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国科举三大幸运儿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11847
陈俊松

  在1000多年的科举考试时代,有许多饱读诗书的学子,因着考官的好恶和偏见成了倒霉蛋,他们名落孙山,十年寒窗苦读付诸东流。但也有个别儒生,因凑巧遇见了识才爱才的考官,或是当权者为沽名钓誉故作“圣明”之举,而成了科考中的幸运儿,得以大展宏图。

  与主考官同名“沾上光”

  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有一年督学江西,担任主考官,发现应试秀才的花名册上有一考生与他同名,感到可笑。于是在唱名时,就朝那同名秀才幽了一默:“小老弟与本官同名,真乃巧事,本官理当照顾。这样吧,我出一联让你来对,倘能当堂应对,你就算中举了。倘若对答不上,就请回去再苦读三年,下届乡试再来。”那秀才也算是一位满腹文才的孔门儒生,听后微笑答曰:“大人倘出言不悔,请出句。”李梦阳出了那精心构思的诙谐上联:“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此上联以其名同人不同,切合自己与那同名考生,暗合揶揄之意。那考生听后一沉吟,拱手便对:“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吾亦无忌。”此下联以其名“无忌”,双关两方不要忌讳。

  李梦阳十分欣赏这考生的才智,当即点其为本科举人,后来也予以重用。

  刘凤诰“半月依旧照乾坤”打动乾隆

  清代乾隆年间,江西萍乡有位寒窗苦读的勤奋儒生叫刘凤诰,不到20岁不仅已熟读四书五经,对唐诗宋词也造诣颇深,背诵如流,因而县试、乡试、会试连连及第。然而刘凤诰相貌丑陋,又只有一只眼睛。按照当时规定,五官不全者是不能及第入仕的。事有凑巧,这次会试的主考是位爱才之辈,他硬着头皮禀告了皇上。

  乾隆为避以貌取人之讳,决定亲临保和殿刁难一下这位南方丑儒。是日,乾隆帝高坐在御椅上,骄矜而笑,口占上联令刘凤诰应对:“独眼不登龙虎榜。”这上联既含讥讽,又大泼了冷水。才华横溢的刘凤诰挺胸昂首,接口便对:“半月依旧照乾坤!”乾隆帝见其如此气魄,暗自惊叹,复又出句令对:“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刘凤诰不卑不亢,当即应答曰:“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乾隆帝见其才思如此敏捷,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不禁龙颜大悦,当即御笔一圈,钦点刘凤诰为殿试探花,登上金榜。

  后补状元肖逢春

  有一次,乾隆帝下江南,来到杭州西湖。圣上正在观赏风景,忽闻那边亭子里大声喧哗。乾隆帝近前询问,原来有个博学的儒生叫肖逢春,因为家里穷,考试时送不起银子,所以三次进京赶考,三次名落孙山,文朋诗友正在为他忿忿不平。乾隆帝想试试肖逢春是否果有真才实学,于是出联求对:“玉帝出征,雷鼓云旗雨箭风刀天作阵。”肖逢春微微一笑,拱手相对:“龙王设宴,日烛星灯山肴海酒地为盆。”

  经面试再三,果是良材,乾隆从怀中取出玉如意交给肖逢春:“你速进京面交主考官,保你蟾宫折桂,独占鳌头!” 肖逢春赶到京城,谁知新科状元早已让人做去了,只得了个“后补状元”,安置在翰林院等候任用。

  (摘自《名家讲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