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丸山真男的“古层”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书 热度: 19776
刘晓峰

  学习历史的历程,经常也是被历史教育的历程。

  还记得一九九五年开始阅读丸山真男晚期几篇论文时的印象。记得读到“古层”这一概念时,心头涌起的那份疑惑。“古层”是他晚年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日本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在对外来思想的接受过程中,一直有沉积于最下层的“古层”存在。“古层”源于日本人的言语、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宗教等诸多方面,具有强大的连贯性。依靠“古层”的力量,日本人在摄取外来文化的同时又修正之。除了“古层”,晚年的丸山真男还尝试过使用其他的话语表达这层意思。比如“原型”、比如音乐中的“执拗的低音”,表现的都是这种“つぎつぎになりゆくいきほひ”(持续不断地变而化之的趋势)。可以说,“古层”论是丸山真男晚年思想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阅读丸山真男那一年,我三十出头,还处于激烈的批判性阅读的阶段。我觉得“古层”是一个非常日本式暧昧的提法,如果追究所谓“古层”究竟“古”到历史的哪一个层面,很多日本学者都语焉不详。但在思考日本文化时,“古层”却很容易成为日本文化特殊论的思想武器。作为一个外国学生、一个研究文化交流史的学者,我看到的日本历史真实的发展进程,是从旧石器时代起欧亚大陆古代文明与离岛之间,特别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影响关系一直是持续性存在。用我自己的话语讲,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并不是可以简单地使用卑弥呼政权的朝贡、隋唐时期的律令制度等几项常被论及的大的历史事项而能概括的。因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种影响无时无刻不在,而且从不间断。

  当然,作为东亚文化核心的中国文化,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起来的。欧亚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陆地。它是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最重要的舞台。这块陆地从不同地区诞生出了诸多古代文明的源头,成长为古代世界各种不同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而不同地区的各种文化互相影响和碰撞,又带来了一次次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所以欧亚大陆文化大大小小的进步和发展,在很多时代几乎是人类精神力量推动的结果。这一切是周边离岛很难自动生成的。这直接导致大陆文化和周边离岛之间文化发展程度出现高度断层,并导致两者之间一直存在长时期的影响与被影响的文化关系。所以认真分析日本文化中来自大陆文化的影响,我们会看到这影响首先是持久的,因为它自远古到前近代一直存在;其次是多层面的、层积式的。持久的多层面、层积式的影响关系,是我们理解和思考古代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个基本框架。

  可以说,日本思想发展过程中如果真正存在一个个“古层”,那么来自大陆文明的影响,一定就是这不断积累的“古层”的组成部分。这正是我们研究日本的学术出发点。沿着这一思路我写过很多篇论文。这一系列文章最初的立意,都是基于这一批判性思维。许多年过去了,当我重新阅读丸山真男的《历史意识的“古层”》《 日本思想史中的古层》《原型·古层·执拗低音》时,我实际上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丸山真男的晚年思想会发生这种“转向”?正如研究者们所总结的那样,晚年丸山真男的这一转向并不是偶然的心血来潮。伴随拓展阅读,我们知道丸山真男在一九五二年就已经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开始寻找日本国家的“特质”,他一直执著于寻找日本文化的“个体性”,在日本人的思考方式中尋找“原型”。在一九七二年发表的《历史意识的“古层”》中提出的“古层”这个概念,和抽象的“原型”、形象的“执拗低音”一样,都是沿着同一个思维方向的不同展示。那么,推动他一点点注目“古层”的原动力何在?

  与此相关的是我自己的学术反省。多年来自己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思考最多的是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如何发挥的,但很少站在另一个立场去思考日本究竟是如何接受的。我们知道信息在编码与译码过程中由于主观因素的干扰,难免会发生信息失真与变形,继而导致传播过程永远伴随丢失和误传。日本在接收大陆文化的过程中发生过一系列变异是必然的。而如果在一系列的变异中存在某些变异的共同属性,历史就为我们打开了文化影响过程研究的另一扇门。我们可能会在诸如佛教、儒教、律令、汉字、筷子等相同的文化要素之外,看到另一个系列的变异的文化要素。就其属性而言,它们与完全从大陆传来的文化元素,在性质上有很多不同,它们在本质上是东亚文化多元性最重要的文化资源。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我们熟悉的生活细节遭遇到这些不同的文化要素时,发生了明显的化学性变化。当饮茶在日本变成茶道、当插花在日本变成花道、当诗歌在日本变成歌道,历史学者可以在源头上追寻大陆文化元素的介入,却没有办法完全用这些介入的文化元素给最后变化的结果提出完整的解释。我开始逐渐理解丸山真男这一代学者曾面临的学术困境。

  问题的复杂性不止于此。丸山真男真正的学术困境,还在于他面对着在战后经济高速发展中迅猛变化的日本社会。丸山真男的学术走向辉煌的年代,也是“日本模式”作为关键词长期占据各种主流媒体的年代,切身经历日本在东亚展开的与欧美截然不同的发展进程。在这一事实反复刺激下的丸山真男,尽管不会简单地投身于从六十年代再度形成气候的“日本文化特殊论”“日本人论”的大合唱中,但我能够想象他遭遇日本的近代思维并在学理上要给予说明的时候,一如我们今天再思考诸如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的种种复杂变化一样,他一定是看到了历史演进复杂而繁复的曲折变化。不论是以“原型”“古层”还是以“执拗的低音”来表示,这些与本国文化现代性存在着互文互动的概念背后,实际上是努力要从深层对更为复杂的历史实相给予解释的企图。一如当全球化时代到来,许多学者尝试用现代化理论给予东亚历史一整套逻辑解释时,蓦然发现仅仅使用现代化的共同性要素,并不具备完整解释东亚近代演进过程的可能性。

  曾经的汉字文化圈如今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地带,是经济发展最迅速,也是社会整体文化发展变化最激烈的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对象,仅中日韩的贸易规模就远超中国与整个欧盟的贸易额;这一地区也是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各方面与中国相似度最高的地区。从日本的经济起飞到“四小龙”“四小虎”的发展,一直到中国大陆的经济高速增长,一旦我们细致观察整个东亚地区的变化,就不难发现拥有同质性的变异如何出现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内部,毫无疑问,这是与这一地区古老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尽管我们没有使用“古层”这一类术语加以表现,但我们看得到它的存在并从中可能分析出世界演进变化的多种可能性,或者,我们就应该把这些看成是全球化时代东亚地区为世界提供的宝贵的多元性资源。

  进入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转换期。因应新的时代要求,增进亚洲内部的文明对话越来越显示出必要性。促进东亚区域文化的建设也越来越成为时代切实的呼唤。东亚地域如何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如果未来的历史有这样整合的一页,那么这一历史过程一定不仅需要经济、科技,也需要文化与文明的力量。从长远的文化发展角度看,包括中国在内,东亚各国如何整合自己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我想这样巨大的课题,是需要很多踏实的基础研究做学术支撑的。站在思考东亚文化的“古层”这样的立场上,重读丸山真男的“古层论”,回首审视自己热心于批判丸山“古层论”的年轻身姿,恍惚之中我忽然认识到,我和我自己所处的时代已经走到了河的另一端。我终于明白,是历史教育了我自己。我们今日努力思考的问题,有多少是先贤们早就遭遇并思考过的。我想,和我一样经历过类似互文或共振的学者一定为数不少。此刻再读丸山真男,点滴在心的,已别是一番味道。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