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五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第722页,对宋代哲学家魏了翁的介绍,称魏了翁“从学朱熹甚久,与辅广为友,讲论颇多。”
按:魏了翁,南宋四川蒲江县人。庆元四年(一一九八年)冬,因“赴龙飞策试”,始离四川赴临安(见四川青神县中岩庆元戊午冬题刻)。考中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年)已未科进士,授佥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宋史·魏了翁传》)。庆元六年(一二○○年),在成都任职(《鹤山先生大全文集》)。
而朱熹一直未到过四川。早在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年)冬,已离开临安,回福建建阳考亭去了。庆元六年(一二○○年)三月九日去世于考亭。
魏了翁并未去福建拜访过朱嘉,更谈不上“从学甚久”。在朱熹、魏了翁二人文集中也并无有关二人交往的记述。仅在一部宋代无名氏撰的《异闻总录》中,说有人亲自在武夷山中看见魏了翁与朱熹二人共同研究学问。原文如下:
“宋咸淳间,蜀人彭澹轩,罢江东
按朱熹去世于宋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年),魏了翁去世于宋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年)。宋度宗咸淳年间(一二六五——一二七四年),二人已去世多年。这篇记载完全是神话故事。不能当作魏了翁从学于朱熹的依据。
魏了翁又在所作《朱文公五书问答序》中写道:“某之生也后,不及从游于朱文公先生之门。而获交其高弟,尽得其书以治同志,凡今蜀本所传是也。”魏了翁本人已在此言明,他没有来得及向朱熹学习,朱熹即已去世。
魏了翁《朱文公语类序》:“开禧中,余始识辅汉卿于都城。汉卿从朱文公最久,尽得公平生语言文字。每过余,相与熟复诵咏,辄移晷弗去。余既补外,汉卿悉举以相畀。”
开禧年间(一二○五——一二○七年),魏了翁才认识辅广于临安。辅广“从朱文公最久”,并不是魏了翁“从学朱熹甚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