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魏书》名物词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7702
李丽华

  (西藏民族大学 陕西 咸阳 712082)

  ?

  《魏书》名物词

  李丽华

  (西藏民族大学 陕西 咸阳 712082)

  南北朝时期属于汉语词汇史上的中古时期,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由于这一时期华夏大地南北分峙的局面,使得南北语言存有差异。而《魏书》中的名物词作为北朝词汇的一个重要语料,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则对《魏书》中反映特定物类名称的名物词进行分类总结并以这些词语为例探究这一时期北魏王朝的文化特点。

  《魏书》;名物词;文化

  在传统训诂学中,以《尔雅》为首的“名物”的研究历来备受小学家的关注,而北朝文献中“名物”的研究则甚少。本文即以《魏书》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名物词进行分类总结,凭借对名物词定义的掌握,将其逐一区分制定《魏书》名物词词表并指出其中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文化内涵。

1 《魏书》概述

《魏书》是由北齐魏收所著,为北朝北魏及东魏的纪传体史书,有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共一百二十四卷。《魏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少数民族(北朝拓跋氏)所建政权为记述主体的正史,也是一部现存最完整地记载北魏王朝兴亡史的史书。书中所描述的事件,作者大多亲身参与过,也包含了大量的诏书、奏议、书信等等,这些都富有一定的探究价值。正如黄征对《魏书》的评价:“《魏书》的语言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引用的诏书、奏议、书信、诗赋等其时代为北魏无疑,一部分是叙述文字,其中大部分为魏收据北魏以来的史料、传记等改写,不完全是北魏时期的语言,但不能晚于魏收所处的时代。”

  《魏书》一书保存了中古时期的丰富史料,不仅对研究当时文化、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也是研究北朝中古时期语言的最优秀的文献,更是对南北融合语言发展的更好诠释。

2 什么是“名物”

在许多训诂学专著中,“名物”常常与制度联系在一起,而名物词作为训诂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很多学者所关注的焦点。孔子就要求自己的弟子“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尔雅》中也有大半是名物训诂。

  2.1 意义上的“名物”

  “名物”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唐贾公彦疏“名号物色”,其他专著也借鉴了这一解释,在《汉语大词典》中对“名物”的解释有如下六个义项:

  (1)事物的名称、特征等。《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

  (2)名目与物产。《周礼·地官·大司徒》:“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

  (3)名誉与物类。《管子·小称》:“故之身者使之爱恶,名者使之荣辱。此其变名物也,如天如地。”

  (4)给事物命名;辨明物理。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实性》:“《春秋》别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必各因其真。”

  (5)有名的物产。宋梅尧臣《和答韩奉礼饷荔支》:“韩盛人所希,四海馈名物。”

  (6)犹事物。梁启超《变法通议·幼学》:“识字之始,必从眼前名物指点,不好难也。”

  2.2 语法上的“名物”

  在现代汉语中,词包括实词和虚词,而实词又含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名词则是表示人或事物和时地的名称。依据刘兴均先生给“名物”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类词从语法功能上看都属于名词。名词可以作主语、宾语。《魏书》作为一部以记述为主体的史书,当然也记载了许多反映当时语言特点的名物词。而《魏书》中的名物词则不同于一般的名词,它除了具备一般名词的功能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语法功能如词类活用,词的兼类等等。

3 对《魏书》中的名物词进行分类

根据对名物词定义的掌握以及与实际语料的结合,参考《尔雅》《释名》等古籍的分类,将《魏书》中的186个名物词分为十七大类,并对这十七大类按照功能、作用等作子分类。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分类并不是严格的将每个词语区分开来,有些分类是互相交叉融合的。而针对这类界限不是很明确的词,采取其基本义归类的方法。下面具体的介绍这几个大类:

  3.1 动物类

  《魏书》中的出现的反映动物类的名物词共有22个,这其中也包括表示人体的具体特定的词,这种分类也是依据现代生物学的角度而划分的,当然也可以看作是科学的。

  3.1.1 禽兽类

  鹑(鹌鹑 13例)豕(猪 18例)鹿(28例)狼(33例)豚(小猪 4例)兕(兽名,似牛 2例)鮒(鲫鱼 3例)雉(7例)羔(羊羔 3例)鸷(鸟名 3例)麋(麋鹿 5例)马(62例)牛(112例)

  3.1.2 动物和人的身体部位

  蹄(动物的脚 2例)脊(动物和人的脊背 2例)髀(大腿 3例)膝(膝盖 15例)肋(胸部的侧面 6例)颡(额头 11例)项(脖子 3例)

  3.2 服饰类

  《魏书》中存在的服饰类的名物词共有32个,其中包括鞋、帽、丧服以及组成部件与饰物等。

  玄冠(朝服冠名 2例)冠(帽子 177例)弁(古代男子戴的帽子 6例)练冠(练布做的冠 2例)笄(簪子 7例)緌(帽子上的缨子 1例)髽(髽髻 2例)髦((发饰 13例)朝服(礼服 41例)锡衰(丧服 1例)齐衰(丧服名 11例)斩衰(丧服名 4例)衰(丧服上衣 67例)衮冕(衮服和冕冠4例)大功(丧服名 7例)小功(丧服名 7例)麻衣(麻布做的衣服 3例)上服(爵弁服 1例)黄裳(黄色的下裙 2例)裳(裙子、下衣 27例)领(衣领 13例)衿(衣带 14例)带(腰带 47例)袂(衣袖 7例)衽(衣襟 5例)絰(丧带 15例)绞带(粗麻做的带子 1例)杖(粗糙的竹杖 11例)黑屨(黑色的鞋 1例)葛屨(葛布做的鞋 1例)屨(鞋 3例)缨(缨子 9例)

  3.3 器具类

  《魏书》中表示器具的词共有22个,包括一般器具和乐器两个小类。

  3.3.1 乐器类

  瑟(弦乐 15例)笙(管乐器 10例)磬(古代打击乐器 11例)鼓(打击乐器 37例)钟(乐器 34例)弦(乐器 19例)管(乐器 14例)

  3.3.2 一般器具

  勺(舀酒器 2例)壶(2例)罍(古代一钟盛酒的器具,形状像壶 1例)斛(饮酒器 46例)觞(酒器名 11例)篚(圆形的竹筐 1例)笥(竹器 1例)筐(竹器 3例)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4例)椟(匣子 2例)瓶(4例)筲(竹桶 2例)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 61例)爨(灶 7例)簠(祭祀时盛谷物的器皿 3例)

  3.4 日用品

  《魏书》中有15个表示日常用品的名物词,这其中也包括兵器类。

  3.4.1 一般用品

  烛(蜡烛 10例)燎(大烛 2例)帚(扫帚 1例)棺(棺材 26例)殡(停放着的灵柩 13例)椁(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2例)坎(祭祀用的地坑 6例)圹(墓地 2例)茵(垫在墓底的粗布 1例)衾(单被 1例)栉(木梳 6例)

  3.4.2 兵器类

  弓(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 31例)矢(箭 14例)弦(弓背两端系着的绳状物 22例)弩(古代兵器,弩弓 2例)

  3.5 几席类

  《魏书》中出现的几席类名物词只有8个:

  席(薄席 23)筵(古人席地而坐时铺的席 11)屏(屏风 1例)苫(用草做成的垫 2例)枕(枕头 5例)簟(竹席 1例)苴(衬垫 1例)素几(素色的几 1例)

  3.6 玉器类

  玉器类的名物词一般用于馈赠等礼仪方面,《魏书》中的玉器类名物词仅有4个,具体如下:

  圭(器具 1例)璧(古代的一种玉器 6例)璋(古代的一种玉器 1例)琥(琥珀 3例)

  3.7 卜蓍类

  《魏书》中出现的卜蓍类名物词有7个,具体有:

  蓍(蓍草 3例)筮(筮卦所用的筮草 19例)祝(古代祭祀时的话 26例)祈(祈祷 29例)祭(祭祀 60例)龟(龟甲 53例)巫(占卜 21例)

  3.8 车辇类

  《魏书》中的车辇类共有5个,其中还包括车部件:

  轴(轮子 4例)辀(车辕 4例)辂(古代用来挽车的横木 29例)轭(牛马等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 1例)辔(驾驭牲口用的缰绳等 11例)

  3.9 旗物类

  《魏书》中旗物类名物词仅有3个包括:

  旌(旗的总称 8例)旂(古代一种旗子 1例)弧(张旗用的竹弓 2例)

  3.10 食物类

  这一类名物词指称成品与半成品的食物和汤类,《魏书》中包括13个:

  荤(指鸡鸭鱼肉等食物 1例)膳(饭食 50例)羞(同馐 9例)疏食(粗疏的食物 1例)葵(葵花 2例)穑(稼穑 10例)肴(鱼肉等荤菜 4例)饪(煮熟的肉类 1例)羹(煮成浓汤的食品 1例)盐(44例)醴(甜酒 4例)谷(谷类作物 20例)黍(黍子 4例)

  3.11 宫室类

  宫室类的名物词的物类特征十分明显,《魏书》中共有26个,具体有:

  东壁(堂下东墙 9例)楹(堂屋前部的柱子 3例)牖(窗户 18)东隅(东边的角落 2例)楣(堂的前梁 1例)栋(正梁 9个)霤(屋檐的滴水出 1例)东序(堂上的东面墙 4例)西序(正堂上的西面墙 1例)东厢(东厢房 4例)厕(厕所 2例)庙门(祢庙的门 4例)外门(庙门外面的门 1例)阶(台阶 5例)扉(门扇 5例)坛(土台 11例)帷(帷围 10例)巷(巷门 15例)祖庙(8个)公宫(国君之宫 1例)邦(国中 21例)野(野外 16个)序(州学名 4例)祢(父庙 2例)近郊(王城周围方圆五十里的地方 7例)舍(馆舍 14例)

  3.12 度量类

  把实物用作量器是上古时代的一种惯例,只是之后逐渐消失了。而《魏书》中仅有3个这类词:

  仞(八尺或七尺 5例)尺(长度单位 110例)寸(长度单位 100例)

  3.13 植物类

  《魏书》中的植物类名物词并不多,大多主要集中于帝纪、列传以及志中,具体共有3个:

  缌(一种植物 21例)纩(丝绵 7例)

  3.14 随葬品类

  古代的随葬品种类丰富,《魏书》中的随葬品物也是如此,其中共有8个此类词:

  襚(助丧之礼时的衣被 4例)材(做明器用的木材 11例)明器(3例)耒耜(农具名 1例)翣(用雉尾编制的扇子 1例)甲(铠甲 4例)胄(头盔 4例)行器(明器 1例)赙(赠送助丧的财物 10例)

  3.15 妇功类

  这一类此多是些与女红有关的词,《魏书》中共有3个:

  文(200例)织(31例)绣(26例)

  3.16 贡赋类

  这一类词与随葬品相反时表示祭祀、赠送等的物品,共有4个:

  币(钱 25例)货(专指供奉的 113例)赋(农业税 95例)帛(丝织物 243例)

  3.17 官爵类

  《魏书》作为一部史书性质的纪传体,有很多表示官职爵位的名物词,共有9个:

  公(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 302例)侯(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200例)伯(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300例)子(封建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223例)男(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五等 154例)卿(古时高级官名 211例)士(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224例)大夫(古代官职 235例)胥(小官吏 3例)

4 小结

以上十七大类基本上包括了《魏书》中的所有名物词。这种分类法与《释名》、《尔雅》等有细微的出入,但本质上是相同的。本文的分类是依据刘兴均先生提出的确定名物词的三个标准:“一,与事类相关;二,表明一种特定的具体事务;三,所指必须具有类属的区别性特征。”而确定的。

  [1] 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 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 刘熙.释名疏证补[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 刘兴均.“名物”的定义与名物词的确定[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83.

  李丽华(1990-),女,山西应县人,西藏民族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K236.104

  A

  1672-5832(2015)12-0025-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