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信合画廊群芳谱

时间:2023/11/9 作者: 清明 热度: 14397
单树新 郭公奇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有这样一块土地,它酷似一只烤鸭,肥实、丰腴。令人馋涎欲滴,产生解剖它、品尝它的欲望。萧城,又称龙城,一个不足10万人的小城座落在鸭脖上。一根细长的鸭脖戳在那儿显得丑陋、干涩,让人发自生命本能的产生一种忧患意识。

  春阳暖融融,万物竞复苏

  1980年张长信随着时代的脚步调到萧城信用社当主任。那年张长信主任刚过“而立”之年,“三十春华气仍在,安能蹀躞垂羽翼?”在祖国的二度春天里,首先是城乡结合部的农民觉醒了。他们告别传统农业,要办厂,砖厂、沙发厂、耐火材料厂、铝合金厂、农机修理厂、汽车修理厂……他们要养鸡养鱼养猪养牛养羊,而且一干就是大的专业户。他们要搞农副产品精加工,把粮食禽蛋肉类转化成商品,提高利润的复合指数。可是资金哪里来?这时,全城人和城郊农民会发现一位身材魁梧、步履矫健、两眼炯炯有神的传奇人物往来奔波于城乡之间。他就是萧城信用社主任张长信。他深入民间扶志扶贫、调查评估、匡算头寸,帮助农民制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计划,帮助企业寻找原料市场,打开产品销路,为企业当家理财,抑制高消费、扩大再生产。累计多年来,提供了数以亿计的合理流资贷款。年复一年,龙城人富了。龙城作为龙的内涵具体实在了。张主任曾经无数次地看到贷户感激的泪花,听到贷户发自肺腑的赞扬,受到贷户热情的款待,收到过贷户的红包彩电收录机。所有这些物质的东西用马克思的一句话“物质发出了迷人的微笑”。张主任并没有被微笑的物质所迷住。他认为社会主义的人有比物质更崇高、更纯洁、更值得珍视的,看似虚空实则质实的东西——精神。他始终保持清廉自洁的道德、风范,授惠与人,不收人惠。

  作为拥有8000万元存款,5819万元信贷资产,4个信用分社,8个储蓄所,80名职工的张主任,在世俗人的眼里他是一位“财神爷”。他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却从来不修边幅,衣着朴素整洁。他一年四季戴一顶竹青草帽,夏天遮阳挡雨,冬天防风御寒。就是这么一顶给他带来春怡、夏凉、秋爽、冬暖的草帽曾经丢过一次。但是不用本人去寻找,龙城人一看就知道这顶草帽的失主是谁,人们熟悉他的草帽象熟悉草帽的主人一样,然后完璧归赵。据说爱因斯坦刚到美国时,人们就劝他稍事修饰。他却说:“没关系,反正全纽约没人认得我。”三年后,又有人提醒他,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衣着别太简朴了。爱因斯坦笑答:“反正全纽约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我。”看来,张主任在着装的素朴上颇有些爱因斯坦的味道了。17年来萧城信用社和张主任个人曾经无数次获省级、地级、县级最佳经济效益单位奖、组织资金先进单位奖、五小建设先进单位奖、精神文明奖、守法经营单位奖、优秀信用社主任奖……荣誉、鲜花、奖旗、奖匾、奖杯、奖金、词笑脸、美酒,这一切一切他都当作过眼烟云。他牢记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教导“政治要以经济做基础,基础不牢固还行吗。”他栉风沐雨,殚精竭虑,茹苦含辛,胼手胝足17年,只有一个目标,壮大金融资本,繁荣城乡经济。奋斗!奋斗!进击!进击!他温柔敦厚,平易近人,他大权独揽,坚持原则,小权分散,发扬民主,群策群力。放贷和收贷挂钩,效益和工资挂钩,令职工们敬畏钦佩。年年存款、盘活、利润,三防一保名列全县之冠。

  种芳兰,诏华不负苦心人

  有志青年志自高

  坐班主任陈成毓,1982年从事信用工作。1989年被晋升为初级会计师。从1985年以来先后六次被评为优秀会计员和优秀共产党员。长期以来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按“四有”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恪尽职守,勤奋好学,敬业爱岗,甘于奉献,为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优异成绩。

  成毓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部队时,他是“模范团员”,学雷锋积极分子。退伍后,他把部队的优良作风带进了地方。作为新一代的金融战士,他敬业爱岗,求知心切。开始当信用社会计时,记帐、复核、轧帐、报表、珠算都很吃力。天高不为高,人心第一高。他不灰心,不气馁,拜老同志为师,向书本求教。坚持自学了《农村信用社会计》、《信用社财务会计基本制度》、《经济管理》等业务书籍,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技术,会计业务达到了应知应会的要求。在县支行举办的会计业务技术比赛中,成毓曾经荣获翻打百张传票第二名,存贷款计息、记帐、轧帐第二名,单指点钞第二名。宝剑锋从磨砺出,胸罗锦绣气自华。后来,他在处理帐务时基本做到六无六相符。1995年,他被提升为萧城信用社坐班主任。

  成毓走上领导岗位以后,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他感到自己肩上担子更重了。他从抓组织纪律入手,强化内部管理。萧城信用社有80名职工,内勤人员46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成毓先后制定了《业务学习制度》、《信贷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考勤考绩奖惩制度》。与此同时,加强了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了职工的政治素质。真正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成毓工作认真,坚持原则,敢于同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作斗争。前几年在贷款的收放过程中,他发现有“人情利率”营私舞弊行为。该社副主任收一笔关系户贷款时,竟少收利息134.4元。他当即提出批评并限期补收利息。几年来,在张主任的支持下,共纠正多收贷款利息27笔,金额632.6元;少收贷款利息5笔,金额362.8元,受到上级领导和贷户的好评。

  成毓身为坐班主任当家理财,手中掌握了一定权力。市场经济,物欲横流,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他严守道德防线,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成毓廉洁自律,清高自重,随和从众,热情爽朗的品格赢得了职工们的敬重。因此,他说的话,要求办的事令职工口服心服,心悦诚服。

  望前程,金融并非金饭碗

  “星子中行”陨落了

  1996年5月29日《经济日报》以《从现象看趋势》为题报道了中国银行江西星子县支行因经营管理不善,资不抵债被撤销的消息。一石击起千层浪,一时国内舆论哗然。在金融系统产生的震荡、骇然、悚惧,无异于原子冲击波,犹如“金”色的天幕上有颗自我焚烧的彗星把“无缝天衣”撕开一道裂痕!金融作为“金饭碗”的概念被撞击得粉碎!

  过去,萧城信用杜和全国信用社一样说的是计划话,走的是计划路,吃的是计划饭,穿的是计划衣,手里端的是“金饭碗”。那时何等潇洒、气派、风光、骄傲、辉煌!什么长官意志、行政命令、“政府职能”、传口谕、批条子、“打棍子”、黑诈胡儿风,让你放贷款,你不放行吗?穿小鞋的滋味你受得了吗?至今萧城信用社仍有这样的“两呆”贷款1070万元,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如今。时移世异,让你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求平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信合人自来悟性不差,于是要政策、要

  代言人、自律组织,萧城信用社要生存要发展缺少的是“氧气”和”“血液”,因此,要加大清收力度,盘活“一逾两呆”贷款。张主任多次召开信用社全员会议定措施、抓落实,将盘活任务分解到个人。实行联责收贷与工资福利挂钩,难啃的骨头也得啃呀!

  萧城信用社有一枝梅花,她带给信合人的芬芳远播全省金融系统,她就是省级优秀信贷员刘梅萍。刘梅萍其实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女同志,她性格开朗乐观,热情大方,知难而进。硬是凭着一种羞煞须眉的韧性精神,穿街过巷,走村串户;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讲信贷原则,讲债权债务双方一荣俱荣一衰俱衰的鱼水关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义,威之以法。仅96年度收回到期贷款133.42万元,逾期贷款36.85万元,合计170.27万元,收回利息35.63万元。在全县信贷员中名列榜首,成为信贷员中的一位巾帼女杰。刘梅萍清收贷款有计划有步骤。轻重缓急,成竹在胸。她按照贷款借据分类排队,再按时间先后顺序、信用等级、还款能力、地理位置设计《贷款清收顺序图》,以便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她把收贷工作和跟踪检查贷款执行情况相结合,提供经济信息致富门路与支帮促激活“两呆”贷款相结合。能收的当时收清,一时不能收清的责成贷户订立还款计划,在她包片的贷户中大多数是由县城各级领导介绍担保的,他们有的是上级领导,有的是手握权柄的管理机关干部。方法不妥就会给信用社出难题。因此,梅萍慎重从事。她认为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有虚荣心,人人都有一份诚心。必须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催收。当然对那些只讲介绍担保,不承担责任把贷款当作唐僧肉的人绝不留情面。理直气壮催收,有时还“给一点颜色瞧瞧”,直到还清为止。

  美国“旅居者”在火星上传回的照片显示“火星的自然条件与地球很相似,两者都有大气层”,然而氧气的含量只占万分之一,所以没有生命。“火星启示”放之四海而皆准,萧城信用社在张长信主任的率领下,出现了一群输“氧”补“血”者,如刘梅萍、孙昌基、许芳、雷修兰、温爱萍等人。因此,萧城信用社生机盎然,效益卓著。

  储蓄苦,群芳心灵美如花

  优质服务泽万家

  “存款第一业务”是金融人共识。衡量工作实绩的基准尺度是存款余额。同时还必须做到四个相结合:完成任务与工作质量相结合;柜台服务与顾客评比相结合;岗位责任与团结相结合;综合考评与福利相结合。萧城信用社一共有43名储蓄员,她们多是年轻的女同志。其中纵芳、吴兰萍、李慧玲、单慧颖等人曾分别获地县级优秀储蓄员光荣称号。43名储蓄员分别在8个储蓄所、柜,4个信用分社上班。一个小县城各行储蓄网点鳞次栉比,个个“贫血”,竞争异常激烈,萧城信用社的储蓄员靠的是全方位优质服务取悦于“上帝”,博得“上帝”的青睐。她们内设茶座、脸盆、花镜、笔墨等便民设施,外有走街串巷探亲访友,捕捉储源信息的联络员。服务时做到:大人小孩一样主动,金额大小一样热情,业务忙闲一样耐心,存款取款一样周到,表扬批评一样接受,新老储户一样亲切。拓宽了储源,增强了信用社的知名度。43名储蓄员以她们辛勤的劳动,换取了储蓄丰收的果实。她们的追求是一种高尚、光荣、豪迈、自尊自重,于国有益,尊重他人,受人尊敬的事业。

  不是尾声

  龙河源远流长,龙山绵亘永恒。如今的龙城百业兴旺,高楼林立,物阜民丰,政通人和,河水隽秀,山林壮美。“书画之乡”的封号驰誉海外,其中有萧城信合人的托举之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