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汉字识字教学的科学性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书 热度: 9894
王伯熙

  在汉字识字教学中,往往存在只注意解释方便而忽略科学性的情况。例如有一本优点很多的书认为,汉字结构都是有意义的,组成每个汉字的构件之间,都存在着意义联系(逻辑关系)。因此,在讲解每个汉字的形义时,作者就不得不发挥想象力,把汉字结构的构件硬串起来。例如:

  温氵(三点水)、日(太阳)和皿(容器)。当水盛在置于太阳下的容器中时,“温暖”的概念就产生了。

  需多雨的(“雨”)天或日子(“而”)。

  能够象用一根长杆(“殳”)撑船(“舟”)一样转动的凹面器皿(“皿”)。

  出在两山之间的活动。

  其实,上述例字除“出”、“需”二字外,都是形声字。对于形声字,讲解时只须指明它们构件间的音义关系就可以了,不必去硬找其间的意义逻辑关系。如讲“温”字,只须说明:字义与水有关而读音如“”的字。讲“”字,只须说明:指读音如“般”的容器。至于“需”、“出”等一类会意字,也要根据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来讲解,才能讲得科学。如讲“需”字,先指出“而”字在古汉字时是象植物根茎破土出芽之形的象形字,然后说明“需”字表示植物破土出芽时很“需要”雨水。这样,就根据汉字历史的本来面貌把“需”字的形义都讲明白了。把“而”说为“天”或“日”,是历史上李阳冰改“需”字从“而”为从“天”的臆说。

  这种根据现代汉字的字形,在字符结构的构件之间寻找意义逻辑关系的识字教学法,在国内的语文教学中也颇为流行。看到过江苏一位语文教师所写的一篇谈识字教学的稿件,所用的就是这种办法。例如,讲“叔”字,稿中写道:“叔,从上、小、又。又,篆文作,手的象形,即今“右”字,有助的意思。叔是父亲的手足,是帮助父亲的,好比父亲的右手,比父亲小,所以从上、小、又。”这位教师根本不管“叔”字在历史上形义的发展,只是根据现代汉字“叔”的形义加以想象加以发挥。“叔”字最初的字义是“拾取”,古汉字“叔”就是象用手拾豆之形的象形字,或者说是从又卡声的形声字。“叔伯”是“叔”字后来的假借义,与字形无涉。在一本介绍小学教育的资料中,有位教师也谈了用这种方法教识汉字的经验:“蚯蚓。蚯蚓是条虫,所以是虫字旁,生活在土里,所以虫旁加个丘字,它没有脚,所以不能写成兵字。蚯蚓身体弯弯曲曲,象一个弓字,有时又很直,是一条直线,所以蚓字是虫字旁加一个引。”

  讲解攀高峰的攀,就这样说,“要攀登到山峰上去,山上有很多树,所以这个字有两个木字,树木有许多叉叉枝枝,所以有两个叉字。登山要用大手,用力一攀就攀上去了,所以下面是一个大和手。”

  “蚯蚓”是两个形声字,其中的“丘引”二符只是表示字的读音,并没有那种拐弯抹角的表义作用。“攀”的上部“”是个表示“藩篱”的字,和山上长的树木无关。下面的“大”和“手”都是表示手的架床叠屋符号,不是“大手”的意思。如果光凭现代汉字的形义来讲字,结果往往离汉字发展演变的史实甚远,谈不上什么科学性。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以其固有的特性而在世界文字之林中独树一帜。世界上和它同样古老的那些文字,如古埃及圣书字、古巴比伦和亚述里亚楔形文字(钉头字)、古印度象形文字等,差不多都被自然淘汰了;而唯独汉字存活至今。汉字长期适应着汉语特点和我国社会书面交际的需要。它和一些用音素符号或音节符号拼读词语的拼音文字不同,是一种结构整齐匀称的方块拼符文字。它用以拼合成字的那些符号,绝大多数都是能独立成字的字符(如“信”字的拼符“人”和“言”),只有少数在现代已是不成字的符号或笔划(如“达”字所从的辶,“主”字上面的点,“旦”字下面的横)。但是,从历史上看,那些不成字的构件(符号或笔划),在古代汉字中都是能独立成字的字符,或是有意义的笔划。如“辶”,在古代是“”字。“主”字上的一点表示火炬。“旦”字下的一横表示云彩或地平线。当然,由于汉字不断符号化和简化,许多汉字结构的拼符已变得毫无意义,现代简化字就更是如此。如现代简化字“欢”、“邓”、“扫”中的“又”、“彐”,在这些字中就毫无意义。虽然如此,现代汉字结构的拼符之间仍存在着的音义关系或意义联系,使现代汉字依然独具趣味性和利记性。这种趣味性和利记性,在识字教学中不仅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也有助于学习者满有兴味地记牢所学汉字的形音义。但在识字教学中,要利用汉字的趣味性和利记性,又要做到科学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花费气力。要使识字教学的生动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统一起来,我以为应该注意:

  一、对于不了解的字,宁可不去解析字形,也不要随意乱讲。特别是对于形声字,讲明其拼符间的音义关系即可,不必追求所谓的意义联系。

  二、讲象形、会意字,决不可割断汉字的历史,光凭现代汉字字形去任意发挥,象什么“出”字是“两山之间的活动”,“千里应为出,两山应为重”之类,都是割断汉字发展历史的结果。如果懂得一点历史,例如知道“出”字古汉字中象人脚(止)从洞穴或屋门往外走之形,就不会把“出”当作“重叠的两座山”了,也就不会有那些主观想象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