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针对《读书》的稿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在“说《读书》”栏目里所能刊出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一九九七年以来,对于《读书》发表的部分专题座谈或笔谈的内容,读者们从各自的视角提过很多中肯之见,其中有的作了摘要刊登,有的虽未能刊出,但也转交给了作者,还有的更提醒着编辑,去注意与之相关的问题。
作者们自然地总是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来谈问题的,而我们的读者,平时未必有机会接触或细想这些问题,这是造成“隔”的感觉的客观距离。从《读书》本身来说,如何在新形势和新形式下沟通作者与读者,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应该说,专题座谈这样一种形式对于《读书》来说还只是尝试。我们的初衷,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开拓读者(和编者)的视野,去知晓来自某些也许我们还不太熟悉的领域的积累和思考,而这些积累和思考本身对我们是不无启发性的。
撇开专题笔谈,在其他栏目里也有许多专业词汇出现,加上行文风格各异,一些读者提出自己的看法,都是出于对《读书》的爱护。我们相信,在这么多读者和作者的爱护下,小小一本《读书》也能和大家一道,在世纪之交的时刻,面向未来,学着去阅读变幻莫测的生活世界这本大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