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展现时代精神与民族魂魄的宏伟画卷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说林 热度: 12620
◎唐世和

  展现时代精神与民族魂魄的宏伟画卷

  ◎唐世和

  

  王丕《日出日落》(162cm×130cm)2003年作

  艺术作品之伟大,在于它客观地记录了伟大时代历史,反映了伟大的时代风貌,讴歌了伟大民族精神,能够给人们心灵震撼、催人奋发向上的力量。

  王丕先生的创作选题紧紧围绕大工业、石油人展开,并在一幅幅宏大的、厚重的甚至有些悲壮的画面中,展示出一种刚毅、强悍的力量美。从而,在大工业、石油人的身上,构筑了具有伟大时代精神和民族魂魄的宏伟画卷。

  《老歌——我为祖国献石油》,借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广为传唱的《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老歌为主题,来描绘石油工人豪迈的英雄气概。画面以纪念碑式的构图,塑造了一组雕塑式的人物形象。面对这“迎朝阳、送晚霞”,历尽岁月沧桑,奔波于天涯海角的生动画面,人们的耳畔不由得响起“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带铝盔走天涯……”这首发自石油人心底的“老歌”的旋律。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共和国初建时期,急需钢铁、煤炭、石油、粮食等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松嫩平原上展开了一场石油大会战。广大石油工人在缺少经验、设备和技术力量以及衣食住行都很困难的条件下,硬是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和“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革命精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两论”起家的基本功,坚持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格的科学态度相结合,坚持技术革命和勤俭建国的原则,坚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开拓精神和“三老四严”的工作作风,高速度、高质量地开发出了我国第一个大油田——大庆油田,实现了石油自给,结束了我国过去依赖洋油的落后历史而成为出口原油和石油产品的石油强国。对这闪现着时代精神和伟大民族魂魄的让国人为之扬眉吐气的伟大壮举,王丕先生以当代石油人的劳动为题材,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老歌——我为祖国献石油》中,通过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深入刻画,得到了真实的历史再现。

  作品《平台》,描绘的是石油钻井开钻前工人们正在奋力将游车大钩挂于泥浆泵上的劳动情景。该作品依然是一件以钻井平台为碑座、以石油工人和钻井工具为碑身的纪念碑式的油画力作。画面构图稳定,人物与道具合为一体,整体形象集中、突出、典型、生动,尤其作者利用背景的虚淡,又进一步凸显了石油工人主体形象的高大。石油工人的劳动是年复一年重复性的劳动,正是这种看似平淡无奇的重复性的劳动,才孕育出了不可征服的伟大力量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因而,《平台》又以鲜明的艺术个性构筑了一曲石油工人的豪迈赞歌。

  王丕先生还创作了《日出日落》、《今天》及《交接班时刻》等一些描绘大工业、石油人的油画作品,这些作品同上述作品一样,都是纪念碑式的作品,它们不仅真实地记录了时代历史,弘扬了复兴伟大民族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有力地展示了个人的艺术特色。1.把大工业、石油人的整体形象,用雕塑手法大刀阔斧式地概括出来;2.哪怕是溅在身上的一个小泥点、一个小油点,也都让他们充满人情味;3.让人在钢铁中穿行,把人与钢铁连在一起,使石油工人与现代大工业形成必然联系,表现出人的钢铁般的意志和品格;4.通过直线穿插,产生构图动静变化,获得一种刚毅的美、力量的美。

  

  王丕《平台》(160cm×160cm)2001年作

  唐世和,黑龙江省艺术理论研究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