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梁实秋《北平的冬天》记述的煤黑子

时间:2023/11/9 作者: 阳光下的蒲公英 热度: 22775
吴晓煜

  梁实秋(1903—1987)是我国著名散文家。其文字以精致、简炼、淡雅、隽永为人们称道与喜爱。早上起来,翻阅其《雅舍小品》,在《北平的冬天》这篇散文中(又见《梁实秋散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12月版),就有反映旧社会“煤黑子”生活与劳作的记述,真实动人,颇可一读。

  所谓煤黑子大致有三种:一是煤窑挖煤的矿工;二是卖煤的小贩儿;三是指北方摇煤球的工人。梁实秋写的就是第三种,即到各家各户摇煤球的工人。

  散文一开始就从北平冬天的寒冷写起。作者寫道:“我是在北平长大的。北平冬天好冷”,“说起冬天,不寒而栗”,“南方来的朋友”“不知道北平冬天的厉害”。由此,北平一过中秋,就要“忙着过冬的准备”,“阴历十月初一屋里就要生火”,而生火的主要燃料就是煤球。而且“摇煤球是一件大事”,这样,摇煤球的工人,即“煤黑子”就成了这篇散文主要记述的对象。

  作者详细介绍了摇煤球的劳动流程:

  一是,摇煤球的煤黑子,驱赶着“一串骆驼驮着一袋袋煤末子到家门口,煤黑子把煤末子背进门,倒在东院里,堆成好高的一大堆”。

  二是,“等着大晴天,三五个煤黑子带着筛子、耙子、铲子、两爪钩子就来了”,把“煤末子摊在地上”,“倒好水,加上预先备好的黄土,两个大汉就搅拌起来”,然后又摊在地上,“用铲子拍得平平的,光溜溜的”。

  三是,待“煤末子稍稍干凝,便用铲子在上面横切竖切,切成小方块”。

  四是,“地上倒扣一个小花盆,把筛子放在花盆上”,“另一人把切成方块的煤末子铲进筛子”,“就像摇元宵一样”,“一筛一筛地摇”,“把方块摇成煤球,然后摊在地上晒”。

  五是,“等到(煤球)完全晒干,他还要再来收煤,才算完满,明年再见”。而且“万一天色变,雨欲来,煤黑子还得赶紧来收拾”,“否则煤被雨水冲走,前功尽弃了”。

  作者对这一过程的回忆与描写,形象生动,仿佛把人们带到梁实秋小时候北平冬天的情境之中。同时,也使读者了解到,北平的煤黑子已成为固定的职业,雇用煤黑子摇煤球是北平家家户户入冬前都必须要做的一件大事,而且特意说明,“就是再穷苦不过的人家也不能不预先储备”。

  不仅如此,作者对煤黑子劳作的辛苦与生活的艰难,寄予深深的同情。在作者笔下,煤黑子“头上包块布”,在劳动中,“满身大汗”,“脸上一条条黑汗水淌下来”。“煤黑子实在很苦”,“从日出做到日落,疲乏地回家”。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与辛苦,给市民带来了温暖与幸福。这些都是很感人的。但是作者还指出,对于煤黑子,“好像大家并不寄予多少同情”,“几个顽皮的野孩子”还“唱着歌谣嘲笑他”。作者不仅进一步点明了煤黑子社会地位低下、受人嘲笑的事实,还寄予深切的同情,并为之鸣不平。

  (2019年9月14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