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不给皇帝“快感”等二则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20547
张金明

  任一官半职的人,坐在位子上,总想问一问下属:“和前任比,我怎么样?”

  其实,他内心早知“人走茶凉”,但他还是要从下属的嘴里听到——得到那点“快感”。

  这就是为官者的心理,甚至贵为“真龙天子”的皇帝老爷子,也需要类似的“快感”。

  在一次闲暇的时候,汉桓帝故作平静地问跟在身边的爰延:“你觉得,我是什么样的皇帝?”——和所有的前任们比一比。

  让人慨叹的是,这个爰延竟不“油”,他对汉桓帝说:“您呀,是汉室可上可下的皇帝!”

  “为何这样说?”

  “您让陈蕃主持大事国家就会大治,您让太监们主持大事国家就会大乱,所以说您可以行善事,也可以行恶事!”

  “快感”不仅没有得到,汉桓帝反而被迫要做一个“选择题”——“为善”抑或“为恶”?

  汉桓帝升了爰延的官,然后把他晾在一边。同时继续重用宦官,导致朝政腐败,国势衰弱。

  汉桓帝没从下属口里得到“快感”,继任的汉灵帝也一样运气不佳。

  坐上皇帝位子,汉灵帝不与其他人比。就与他前任的汉桓帝比。

  他问身边的杨奇:“跟桓帝比,我怎么样?”

  同样让人慨叹,杨奇也不“油”。他说:“您和桓帝比的话,就好像虞舜和唐尧比德行!”这话尖刻着呢!

  汉灵帝没得到自己想要的,只好悻悻地骂了一句:“你的脖子也倒硬……将来死后该招得老鹰来!”

  骂归骂,汉灵帝终究与前任一样,没能从有气节的杨奇那里,得到哪怕仅仅是一瞬间的“快感”。

  云飞摘自《廉政瞭望》

  趣味析字联

  逸茗

  传说,康熙求才若渴,一旦发现,便不拘一格地重用。一天,康熙听说一个和尚很有学问,便请他来宫中下棋。康熙连输三盘,出上联试和尚:“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此联析“岩”、“枯”、“柴”三字而成,文字连贯。不料。和尚随口而出:“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康熙一听,和尚妙析“采”、“好”、“妙”三字,对得无懈可击,心中十分高兴,便委以重任。

  咸丰年间,有一位知府叫卜昌,他小有才气,但傲气十足。有一天,他来到一家学馆,见两个学童正在读书,便想卖弄文墨,于是同两学童对句。卜昌冷笑道:“两火为炎,既然不是盐酱之盐,为何加水变淡?”一学童笑着对道:“两土为圭,既然不是乌龟之龟,为何加卜成卦?”卜昌一听骂他是乌龟,气得满脸通红。另一学童见卜昌丑态,也对道:“两日为昌,既然不是娼妓之娼,为何加口便唱?”卜昌一听气坏了,可两个学童对得文韵俱佳,也无可奈何。

  北宋佛印和尚有一天去拜访苏东坡,大吹佛力广大,佛法无边。坐在一旁的苏小妹便有意开他的玩笑:“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一听。也反戏她一联:“女卑为婢,女又可为奴。”苏小妹和佛印的妙对,就是利用析字法巧拼“僧”、“佛”、“婢”、“奴”四字,互相戏谑,妙趣横生。

  唐伯虎才思敏捷,写有一副脍炙人口的析字联:“十口心思,思国思君思社稷: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巧妙之处在于把“十口心”合成“思”字,“八目尚”合成“赏”字,而又串成一气,文义通畅。

  据说,有两姓联姻,男方姓潘,女方姓何,在举行婚礼这天,一客人赠联祝贺:“嫁得潘家郎,有水有田方有米;娶得何家女,添人添口便添丁。”上联以“水、田、米”合成“潘”字,下联以“人、口、丁”合成“何”字。既暗含双方的姓氏。又反映了双方的愿望,幽默诙谐之中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山里人摘自《南方农村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