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编者的话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说林 热度: 14116
在老龄化社会全面来到中国之前,作家总是敏锐地捕捉到可预见性的种种境况:著名作家李治邦《全程可乘坐高铁》里的父亲,因为飞快发展的速度产生诸多的不适,孤寂没落中患上了忧郁症。最后回到乡下感受到故乡久别的温情,但依然没有挽留住老人孤寂而去的决心。《雨城》虽出自90后青年作者之手,笔触还是投入到“老人院”这一当下社会敏感群体:一位临终老人在其生命的最后阶段,直面生而为人的真相,进行鞭辟入里的自我剖析,以此来达到警世的目的。两篇作品以不同视角呈显出的准确性和现实感,复现了当下或未来“老人”群体可预见性的生存际遇。

  张弛中篇小说《柔软的改造》用评论家汪树东话说:聚焦于一对年轻夫妇近二十年的生活历程,展示了被物欲裹挟的人生悲剧,从而对芸芸众生的欲望迷梦做出了到位的针砭和唤醒。

  作为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编辑家,《清明》杂志副主编赵宏兴先生在《在编辑和创作中寻找平衡》一文中,阐明了对稿件的修改、与作者的关系、好作品的标准、好编辑的标准鲜明的个人态度,诚恳而准确地给读者做出了一份内容详尽的“编辑说明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