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谍中谍范斯白在哈尔滨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说林 热度: 21577
◎申志远

  

  谍中谍范斯白仅存于世的照片

  世界名片《卡萨布兰卡》中,鲍尔告别北非谍城卡萨布兰卡的时候,身边有他的红颜知己艾尔莎相伴随。卡萨布兰卡,地处红海之滨,欧非大陆的交界点,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卡萨布兰卡成为世界知名的间谍之城。

  可是,鲜为人知的是,在远东地区,在中国也有一座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一战之后同样也成为世界瞩目的间谍之城,也同样诞生了一位世界知名的传奇间谍,甚至就连他逃亡的方式和鲍尔离开卡萨布兰卡也如出一辙:一样地和占领方成为好朋友,一样地用手枪威逼守军给自己放行、登机,飞离谍城。

  一座城市就是一部历史,只要稍加浏览,即可知道该城的既往变迁、百年衰盛。

  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哈尔滨的资历较浅,距今刚过百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松花江的通航,哈尔滨却早在20世纪20年代便一举成为闻名世界的国际大都市。

  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列强又给哈尔滨加上了一个神秘的头衔——国际间谍活动中心。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谍战传奇剧。

  哈尔滨被西方列强冠以国际间谍活动中心之名,源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间谍机关,环绕苏俄建立了以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捷克首都布拉格和哈尔滨为中心的反苏反共的国际情报网。而在这三个间谍活动中心,哈尔滨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历史上俄国沙皇曾把哈尔滨选为侵华总部;日本帝国主义分子将其定为进攻苏联的北进基地;延安视它为与共产国际取得联系的重要的秘密通道;苏军总参情报机关则看中它是渗透伪满洲国、打探情报的关键地域。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各国的特务组织都派出了高端顶级强手来到哈尔滨角逐。“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抗日斗争的持久深入,北满省委地下党、共产国际情报组织、苏联红军总参情报机关在哈尔滨、在马迭尔宾馆与日本关东军情报机关展开了生死搏杀,国内没有哪一座城市像哈尔滨这样,秘密战斗愈演愈烈。

  谍城哈尔滨,日特谍中谍就是传奇间谍范斯白。

  范斯白1943年被日军杀害于马尼拉。他的事迹上过《纽约时报》和《真理报》,与“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马迭尔绑架案”一同被称为哈尔滨的三大历史事件。遗憾的是,七十多年过去了,人们遗忘了范斯白,作为故事发生地的哈尔滨也很少有人知晓这个国际间谍。

  国际间谍范斯白在上个世纪30年代是个惊动世界的人物,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认为范斯白本身是一个有着特殊价值的内幕故事,它特殊在于范斯白是一个真正的日本特务,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反法西斯战士。范斯白是中国籍意大利人,在东方巴黎哈尔滨从事间谍活动,他是协约国远东谍报局的情报官,又是东北军的“洋密探”,他是日本特务机关的高级特务,又暗中将情报提供给抗日义勇军,当他的活动被日方发觉后,竟奇迹般地脱逃,并以亲身经历写下揭露日军侵华暴行的书《日本间谍在中国》在伦敦出版。这本书还作为证据亮相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A.范斯白是四国间谍

范斯白生于1888年,中国籍意大利人。国际著名间谍。二十二岁时服军役,参加墨西哥革命军,晋为上尉军衔。1912年,离开墨西哥,充当新闻记者。此后,游历了美国、南美、澳洲、越南、蒙古,足迹远到中国的西藏和俄国的西伯利亚。1916年随协约国联军情报处到俄国贝加尔及尼阿斯克等地工作。其间,结识了许多中日要人,其中有奉系军阀张作霖。1920年9月,他加入了张作霖的特务机关,并受黑龙江督军吴俊升指挥。他的活动范围很广,有搜集政治情报、注意别国特务人员动向、侦察土匪和偷运军火及毒物、密查贩卖白俄妇女、阻挠和破坏日俄方面的活动等。因此他在俄国、中国、朝鲜、蒙古使用不同的名字和不同的护照以及担当不同的职业去执行任务。1924年,他在哈尔滨,经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朱庆澜的引荐和东省特别区警察管理处长魏永兴,中东铁路路警处处长姚志曾的证明,加入了中国籍。1932年2月14日,在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的威迫下,又不得不为日军在哈尔滨的特务机关效力。此后,他按照日本主子的指令从事调查、改组在哈尔滨的白俄团体;组织、指挥土匪对在中国东北的犹太人进行抢劫、排斥;利用土匪骚扰中东铁路的运营和秩序;给苏联施加压力;监视国联李顿调查团;以及进行绑架、暗杀等活动。但他逐渐产生了对日本帝国主义不满情绪,同情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斗争,从而引起日本当局的不满。1936年9月初,当日本特务机关即将逮捕他时,他却逃到上海,并著《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一书,对日本帝国主义予以空前而深刻的揭露、尖锐的抨击和沉重的打击,使日本当局气得发疯,恨得发狂,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1937年8月,他移居马尼拉,1942年初,日本占领马尼拉,他被发现而遭逮捕,并于1943年遇害。

  

  1943年中国电影制片厂(重庆)拍摄的《日本间谍》电影片头

  和告别卡萨布兰卡的鲍尔不同的是,范斯白逃离哈尔滨是被动的。他在离开哈尔滨的时候,既没有艾尔莎那样的红颜知己相陪伴,甚至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无暇顾及,丢在了哈尔滨,直到一年之后方才相聚。四国间谍范斯白,为什么要匆忙逃亡呢?

  地处哈尔滨市南岗区的经济开发区,高档饭店、写字楼林立,在交叉口处,有一个电影院,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七十多年前,这里就是哈尔滨军用飞机场所在地。日特谍中谍范斯白就是在这里乘上了飞机,离开了哈尔滨,飞往大连的。

  范斯白,以间谍为职业。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如今留存在世界上关于范斯白的音像以及图片资料十分罕见。只有两张模糊的照片在如今就显得那么宝贵,它们似乎也是这位传奇间谍曾经在这个世界划空而过最好的证明。

  范斯白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间谍,他曾经在哈尔滨留下了什么轨迹?

  1932年2月5日,“九·一八”事变四个月之后,十五万日本军队、一万八千名日本宪兵、四千名特务警察受到当时日本人自己控制的“满洲国”的邀请开进了哈尔滨。哈尔滨事实上沦陷敌手。在日本人的统治下,罪犯、骗子、走私、贩毒者、妓院老板成为日本政府的管理者。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范斯白亲眼见到日本人到处强奸妇女掠夺财富,准备离开哈尔滨,到中国内地去。然而,就在他准备动身的那一天,日本在哈尔滨的特务机关长土肥原大佐找到了他,威胁他,要他为日本特务机关工作。就是在这里,范斯白见到了土肥原,开始了他四国间谍的生涯。

  

  伪满时期日本特务机关原址(现黑龙江省外事办)

  多年以后,范斯白在自己回忆录中是这样介绍这次会面的:

  “我们是彼此相识的,是不是范斯白先生?你还记得我们是在哪里见面的,是吗?”

  “倘若我没有记错,那是在天津。”

  “范斯白先生,你得在明天十一点到我的办公室来。我带你去见日本的满洲情报处长。任何欧洲人能为日本人工作,都应该自豪。你别忘了你的好朋友斯文哈特,他可是不小心溺水而死的哦。”

  美国人斯文哈特就是因为拒绝了日本方面所谓善意的合作要求,突然从世界上消失,随后报纸宣布他溺水而亡。

  范斯白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在哈尔滨从事情报工作。日本人之所以非常青睐范斯白的原因就是因为范斯白有长期从事情报工作的经验,而且他手中还掌握着一整套的情报网。同时,由于范斯白是欧洲人,更容易隐瞒日本人的罪行。所以,范斯白被日本情报机关委以重任,为他手下配备了多名日本、中国和俄罗斯打手,供范斯白驱使。

B.是反法西斯战士也是抗日谍中谍

但是,日本人不知道,一贯正直的范斯白根本看不惯日本人的作风,既然他被委任为日本情报机关的情报人员,他就要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来为抗日力量提供情报。

  机会来了。

  尽管现在很少有资料显示范斯白直接给抗联队伍提供过情报,但是在范斯白回忆录中,仍然可以找到历史的丝丝痕迹。1932年4月12日在横道河子日本军火列车被炸,其中一百九十二人死亡,三百七十四人受伤,其中六十人受重伤。炸毁这辆列车所使用的炸药,就是来自范斯白的提供。这的确是历史事实

  横道河子炸车灭了日本人的威风,让日本人意识到自己在满洲的统治也是不牢固的,并且开始往北满地区增兵。

  那些炸药本来是日军准备用来炸毁苏联人运送大豆列车的。在抗联战士的巧妙运作和范斯白的帮助下,炸药成了日军炸毁自己列车的武器。范斯白多年后在出版的自传中提到这一段的时候,使用的标题是《害人反害己》。

  日本人发现自己军火列车被炸之后,开始在内部找寻走漏风声的人。范斯白,这个意大利人,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日本人的视野。

  范斯白开始受到日本特务的关注。

  危险向范斯白逼来。范斯白是否已经感受到危险的存在?在这个时候,日本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说明范斯白给抗日力量提供情报,基于范斯白和日本军方高层良好的关系,日本还没有胆量来动范斯白的虎须,但是日本人已经开始对范斯白持怀疑态度了。

  日本人对范斯白仅仅是怀疑,可是就在日本皇亲小升纯子被抗日力量扣留之后,日本人对范斯白的怀疑就加深了。

  1935年腊月,哈尔滨傅家甸地区来了一伙衣着入时的日本人,就在这群日本人看完戏走出剧场的时候,一群人手持武器冲过来,几个日本人被塞进汽车带走了。

  这群日本人领头的名叫小升纯子,是日本的皇亲。皇亲被劫,日本的特务机关马上开始行动,迅速查明劫持皇亲的人就是在珠河地区活动的抗日武装力量。

  范斯白是协调此事的最佳人选。通过范斯白的斡旋,抗联同意用手里的人质交换日本人抓获的抗联战士。狡猾的日本人以为抗联不知道小升纯子的身份,也没有说破,怕抗联借此增加筹码。

  深冬的一个夜晚,抗联和日方交换了人质。然而,抗联力量扣留了小升纯子,直到三十天之后方才放出来。

  知道小升纯子身份的人当中,只有范斯白是非日籍。范斯白的疑点再次被放大了。

  范斯白究竟是不是已经被日本人掌握了真凭实据?范斯白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在著名的马迭尔宾馆绑架案中,范斯白先是提醒老开斯普,日本人要绑架他的儿子,后来又负责侦破出绑匪受日本特务机关指使绑架了小开斯普,并点出了俄绑匪康米萨兰科的名字。这一切,尽被日本人所掌握。

  1936年,日本首相田中向天皇递交了一份奏折,奏折中称:要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要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洲。这份奏折展现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赤裸裸的狼子野心。日本占领东三省,侵略中华的野心昭然若揭。这份丑陋的奏折本来是日本方面极为机密的文件材料,可是就在1936年的一天,这份机密的奏折突然出现在中国的报纸上。是谁泄漏了如此重要的机密呢?日本特务机关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了范斯白身上。不管怎么说,范斯白的存在已经危及到了日本在北满的统治了。范斯白必须离开哈尔滨,否则他的好朋友斯文哈特的悲剧就将会在他的身上重演,他会悄悄地消失,永远从这个世界消失。逃亡吧。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最为热闹的一个去处,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中央大街名为中国大街,街道两边都是欧式建筑。那个时候,在现今的中央大街和霞曼街交叉口有一个电影院,名为大西洋影院,范斯白就是这个影院的老板。早上走进影院,范斯白就意识到自己有了麻烦,二十多年的间谍经验告诉自己,自己有危险了。必须要逃亡。

  日本宪兵和日本特务进入了大西洋电影的前门,开始封锁中央大街。范斯白见到日本人进到电影院里面,自己从后门走出影院,沿着防火梯下楼,若无其事地走到了中央大街上。

  1936年1月的中央大街寒风刺骨,清晨走出电影院的范斯白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个驾着马车送啤酒的白俄车夫。白俄车夫刚刚卸掉了两个啤酒桶,腾出了一个空位置,范斯白蜷缩在啤酒桶中,任何人从外面都看不到有人夹在啤酒桶中间。就这样,范斯白用这种方式离开了自己生活了二十四年的北满中心城市——哈尔滨。

  炮队街(现今的通江街)的一幢俄式建筑是范斯白一个多年好友老马的家,老马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正是在这里范斯白通过老马多次向抗日力量转送情报,老马是范斯白最信任的一个朋友。范斯白跳下马车直奔这里。日本人对范斯白十分熟悉,他必须要化妆才有可能逃脱日本人的追捕。同时,范斯白告诉老马,在他离开之后,帮助他的妻子、儿女离开哈尔滨。望风的老马进来报信说,日本人已经开始封锁霁虹桥了,不管是坐火车还是乘飞机,逃离哈尔滨都必须要经过霁虹桥。老马这个多年的情报工作者也有些紧张了。

  范斯白能离开哈尔滨吗?铁路从哈尔滨这座城市中穿过。霁虹桥——横跨于铁路之上,至今存在近百年了。如今每次走过霁虹桥都要感慨历史的沧桑和造化的弄人,如今霁虹桥除了偶有堵车之外,已经很难给人营造出紧张的氛围了。

  但是当范斯白走上霁虹桥的时候,日本人的狼狗都已经伸着舌头站在桥上盘查往来的旅客了。那个时候的霁虹桥,更像是鬼门关,过了这关,活命的可能性就增大了。

  可能是由于范斯白化妆之后更像是一名俄罗斯老人,轻易地就躲过了日本人的盘查。然后,在火车站附近从一个朋友那里借来一辆摩托车扬长而去……

  和离开卡萨布兰卡的鲍尔相比,范斯白的内心可能更加凄惶。毕竟鲍尔离开时带着完成秘密任务的喜悦,对自己安全地离开有着更高的把握,而且,鲍尔还带着自己的红颜知己。而范斯白这个时候纯粹就是逃亡,妻儿老小肯定要落入日本人手中,自己的命运也无法掌握。

  从霁虹桥到马家沟机场,如今即便是步行也仅仅只要四十分钟。在寒风中骑着一辆破摩托车的范斯白,能够顺利逃亡吗?

  鲍尔从酒店出来的时候,心情是愉悦的,一切都已经尽在掌控之中了,没有必要担心自己的命运。鲍尔甚至还能潇洒地关注卡萨布兰卡的风景。但是范斯白则纯粹是逃亡。火车站已经封锁,火车是不能乘坐了。

  只有飞机。

  无意当中,范斯白选择了和鲍尔一模一样的离开方式。范斯白,这位四国间谍留给这个世界的历史资料少得可怜,我们只能通过电影《卡萨布兰卡》来想象一下范斯白离开时候的紧张气氛。

  不知道范斯白走的时候有没有像鲍尔那样潇洒地挥了挥手,估计是没有,这不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间谍风格。范斯白装作若无其事,悠闲地看着报纸,实际上内心里紧张得要死,他用日本特务机关发给他的特别通行证进入军用机场,乘飞机飞离了这座他居住了二十四年的城市,这才是一个四国间谍的风采。鲍尔的潇洒也只有可能出现在电影中。

  这个时候,在哈尔滨,日本特务机关逮捕了范斯白的妻儿。范斯白逃出了哈尔滨,妻儿怎么办?

  实际情况是,老马见范斯白离开了哈尔滨,为躲避日本特务机关的抓捕,带着范斯白的妻儿从双城上了车。其实老马不知道,日本特务已经盯上了他们。

  范斯白的妻子、儿子再次被带回了哈尔滨。可怜的老马,被日本特务机关枪杀,抛尸在青岛的大海中,客死异乡。

  范斯白先去了大连,当时大连也是日本的势力范围。到了大连之后,在意大利同乡的帮助下,乘船去了青岛。青岛,那个时候还属于中国的实际势力控制范围,范斯白找到了沈鸿烈,沈鸿烈是范斯白在哈尔滨时期结识的好友,范斯白被安排住进了沈公馆。

  范斯白离开青岛之后,转道到了上海,住进了法国租界,在法租界里,范斯白为了营救自己的妻儿,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文章揭露日本人的罪恶。

  日本方面可能还不敢撕下最后的一块遮羞布,范斯白的两篇文章在国外有影响报纸的发表之后,日本方面释放了范斯白的妻儿。范斯白一家最终在上海团聚了。这次团聚可以说是范斯白用自己个人高超的智慧战胜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穷凶极恶。

C.重庆中影1943年拍成谍战大片

抗战爆发后,范斯白将自己的经历写了出来,著书揭露日谍内幕,取名为《日本间谍在中国》(又名《神明的子孙在中国》),发表之后,世界轰动,全世界人民纷纷谴责日本人的无耻。最终这本书在1945年二战结束,审判战争罪犯的时候,还作为证据出现在法庭上。书的内容如下:

  日伪时期,日本关东军情报部特谍班长、华籍意大利人范斯白逃离哈尔滨,1936年9月,日本关东军宪兵司令东条英机获悉范斯白私通义勇军,便率宪兵封锁特务机关,包围其所在的大西影院。范斯白却从影院太平门溜走,逃至机场以特别护照混上飞机。范斯白将白俄与日本勾结,阴谋窃取路权的情报告知中国当局,中国当局采取果断措施,对白俄护路军缴械,从白俄手中夺回路权。范斯白助陈浩然抓获贩卖白奴犯罪团伙,查扣走私军火,制止白俄暴乱,维护中国权益。范斯白与莎琳娜结婚时,督军送一座住宅以酬范斯白之贡献。随后于蜜月旅行时,又受张作霖接见,以重金厚礼聘为情报顾问,成了奉军的洋密探。直系军阀秘运军火支持关外匪帮,范斯白与陈浩然率军围剿,再擒匪首王建基,查扣大批军火。不料却因此惹怒意国使馆,诱捕范斯白押往上海,关入意国巡洋舰。陈浩然赴沪营救,在史蒂芬与租界警方的帮助下救范斯白脱险。意方派人暗杀未遂,便施加外交压力向中国要人。为减少外交麻烦范斯白改入华籍。从此范斯白成为张作霖亲信、奉军的情报首脑。哈尔滨沦陷后,大特务土肥原奉命去请范斯白出山,为日特效力。范斯白因丧失侨民地位,家属被扣为人质,无奈屈从。日特命其执行“假面行动”,招募白俄进行反苏活动,并指挥匪徒袭扰中东铁路,迫使苏联放弃铁路。此时陈浩然投身抗日义勇军,范斯白多次密送情报,使日军遭受重创。关东军卸磨杀驴,欲消灭王建基匪帮。王建基得范斯白密报,便率部劫火车抢得巨额军饷,然后逃进关里。此事引起日本宪兵队怀疑,开始密查。新任关东军宪兵司令东条,得到范斯白反目确证,准备抓范斯白并收拾特务机关长安滕。因安滕与范斯白私交甚厚,曾对其多方庇护。安滕为了自保抢先派人去暗杀,此举给范斯白报警,他制伏凶手,妙计脱身,逃出重围,离开险境。范斯白虽逃出,家属却被扣,东条命土肥原去青岛追捕范斯白。青岛市长原是奉军将领,帮助范斯白潜赴上海,躲入租界。日特三派杀手行刺均遭失败。日特的租界行动惹起外交麻烦,乃派人谈判,要范斯白交出抗日地下人员名单,换出其家属,但遭范斯白拒绝。范斯白在沪著书揭日谍内幕,日本愿赔偿范斯白五万美元,阻其出版,被范斯白拒绝。但范妻却怕惹祸,藏起书稿,假称已焚毁,范斯白亦无奈。范斯白设宴送史蒂芬回国,柳青忽然来沪,告知陈浩然壮烈殉国。范斯白、史蒂芬悲痛万分,范斯白妻感动,交出书稿,支持正义行动。在著名记者斯诺的帮助下,该书于伦敦出版。

  

  秦怡初登银幕在《日本间谍》中饰女仆的剧照

  上海租界沦陷后,土肥原又来沪捕范斯白。范斯白化装成码头工人混上客轮,逃往菲律宾匿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3年,日军攻占马尼拉,范斯白被捕,历经折磨后被秘密处死。这是日本战犯欠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的一笔血债。

  1943年,当时的重庆中国电影制片厂根据范斯白的原著拍摄成谍战电影《日本间谍》。电影真实展现了范斯白日特谍中谍精彩的传奇。这部电影也是我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初登银幕的作品。电影由阳翰笙编剧,罗军扮演范斯白,陶金扮演日本特务机关长,王豪扮演义勇军侦探、范斯白助手之一,秦怡扮演中国仆人。剧情如下:

  意大利人范斯白,曾充张作霖幕僚,滞留中国二十余年。“九·一八”事变后,哈尔滨沦陷,日军土肥原大佐胁迫范斯白为日本工作,他迫于无奈,只好勉强从命,参与了绑票、贩毒、开设妓院等罪恶活动。

  日本特务机关巧取豪夺,敛财甚巨,引起日本宪兵的忌妒,在宪兵卵翼下的赌场、妓院也纷纷开张,中国人民深受其害。

  某日,特务机关头目命范斯白与他的伙伴老阴去边境某车站,炸毁一列苏联货车。范斯白派人携五十磅炸药前去交与老阴,又把已探知的日军即将去北满进剿义勇军的情报密告义勇军手中。

  于是,义勇军战士截获了五十磅炸药,又在横道河子附近炸毁日本军车。

  范斯白奉命前往调查,大队日本宪兵也开赴出事地点,范斯白又将情报通知义勇军。

  深夜,义勇军重重包围横道河子,日军几乎全军覆没。

  老阴在范斯白的鼓动下,率部起义,投奔义勇军。

  至此,日本特务机关和宪兵队,均以“通敌罪”对范斯白提出控告,并准备将他秘密处决。

  身处险境的范斯白告别妻子儿女,悄然逃离哈尔滨……

D.孙道临欲拍电视剧未成留遗憾

2003年7月,著名电影艺术家孙道临生前莅临哈尔滨,洽谈四十集电视连续剧《哈尔滨间谍秘闻》拍摄事宜。笔者身为记者接待了孙老一行。

  孙道临看中的剧本是黑龙江著名剧作家孟烈编剧的《哈尔滨间谍秘闻》,孟烈曾任龙江电影制片厂厂长,1988年,孟烈在拍摄纪录片《中国影星》之《秦怡》时,采访时得知,秦怡主演的第一部电影是《日本间谍》,描写哈尔滨的一个真实的四国国际间谍范斯白的传奇经历,孟烈从此广泛收集资料,创作了长篇小说《间谍范斯白》,并数易其稿,完成了四十集电视连续剧《间谍范斯白》。这个故事并非虚构,其主要事件均见于史料,当年,主人公的自述曾轰动世界,并被国际联盟用作日军侵华罪证。孙道临与孟烈相识已久,对这个剧本非常感兴趣,不顾八十多岁高龄,北上哈尔滨,洽谈电视剧的拍摄。遗憾的是,由于孙道临大师年事已高,资金筹措困难,这个电视剧下马,终成憾事。

  2007年春节,为纪念哈尔滨解放六十周年,哈尔滨电视台著名制片人、主持人于浮生策划拍摄了七集大型城史纪录片《哈尔滨往事》,请我做总撰稿和执行导演,其中就有关于范斯白的两集《马迭尔绑架案》和《四国间谍范斯白》各六十分钟,本片荣获黑龙江文艺精品工程奖,这也算是对这位被遗忘的反法西斯战士的另一种致敬吧!

  如今,中央大街还在,霁虹桥还在,马家沟机场已经成为灯火辉煌的开发区了。历史在不断进步。传奇的间谍故事虽然十分精彩,不过我们不希望这个故事总是在生活中出现,人生更需要和平与安宁。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