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明月见湾

时间:2023/11/9 作者: 清明 热度: 14286
房伟

  在水上放弃智慧/停止仰望长空/为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来浇灌家园/生存无须洞察/大地自己呈现/用幸福也用痛苦/来重建家乡的屋顶

  ——海子的诗《重建家园》

  一

  2012年,明月湾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当今社会,一座沿革千年的古村对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明月系着天地和湖水,一座青石与砖头建构的古村,就成了我们安放心灵的一块绝美之地。历史变幻,沧海桑田,新建筑不断涌现,旧建筑不断消失,历史更迭着,在人类身边,破坏无数东西,再建起无数东西,让我们忘记来处,永远沉溺于“进行”时态。古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其保存了人类的记忆和情感,赋予其永恒的历史感。

  人类需要古建筑,无论是辉煌的皇城大邑,还是千年古村。人类需要在建筑中抚摸历史的痕迹,让脚步慢下来,在沉静之中保持冥想,反思所有自以为永恒正确的事物。一代又一代古村人,将生活沉积成漂浮于历史的凝结物。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来明月湾寻找桃源胜境,留下无数诗文歌赋,把自己变成明月湾的一部分。我们看到了村民出土的西晋绳纹砖。有图案的古砖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出现,可“绞胎工艺”,暴露了古村年代的秘密。我们在千年古樟前静思,仿佛看到唐代大诗人刘长卿兴高采烈地种下树苗。他擦着汗水,满意地对朋友大笑。在新土培植下,新生的樟树苗悄悄将根须扎入地下。樟树也不曾想到,它会这样站立一千多年,从幼苗长成垂垂老者。我们在湖心泛舟,仿佛看到邀月高歌的诗人范成大与陆龟蒙,他们吟唱的诗记录于纸张。他们不曾想到他们的诗句现已成流传千古的名句。当然我们听到更多的是渔民飘荡的消夏船歌,看到的是渔网上跳荡的白鱼,湖面闪着灿灿的光。听到宗祠庭院曲折别致的山水声,仿佛听到砖雕石刻之中蕴含着遗民的哭声……

  二

  深秋,我们来到明月湾,映入眼帘的是停车场黑压压的车辆和成群的游客。走入古村,喧嚣变得沉寂,人们的声音都变小了,默默体验着古村的历史文化。可见人们对于古老的事物,还保持着内心的敬意。一个接一个的民宿和农家乐提醒着我们这里可能已不是想象之中的古村了。

  游客们到的第一站是村口的古码头。相传此码头为宋代初建,方便村民出入明月湾古村。码头由二百五十八块花岗岩石所造,仿佛一根长长的石质指南针为进出古村的人们指示着方向。岩石早已被磨得光滑,岩石间堆砌地紧实,但略有不平,中部横嵌着一个个拴缆绳用的石墩按照中轴线排列着。一代代人从此走过留下无数踪迹。据说,码头的位置是经过风水堪舆师的精心挑选,此位置建造的码头可以帮助古村聚敛财气。码头靠湖濱处有一棵深扎石头缝的巨柏,好似迎客的老门政,其礼数周到,又尽显威风。

  过了小石桥,便进入了村子内部。走在石材结实紧密,排水凹槽清晰可见,有的地方被踩踏得非常光滑的青石板铺成的棋盘街上,历史的忧思油然而生。很难想象,二百多年前,为保护村子不受山洪和雨水的侵蚀,当时的村民历时数十年通过集资和放贷凑足二十万两白银,将村里的排水系统与青石路面、小石桥全部翻修一遍。碑记上说“平莹莫匹而街道一新,功既竣,容有致”。以当时的物质条件,这可是大工程。由此可见,村民们热爱古村。如此浩大的工程全部通过捐款公募,居然清清爽爽,毫无纰漏,工程质量又如此之好,也可见古村虽多致富的洞庭商帮,但村风淳朴守正,令人慨叹。

  印象最深的还是一座座明清风格的祠堂和大宅院。这些高门大院较典型地反映了叠山理水,堆塑与彩绘并用的民居风格。符合传统苏州园林美学规范,处处有景观、见匠心,以富贵祥和气息和文饰典雅著称。大院的布局整体以方便生活、养性怡心为主。它们一般都是三进院,两层楼高,门口有条石台阶,室内和山墙大多是水磨方砖铺陈。内楼两侧有厢房,左右对称,第一进院下设库门,是安置轿子的轿厅,楼上供着祖宗牌位,是家堂楼;第二进院是核心,是庆典礼仪和接待宾客的空间。陈设讲究,明间有落地长窗,两侧有雕花半窗和木栏,步柱、梁枋、柱础,都有雕花或彩绘纹饰;第三进则是生活区的内楼,内楼宽敞美观,大多朝阳,暖和通透。走在古人的大宅院,不禁有恍惚之感,仿佛看见在书房里用书本盖着脸小憩的男主人被檐廊下奔跑嬉戏的孩子撞个趔趄,与内院天井旁淘洗大米的美女们四目相对,顿时弄个面红耳赤。

  具体到每个庭院,又各有特色,让人流连忘返。有的庭院气魄宏大,精细之处又给人惊喜;有的则曲径通幽,内有乾坤;有的舒适简约,而有的繁复精美,从中能看出房屋主人的脾气秉性及文化修养。祠堂是家族议事的权威空间,相对保守拘谨,中规中矩。我最爱的是一个个家宅门楼上的砖雕。砖雕的功夫不仅在于假山池塘的设计,还在于殿堂的精巧搭配和严密构造,更在于精细的雕刻。雕刻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人类最早抟土成像,模仿山川大地、飞禽走兽,同时表明了人类希望在超越自身塑造新形象,挽留住时间。并以定格的瞬间,记录生命的内在价值。

  我站立在门楼前,想象着古人修宅建院时的心情。人类费尽心血在此留下光荣与梦想、希望与记忆。毕竟,这些东西都曾经真实存在过。

  一座座大宅带着历史幽暗气息扑面而来。不知经过几番风雨变迁,如今只有地基和街道还留存着古老的回忆。也许,无论是从生态保护意义上来说,还是从文明传承上来说,保留古建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尽力保存一点古建筑,就是挽留住我们的乡愁,让我们知道来处,内心不再恐惧彷徨。

  三

  明月犹在,古村已沧海桑田。

  2008年,明月湾古村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11年,被评为江苏四星级乡村旅游点。网红打卡地的明月湾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明月湾到处可见川流不息的游客,不断兴盛的农家乐。不少卖水果和零食的小贩也是明月湾的老年村民,他们向游客兜售石榴和银杏,以此来赚取生活费。我向一个打着小旗的女导游打听游玩项目,才了解到这里不仅有农家乐餐饮与住宿,游客还可以和当地农家一起体验摘茶叶、采杨梅,与渔民一起钓鱼、捕鱼等活动。当然,到村里观音院祈福拜佛,在太湖坐游艇,也都是必备的行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明月湾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村落。那时交通不便,车都无法开进村口。一座座古宅,推倒不忍,修缮无资金。即便在文人眼中,它有着桃源般的诗情画意,但不可否认,明月湾残存着松动塌陷的河堤、缺少防护的桥梁,杂草丛生的院落和坍圮斑驳的土墙,就连祠堂也沦为飞鸟的天堂和杂草的庭院。这座村庄被残垣断壁和葱茏野草包裹,只看得见缝隙,却看不见光亮。当代作家高晓声曾为我们记录了明月湾这么多年來的变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明月湾,种橘子树,而橘子树是老品种,价格很低,没有市场竞争力。村里没有工业,仅仅靠种植业过日子。1994年,高晓声再去明月湾,却看到了商品经济对这片世外桃源的改变。许多村民开始搞副业,村子里盖起了三层小楼。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到处是古迹的明月湾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站在平整宽阔的街道上,看着修葺一新的古屋,满眼火红的果树,听着游客们的欢声笑语。很难想象,短短几十年,明月湾有这样大的变化。

  所幸,伴随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明月湾最终保留了那份古朴和自然。至今村民们嘴边还常挂着一句古老祖训,讲和修睦——不仅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人与大自然之间更要相互依存。现在和未来的金山银山,根植于眼前的绿水青山。曾担任金庭镇古村保护负责人的邹永明,他热情爽朗,热爱生态岛。二十几年前,毕业于苏州大学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桑梓。2003年,邹永明参与古村保护工作。2005年,明月湾古村保护整治推开。

  一座古建筑的修葺,其花费的人力物力远大于建造一座新楼。讲到这里,邹永明激动地挥着手,眼里满是不舍,嗫嚅着说:“刚修好一间古屋,下次去发现又塌了一个,看着满地青砖,心里痛……”话虽如此,邹永明依然努力协调着,他就像一个急诊室医生,病人很多,但规划好很重要。他也明白,无论村级,还是乡镇,都不可能独立完成古村保护的任务。他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将村镇两级合力,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以“先公后私、先易后难”的顺序操作,给更多古建筑带来新生。

  在邹永明看来,坚持“多方共赢”的原则才是解决古建筑保护难题的最终出路。要保留古建筑文化价值和历史风貌,首先要尊重村民的房屋所有权。让村庄成为景点对游客开放,村民有了经营收入,参与保护古建筑的积极性才能提高。2005年,金庭镇修建邓家祠堂,引进了大量的社会资本,政府给予了一系列配套奖励措施,效果很不错。当地村民成立明月湾农家乐协会,自发参与到对古村的旅游管理。民宿的装修须符合国家安全和卫生规范,必须使用金属管道连接煤气罐,民宿须配备基本的烟感警报器和喷淋设施。协会对开设农家乐的村民进行培训,每年进行厨艺竞赛、农家乐星级评比。

  四

  游览了几个小时,看过明月寺和西施画眉泉,不觉已是中午。心里总觉有些不满足。观赏到真正的明月湾美景,也许还要到晚上,月光洒满太湖,乘一叶小渔舟迎风举酒,伴着渔歌,方能沟通古人,见其真味。

  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匆匆告别,遇到了景区的孙经理。他大概五十岁,身材中等,沉稳平和。他是生态岛土著居民,家住三山岛,离明月湾很近。2013年,他来到明月湾当景区负责人。对于明月湾的环保工作,他印象最深的是垃圾处理系统。他刚来的时候,污水处理系统已做好。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都有特定的处理点。村里和景区花费好几百万引进的这套垃圾处理系统,把生活垃圾处理成有机肥料,能二次利用,降低污染。

  我问到了景区的客流量和收入,孙经理对此很自豪。景区是购票入园,年记录有十万人左右。但周边的村民以及亲戚朋友都可免费入园,所以实际人流量二十五万左右。这些数据都表明了明月湾景区收益很不错。2022年景区年收入达到三百万。这里的游客主要来自附近的苏州和上海,外省游客也有,不过不多。孙经理说,要感谢互联网,近几年,互联网发展起来,明月湾知名度不断上升。公司和村里也有意识地通过小红书、抖音等软件,把明月湾做成网红景点。

  明月湾的旅游,也受到很多限制。孙经理抱怨说,旅游是假日经济。假期人多,平时人少,景区载客量有限,村子不大,人太多,污染成本上来了,景区停车位也不够。村里的农户,家家都有车,农家乐也要停车,到了节假日,这里的车就停不下了。

  保护与开发,这两个概念,就像一对爱吵嘴的夫妇,既相爱,又相杀。也许,在环保总体控制的基础上,开发农业旅游的附加值,加深农业旅游的文化深度和丰富农业旅游的文化内涵,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建设太湖生态岛大背景下,这一点尤其重要。政府也已行动起来,围绕明月湾的文旅活动越来越丰富。2021年夏,苏州市委网信办主办的“小康之村@美好苏州”网络直播活动,走进明月湾古村落,以直播互动形式,带领苏城网友开启一场发现之旅。除此之外,明月湾也会进行一些创新推广。一些高端民宿引入苏州评弹表演,尝试将传统文化与古村风貌相结合,也有网红咖啡馆招揽当地驻唱歌手,致力于吸引年轻游客。

  游览了一个上午,肚子咕咕叫个不停。看到路边有个奶茶店,走进去喝点东西。店主是个“90后”年轻女性,徐州人,五年前嫁到明月湾村。她说话爽快,语速很快,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神情。我问她有什么奶茶,她给我推荐了自己熬的桃胶,二十元满满一大杯,爽滑Q弹,香甜软糯,有点像银耳,有些淡淡的清香。根据她的推荐,我们又去了旁边的农家乐用餐。这是个三层小楼,装修简单,白色瓷砖铺地,红色木质家具,客厅吊灯旁斜拴着个可旋转的魔球灯。老板告诉我们,明月湾的上海老年旅行团特别多,晚上吃完饭,老人们或在院子里唱歌,或在院里跳广场舞。我们在门前一张饭桌坐定,点了银鱼炒蛋、红烧鸡块与蘑菇炒肉三个菜。银鱼炒蛋要四十元一盘,虽物价有点贵,但味道还真不错。

  在闲谈中,我向老板讲了从明月湾古码头出发夜游太湖的心愿。唐朝的陆龟蒙就是在秋夜从明月湾渡到太湖。他的诗里讲:“但当弄扁舟,酒翁仍相随,或彻三弄笛,或成数联诗。”酒壶是好搞的,吹笛和对诗,不是我所长。但站在小船上,唱唱酒歌,还是可以的,想想也别有一番风致。秋夜的太湖,月亮又有何不同?明代诗人高启:“明月处处有,此处月偏好……舟去月始出,舟回月将沉。”太湖的月色,照亮了西施的眼泪,照亮了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诗句,也照亮了我们皈依自然的纯净之心。古人的生活,显然我们不可能穿越,可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却是未来生态化发展的出发之地。

  何时才能实现月夜泛舟太湖的梦想?

  下次你来明月湾,一定可以的!老板坚定地说。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