班的幼儿们更加喜欢游戏当中扮演角色的感觉,并且可以对自己所应承担的角色责任做出大致的理解。中班的孩子们虽然对游戏情节产生了较大的兴趣,但是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不稳定性,经常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随意更改角色和游戏内容。教育者可以开展3-6人参与的小组式游戏,让孩子们可以有一定的交流机会和自我发挥的空间。另外,教育者也应参与到游戏当中,以角色的身份来对游戏的开展做出指导。
最后,大班的幼儿们所做出的角色扮演会更加的逼真且新颖。角色游戏的内容开始变得更加丰富。大班的孩子们十分的乐衷于创造和制作玩具,并且还会对相关的评议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在设计角色游戏时可以将间接指导作为主导,让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提问和评论,尽可能多的与其他团队伙伴展开交流,从根本上提高大班幼儿的社交能力。
[1] 曹怡萍,卢丽丹.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快乐成长[J].幼儿游戏,2012(10):36-38.
[2] 陈素平.橘色游戏没“角色”——论幼儿角色交往的缺失[J].教育导刊,2013(8):40-41.
[3] 刘颖.儿童社会化教育的角色游戏[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3(4):34-37.
G613.7
A
1672-5832(2015)12-0111-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