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实在人李忠祥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说林 热度: 12675
◎窦连城

  实在人李忠祥

  ◎窦连城

  文化局综合科就三个人,张科长带着老科员李忠祥和新科员小姚。张科长每天来得早,两个科员如果有谁迟到一分钟,张科长就会在他刚进办公室的时候,夸张地扬起头看一眼墙上的大挂钟,然后再夸张地伸出精细的胳膊,再高高抬起手腕把手表送到眼前恨恨地看上一眼,好像迟到的人就在他的手表里。此时无声胜有声,晚到的部下每次都被他折磨得心发慌,腿发软,脸发热。

  小姚替李忠祥解释说:“忠祥那个破自行车,是前年从江边儿旧货市场买的二手车。他买的这辆旧车特便宜才六十块钱。自从忠祥买了这辆二手自行车,我在上班的路上经常看到他蹲在修车摊儿修车打气,修车的钱比买辆新车的钱都多。”

  正说着李忠祥进来了,科长又一次重复了他特有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看表动作,李忠祥紧走几步低头红脸地拿起办公桌上的暖水瓶,转身逃跑似的出门打水去了。

  李忠祥打水回来,张科长被王局长叫去办公室了,看科里只有小姚一个人,就发起牢骚来:“今天真他妈倒霉,快到单位了,自行车爆胎了。”小姚已经猜到又是那辆二手自行车坏了,捂着嘴偷着乐。

  这时张科长从王局长那儿回来了,进门就说:“今天省文化厅张厅长要到咱们市看文林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我陪领导检查工作去,忠祥,文林社区是你抓的点儿,你也去。”这边说着,王局长的司机小郭嘀嘀嘀地按起车喇叭催着赶紧走。

  张科长和李忠祥坐着王局长的丰田吉普车刚到文林社区,张厅长的车队就缓缓驶入了文林小区居民大院。

  张厅长的一只脚刚落地,只听一声清脆的唢呐哒地吹响,紧接着哗的一声锣鼓齐鸣,文林小区夕阳红秧歌队踩着鼓点儿齐刷刷扭起了东北大秧歌。

  王局长迎上前来和张厅长握手:“欢迎张厅长检查指导工作。”

  张厅长笑容满面,说:“听说你们社区文化抓得好,我们来学习学习,考虑在全省推广你们的经验。”

  王局长受宠若惊,忙说:“谢谢厅长鼓励,我们取得这点儿成绩都是您指导帮助的结果。”

  老年秧歌队围绕着张厅长扭了起来。张厅长高兴地一个劲儿地挥手鼓掌。

  文林社区文化活动是李忠祥抓的点儿,听到张厅长表扬文林社区文化工作开展得好,就像表扬他李忠祥,高兴得满脸放光笑开了花。李忠祥克制不住自己的激动,竟然一头挤在了张厅长和王局长中间,对着张厅长说:“这个老年秧歌队刚刚组建,队里的几个骨干队员是我们为迎接省领导检查从市文化馆借来的专业演员,将来一定……”

  王局长听出李忠祥的话要跑偏,赶紧往边儿上推了他一把。对他大声说:“忠祥,你去给张厅长安排中午饭吧。”张厅长忙说:“中午在社区食堂吃工作餐,绝对不能超标准接待啊!”

  李忠祥极不情愿地走开,安排午饭去了。

  这边安排着午饭的事儿,李忠祥心里急得放不下张厅长检查现场的事儿。他生怕王局长不了解文林社区文化工作的情况,一旦张厅长问到什么情况回答不上来。再有社区的文艺队员看不到自己亲临现场指导可能会怯场的。他越想越着急,急三火四一溜儿小跑地赶了回来。

  此时,张厅长一行看完秧歌舞表演,已经来到社区文化活动室。王局长正向张厅长汇报市文化局优先服务基层,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基层场馆文化设施投入的工作成绩。

  王局长指着小区文化活动室里一架钢琴对张厅长说:“这么高档的音乐器材我在市级文化场所都没见过。”

  “有,两年前市文化馆就有了。”李忠祥及时插话纠正了王局长的错误汇报。

  王局长发现李忠祥又回来了,回头冷眼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这位实在得让人讨厌的部下,怪气地吐出两个字儿:“是吗!”

  站在李忠祥身后的张科长狠狠地戳了一下李忠祥的后背,把他拽到自己的身后,气哼哼地挡住李忠祥,不让他再靠近领导一步。李忠祥看出了张科长有意把他和领导隔开,但是他并不计较,还是努力地向前抻长了脖子撑开耳朵想听到领导们都说了什么,他真的担心汇报出差错呀。

  上午的检查还算顺利。张厅长一走,王局长的脸一下子阴沉起来。司机小郭看到王局长不高兴,以为是中午没吃好,就说:“这文林小区也太寒酸了,中午让人家张厅长吃食堂不算,就四个菜,还差个汤,我都没吃饱。”李忠祥一听马上澄清说:“吃食堂是张厅长要求的,我也是考虑领导的形象,社区领导要给加菜,我没让。”“忠祥挺廉洁呀”,王局长说,“我们都受教育了。”王局长话里有话,李忠祥愣没听出来。

  张厅长一行来江北市文化局检查社区文化工作已经过了一个月了,关于在全省推广社区文化工作先进经验的事一点儿消息也没有。王局长着急了,让张科长问问张厅长的秘书小林。小林秘书说,张厅长对你们市的工作是满意的,但是认为在这项工作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等时机成熟了再考虑在全省宣传推广。”

  张科长把小林秘书的话学给王局长。“啥叫还有提高空间,直说我们工作不行没整明白就完了。”王局长不满地说。他突然想起李忠祥,这个文化工作点儿不是李忠祥抓的吗?他猛地抓起桌上市政府办公厅刚下发的精简人员方案,问张科长:“李忠祥多大岁数?”“五十二周岁了。”王局长像是自言自语:“李忠祥按照科员划杠儿够内退了。”说完把文件往桌上一摔。

  张科长回到办公室把厅里不打算宣传文林社区文化先进典型的事儿和李忠祥、小姚说了。小姚看了一眼李钟祥,幸灾乐祸地说:“不树典型更好,省得忠祥大哥挨累。”

  李忠祥想争辩又找不到针锋相对的硬词儿,一时憋得脸红,他站起来低头在办公室转了几圈儿,像是自己安慰自己又像是说给小姚听:“咱们确实有差距、确实有差距……”说着圆圆的鼻子头儿渗出一圈儿汗珠儿。

  年底文化局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竞聘上岗,科里预选推荐一名副科长。李忠祥把自己的一票投给了小姚,自己得了零票,没提上副科长。按照科员年龄划杠儿过五十周岁,被一刀切精简下来。

  作者简介:窦连城,男,1963年生人,籍贯,哈尔滨市,曾任解放军某集团军政治部宣传处干事,1997年转业到哈尔滨市纪检委,先后任检查监察室检查员、党风室综合处副处长、研究室副处长、市委市政府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综合处处长、副主任。曾在省市级报刊发表过散文、杂文、诗歌、微型小说等文学作品。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