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揭示人性的幽暗与悲凉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说林 热度: 20044
如果将《小千世》理解为一篇揭示虚伪的作品也是完全可行的。作品内容并不复杂,就是一个普通的夫妇俩与第三者的三人故事。主人公是一对知识分子夫妻,丈夫骆小千出身乡村,后来成为著名作家,妻子陈凡华则是家境优裕的政府职员。两人社会身份体面,只是因为陈凡华患上了无法治愈的疾病,他们的婚姻生活就变得名存实亡。两人在表面上维持着恩爱的形象,但实际上,骆小千已在外包养情人。最终,丈夫滞留情人处,没有按照夫妻约定的时间回家,妻子上吊自杀,丈夫与情人也在巨大心理压力下分手。

  确实,就像作品中对主人公夫妇的概括:“体面是一种尊严,一个人毕生的追求就是尽可能让自己体面,这是一种外在形式,却同时也是内在要求。”夫妇俩的生活充分揭示着“面子”的实质——他们的生和死都被“面子”所笼罩。特别是男主人公,虚伪是其生活的真实本质。在外人面前,他一直努力扮演一个爱妻子的好丈夫形象。甚至他还通过说服自己来相信这一点。所以,即使是在情人面前,他也要拼命诉说自己对妻子的关爱,以保持内心的平衡。事实上,虽然不能说他对妻子、情人完全没有爱,但主要是一种需要和获取。他唯一真正爱的只有自己。所以,他为了体面,不愿意带生病的妻子外出,甚至漠视妻子最简单的要求(作品中的一个细节,就是“雨棚事件”。只有在陈凡华去世后,骆小千才意识到自己的冷漠:“他不明白,陈凡华为什么如此敏感。他一直在拖着,拖了半个夏天了,从五月天热起来拖到了七月经常下雨,拖到陈凡华不得不戴起了静音耳机来睡觉。”)包括在见到自杀妻子的遗体后,他的第一反应不是痛苦,而是担心迷信中的忌讳——也就是担心影响到自己。包括对情人,他也只是想得到身体和情感的满足,并无真正的心灵投入。正因为这样,他最终选择与情人分手,却将责任推给情人,给出的分手理由是:“你要帮助我,离开我,这是你能做的事情。”

  作品的批判倾向毋庸置疑,但我还是更倾向于将作品理解为对人性幽暗的揭示。因为尽管作品对骆小千品质的揭示尖锐而深刻,但却并没有将他作为悲剧的唯一制造者,甚至还包含着对他的某些理解乃至同情。就像作品中说的:“他懂得他不能摆脱陈凡华,婚姻的篱笆早就扎紧,谁都不可进来,这是夫妻要共同承担的义务,也是陈凡华继续生活下去的力量。”骆小千与陈凡华之所以维持那种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虽然是自私的体现,但也有生活的无奈,或者说体现着人性的某些弱点。“夫妻生活越久,越像是互相演戏,然而一想到分开,就觉得茫茫。”而悲剧事件的主角陈凡华,同样也是悲剧的制造者——她对丈夫的过分依赖,与丈夫一道营造着虚假的“幸福”,将生活作为一种“经营”,都是如此。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夫妻都是幽暗人性的牺牲品。作品中,陈凡华没有正面出场,但她的自杀结局充分显示了她的痛苦和绝望。骆小千的尴尬和失落结局,也未尝不包含良心的谴责、痛苦与迷茫。作品对第三者印筱卿也持着类似的态度。她不是个有强烈争夺欲望的第三者,她对骆小千是有爱的——尽管这种爱不太正常,包含着太多的依靠和自我的丧失,或者说是被“体面”的欺骗。所以,对于她的结局,作品更多是惋惜和同情。

  由此可见,在深层次上,作品蕴含着一种悲凉的情感。换句话说,作品的故事背后,蕴含着对人性弱点的体察和叹惋。人性的弱点,制造着人类的悲剧,无论制造者和被制造者,其实都是悲剧的承受者。这样的主题,与张爱玲的爱情小说有着内在的关联,都是一种对生活、情感的深刻洞悉。对于刘国欣这样一个“80后”作家来说,这样的主题似乎太悲观了一些,但从小说内涵层面上,却是一种很好的提升。也就是说,作品超越了单一的批判主题,而是融合了批判与同情、揭示与悲悯,从而具有了更大的张力,能让读者产生更复杂、也更深刻的感受。

  这种复杂性应该是一位作家努力追求的目标。事实上,从大的文学潮流看,很多世界优秀作家都致力于向内开掘,在日常生活中探索人性的幽微,并成就突出。比如石黑一雄的小说,精细地捕捉平静生活下人物丰富情感世界;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妮·埃尔诺,致力于探索当代法国女性的心理世界,解剖复杂多样的复杂人性……相比之下,由于长期对人性书写的限制,中国文学可以探索的人性空间更为充分。

  《小千世》的艺术表现也相当精彩,或者说很好地契合了其人性探索的主題。最突出的是心理剖析细致、透彻。其中,对骆小千心理世界的描绘是最充分、也是最出色的。他在妻子自杀后的心理活动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其自私和虚伪,以及相关的痛苦和迷茫。特别是小说中多处书写骆小千的自我心理安慰,更是对其心理的深度还原——这种自我安慰本质是自我欺骗,长此以往,连他本人都不认识自己,也不明了自己对妻子究竟是什么感情了。另外,作品的结构也很出色。前面的叙述平缓,似乎隐藏着深情,但进入后半部分,风格却突然急转,叙述急促而紧张。鲜明的对比,能够给读者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

  作者简介:贺仲明,湖南衡东人。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主编。出版专著10余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28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多项,曾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优秀成果(人文社科类)二等奖和王瑶学术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