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走向世界》序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书 热度: 12428
钱锺书

  我首次看见《读书》里锺叔河同志为《走向世界丛书》写的文章,就感到惊喜,也忆起旧事。差不多四十年前,我用英语写过关于清末我国引进西洋文学的片段,曾涉猎叔河同志论述的《游记》、《旅行记》、《漫游日录》等等,当时这一类书早是稀罕而不名贵的冷门东西了。我的视野很窄,只局限于文学,远不如他眼光普照,察看欧、美以及日本文化在中国的全面影响;我又心粗气浮,对那一类书,没有象他这样耐心搜罗和虚心研读。一些出洋游历者强充内行或吹捧自我,所写的旅行记——象大名流康有为的《十一国游记》或小文人王芝的《海客日谈》——往往无稽失实,行使了英国老话所谓旅行家享有的凭空编造的特权(thetravellersleavetolie)。“远来和尚会念经”,远游归来者会撒谎,原是常事,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叔河同志正确地识别了这部分史料的重要,唤起了读者的注意,而且采访发掘,找到了极有价值而久被湮没的著作,辑成《走向世界丛书》,给研究者以便利。这是很大的劳绩。李一氓同志和我谈起《走向世界》的文章,表示赞许;晚清文献也属于一氓同志的博学的范围,他的意见非同泛泛。对中外文化交流史素有研究的李侃同志也很重视叔和同志的文章和他为湖南人民出版社制订的规划。我相信,由于他们两位的鼓励,叔河同志虽然工作条件不够顺利,身体情况更为恶劣,而搜辑、校订,一篇篇写出有分量的序文(就是收集在这本书里的文章),不过三年,竟大功告成了。

  “走向世界”?那还用说!难道能够不“走向”它而走出它吗?那怕你不情不愿,两脚仿佛拖着铁镣和铁球,你只好走向这世界,因为你绝没有办法走出这世界,即使两脚生了翅膀。人走到哪里,那里就是世界,就成为人的世界。

  中国“走向世界”,也可以说是“世界走向中国”。咱们开门走出去,正由于外面有人推门,敲门,撞门,甚至破门跳窗进来。“闭关自守”、“门户开放”,那种简洁利落的公式套语很便于记忆,作为标题或标语,又凑手,又容易上口。但是,历史过程似乎不为历史编写者的方便着想,不肯直截了当地、按步就班地推进。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有时大开着门和窗,有时只开了或半开了窗,却关上门,有时门和窗都紧闭,只留下门窗缝和钥匙孔透些儿气。门窗洞开,难保屋子里的老弱不伤风著凉;门窗牢闭,又防屋子里人多,会闷气窒息;门窗半开半掩,只怕在效果上反而象男女搞对象的半推半就。谈论历史过程,是否可以打这种庸俗粗浅的比方,我不知道。叔和同志的这一系列文章,中肯扎实,不仅丰富我们的知识,而且很能够引导我们提出问题。

  一九八四年三月

  (《走向世界》,钟叔河著,将由中华书局出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