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编后絮语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书 热度: 11877
人类有过的书籍,怕是以讲述往事的居多。书籍所以积累已有知识和经验,使后人少走弯路,所谈的不能不多数是过去的事情。

  但是,纵然如此,读书的目的还是为了未来。没有未来,人类又何必积累知识、传播文明!读书,这是过去与未来的紧密结合。

  现在,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一批新的论著:专门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反映人类社会的飞速进步,知识的空前增加,已经可以使人类开始不再幻想未来,而是尽可能精确地预测未来,迎接发展。应当说,洞察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最有条件做到这一点,但是国外的有关论著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没有足够的信息资料,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就会有重大限制。

  本刊在一九八一年底分两期介绍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一九八三年第十期介绍奈斯比特《大趋势》;即出于这种想法。为了更好地把对国外趋势的了解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杨沐同志在上期和本期分别撰文论述这个问题,必定会引起更多读者的关心。

  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曾在一九二七年高歌:

  我赞美

  祖国的

  现在,

  但三倍地赞美——

  祖国的将来。(《好》)

  本刊的读者、作者,也包括我们在内,都是由衷地赞赏这些诗句的,因为它也表达了半个多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的心情。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