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华夏儿女数千年梦想,经过几代人二十多年倾心尽力,一条路,终于在天地之间日渐明晰而壮阔。这条路,就是顺利往返天地之间的中国航天路——
一
4 月16 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十三回收任务指挥大厅。在太空遨游半年之久的神舟十三号即将回家。凌晨0 点44 分,神舟十三号飞船与核心舱组合体分离,从398 公里的高度绕地飞行并下降,正式开启返回之旅。早上5 时许,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地面搜救车队及搜救人员已经出发赶往着陆场。整8 时,我走进神十三回收任务指挥大厅,负责各个系统的指挥长、专家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聚精会神地操作。不时轻手轻脚走动的技术人员以及附耳交谈的工作人员,流溢出一种轻松自信。
这种轻松自信,足以让你忽略眼前正在进行的是一件全球瞩目的大事,浑然沉浸在一种平素的日常工作中。
指挥大厅大屏上,是巨幅的地球平面图,神十三运行轨迹和舱内画面及外太空画面交替出现。此时,神十三已经掠过青岛,飞临太平洋上空,进行最后一圈绕地飞行。遍布全球的各个观察点,捕捉到神十三的信号后,及时反馈过来,各种声音的汇报不时响起。这是一幅安静而祥和的画面:舱内三名宇航员不时轻声交谈,翟志刚坐在中间,整理着自己的航天服,似乎要尽可能达到一种完美而舒服的状态。坐在舷窗两边的王亚平在闭目养神,叶光富翻看着一本手册。
一瞬间的感觉是这个世界很小,小到咫尺之间。盈盈一握,整个地球乃至太空,似乎就在手心,一切清晰可见,一切鲜活可爱。我更在意三名航天员的一举一动,油然而生的亲近感,让我情不自禁想到半年前的情景。
2021 年10 月14 日下午5 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会客厅,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宇航员走进媒体见面会现场,在热烈的掌声中举手敬礼。饱满的精气神,自信的笑容,透过防护罩感染着在场的每一名媒体人。在接下来的交谈中,三名宇航员侃侃而谈,从容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
对我而言,翟志刚应该是一位“老朋友”了。在神舟五号、六号任务期间,翟志刚都是在第二梯队待命的“备份”。神舟七号终于如愿以偿。我目睹他受命出发的果断和坚毅,全国人民也在电视直播中看到他第一次出舱在太空挥舞五星红旗,也听到他自信的声音:“我已出舱,感觉良好”。在这次发布会上,他自信满满地说:“2008 年,随着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活动关键技术的国家,令我十分骄傲和自豪,特别是手持五星红旗太空漫步的那一刻,至今回想起来依然令我振奋不已。十三年后的今天,再次出征太空,除了感到激动、振奋之外,更多的是压力,在本次飞行任务中仍然有出舱活动,而且还不止一次,在神七任务中是技术的突破,现在的出舱活动更偏向于技术的应用,比十三年前的出舱活动更复杂、更艰巨、更具挑战。”
翟志刚充满深情地回忆和展望:“执行神七任务,我准备了十年时间,现在距上次执行任务,时间又过去了十三年,十三年不算短。那到底是什么一直在激励着我呢?我想不外乎对飞行的热爱,对我职业的热爱,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爱。十三年后,我仍能执行飞行任务,就是因为我能静下心来,脚踏实地的做好眼前的事,做好眼前的工作,做好眼前的训练。十三年来,最难的不是训练有多难,也不是工作有多难,更不是学习有多难,最难的是如何能够将一件简单的事,用最高的标准和热情十遍、百遍地把它做好。应该说十三年来的两次飞行,不一样的是飞行任务的内容和时间,一样的是初心使命和永远不变地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爱。”
翟志刚的慷慨激昂令人热血沸腾,王亚平和叶光富的回答,同样令人难忘。即将踏上半年时间的太空之旅,在他们脸上却丝毫看不出一丝紧张。
尽管隔着航天头盔,半年前的见面和此时的画面交替在眼前闪现,我情不自禁微微一笑,急切和紧张的情绪荡然无存。
而此时,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一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卫星发射场的选址,有着近乎苛刻的条件。国外的发射场大都选择在沿海地区,像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法国的库鲁航天中心。当时中国备选的场址有广东阳江、海南三亚和文昌。另一种方案在国内现有的航天发射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或新建载人航天发射场,像俄罗斯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我国当时备选的场址有酒泉、西昌和太原三个卫星发射中心。在沿海地区新建发射场,从技术上说是可行的,但投入将非常大,远远超过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射场是围绕测试发射、测量控制、交通运输、通信和生活设施等方面组成的一个庞大的系统,新建发射场在经济上的压力显而易见。
在国内现有航天发射场方案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拥有很大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三十余年的建设,发射中心已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生活设施齐全,测量控制、通信、气象、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设施配套完善,具有良好的载人航天发射试验基础,选址在这里,可为国家节省大量的资金。发射场占地数万平方公里,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具有发射航天员应急救生的极好条件。同时还可充分利用西起喀什,东至青岛、厦门的陆上航天测控网,火箭发射区域内没有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和交通干线,火箭残骸坠落不会造成大的危害,发射中心位于中纬度地带,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干旱少雨,年平均雷电日为十一天,属少雷区,一年中可有三百多个发射日可供选择。
这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西依山,东临河,是一块戈壁沙漠上的绿洲。当时以“酒泉”命名,一是因为当时各国导弹卫星发射场起名时均避开真实地址,二是发射场地处荒漠戈壁,很难选一个有知名度的地名,而酒泉与发射中心距离最近,且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城市。
1992 年,江泽民同志亲临这里并题名“东风航天城”。而现在的东风航天城正是在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空军两个试验基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新闻工作者,因工作需要,成为一名多次采访报道中国航天的新闻人。此时坐在指挥大厅,一种自豪和骄傲之情油然而生。
二
即将返回的神十三继续沿着理论轨道在太平洋上空绕地飞行。红色的理论轨道和实际飞行轨道重合后,变为绿色。这是一条夯筑了二十多年的通天之路。此时,神十三还在距地球200 多公里的轨道上运行。
寂寥的太空空旷无比,神十三闪烁的一星光点,肉眼几乎难以找见,如同美国航天器旅行者一号在百亿公里外回望地球的那一星光点,闪烁在浩瀚的星空。虚空之上的孤独,给人无可比拟的冲击和震撼。但是坐在这里,一种更踏实的温暖是,神十三并不孤独,虚空中有无数双眼睛在陪伴,他们的心脏在和祖国一起跳动。
在电视机前看直播与身临其境完全是两个概念。我走进中国航天城,是从采访中国第一次载人飞行开始。
2003 年10 月15 日,这是一个举国关注的日子,世界所有的目光似乎都聚焦在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里,将进行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
当天凌晨三点多,参加欢送仪式的孩子、群众,陆续到达圆梦园。孩子们没有睡意,喜悦写在他们的脸上,盛装的群众在月光下共同呼唤着一个名字:杨利伟。
5 时20 分,航天员出征仪式在航天城内的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举行。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这里,亲切会见首飞梯队三名航天员。
5 时30 分,身着银灰色太空服的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报告:请示出征。
现场一片沸腾,杨利伟含笑向欢呼的人群招手示意,欢快的舞蹈和锣鼓声,让这个清晨的气氛变得热烈。5 时40 分,载着中国首飞航天员的车队从问天阁出发,穿过道路两旁欢呼的人群,驶向载人航天发射场,迈开中国首次载人飞行的第一步。
我们随后进入发射场,同行的摄影记者选择最好的位置架设器械。东边的天际慢慢变得明亮,但戈壁清晨的温度似乎越来越低,我穿上早早准备好的棉大衣,在晨光中欢笑。更多没有准备的观众,跺着脚,搓着手,依然在寒冷中兴奋地等待。
6 时15 分,杨利伟进入飞船返回舱。
裹着棉大衣的身体虽然在寒冷中瑟瑟发抖,但心底的激动却无法抑制,当时的感觉是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但又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看着1.5 公里外的神五巍然耸立,想着杨利伟只身一人端坐在上面,一种复杂的情感让人又激动又忧虑。这个时候,天已逐渐明亮起来,朝阳慢慢濡染着天边的朝霞,在指挥员清晰的命令声中,发射架慢慢伸展搂抱火箭的双臂,神五也在阳光的照耀之下,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英姿勃勃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时间慢慢走向发射的节点。发射塔架中的技术人员依次撤出,零号指挥员清晰的口令响彻整个发射场。洁白的星箭组合体,沐浴在阳光之下,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端坐其中。
9 时,一轮淡淡的圆月斜挂在万里无云的晴空,金色的阳光铺满蓝天下的戈壁。所有的人都凝神屏气,心似乎都提在了嗓子眼。
“……8、7、6、5、4、3、2、1,点火!”我们随着零号指挥员一起倒计时,声音充满了力量和激动。
火箭橘红色的烈焰弥漫了发射塔架,巨大的轰鸣伴随着大地的震颤,火箭慢慢起身,瞬间快速直刺蓝天,数十米长的烈焰,划破了秋日的戈壁长空,撕裂空气的声音宛如裂帛。火箭似乎冲着我们的头顶飞来,在我们头顶的正上方进行程序拐弯,尔后像解除一切束缚的利剑呼啸而去,很快变成一个小小的亮点,飞出了人们的视线。火箭在天空留下的一抹白烟,汇成了一条龙的形状,久久不曾散去……
欢呼声响彻了大漠,好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一家电视台的记者泪流满面,她拿着话筒一个劲儿对我说,说说你的心情,快说说你的心情……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用镜头对准欢呼的人群抓紧时间拍摄……
我盯着天空慢慢散去的烟雾,突然想:杨利伟,你不孤独!
9 时10 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船箭分离。
9 时34 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正在进行环绕地球的第一圈飞行。航天员杨利伟报告:“感觉良好。”
9 时42 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我们离开了发射场,而时间却牢记了中国航天第一人的太空之旅,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序幕。而这个序幕的拉开,多少航天人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回顾历史,中国开展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 世纪60 年代。当时正值前苏联、美国两个超级大国较劲进行太空竞赛,各自在载人航天领域花了很多钱,都要争第一。国际形势的逼迫,我国在1966 年研制返回式卫星时,就计划载人飞船的事了。1970 年7 月14 日,毛泽东主席圈阅了我国发展载人航天的报告。第二年4 月,北京京西宾馆聚集了全国80 多个单位的400 多名航天专家,讨论载人航天。讨论飞船方案时,气氛非常热烈。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并将飞船名为“曙光一号”。曙光号的方案为两舱式,当时,科学家们不仅做出了载人飞船的全尺寸模型、研制了防热材料、完成了一些大型实验,甚至连飞船运输车和航天员吃的太空食品都做了出来,计划于1973 年将飞船发射升空,但那时我国才发射了两颗卫星,火箭的运载能力小,技术比较落后,搞飞船显得有些不切实际。更关键的是,当时我国的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制造及相关的工艺水平又低,曙光一号飞船终尘封在一张张的构思草图中。
1986 年初春,国防科工委召开关于国防科技计划会议,研究国防科技今后的计划和发展问题,后来讨论会扩大到中国科学院。面对世界高技术革命的挑战,我国科学家敏感地认识到,如果此时不紧跟而上,缺少对策,我们和发达国家之间已经存在的距离可能拉大,甚至还会落到翻不了身的地步。老科学家们担心,我国过去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开展了“两弹一星”尖端技术的攻坚,培养了一支宝贵的高科技队伍,如果没有新的奋斗目标把他们凝聚起来,让他们进一步“淬火加钢”,这些宝贵的人才就会散落各地并流失。
老科学家商议之后,决定联名向中央领导写信。这就是后来送到邓小平手中的《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这份建议中,科学家们恳切地指出,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应该不甘落后,要从现在就抓起,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发展,而不能等到10 年、15 年经济实力好时再说,否则就会贻误时日,以后永远翻不了身。3 月5 日,邓小平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86 年11 月,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了《863 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1987 年3月,航天技术领域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就运载火箭、天地往返系统和空间技术进行了专题研究。
1992 年,中央专委会纪要中指出:“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诸多方面考虑,立即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是必要的。”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起步。
载人航天工程是继“两弹一星”之后展示我国国威的形象工程,是一项跨世纪的高科技工程。它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在21 世纪高科技领域特别是太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对我国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专家认为,发展载人航天工程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种动力,具有巨大的科技和经济意义。
中国航天,从此走向独立自主的常规发展。仅仅过了六年多的时间,神舟一号就发射升空。
徐克俊是湖北武昌人,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高级工程师。从事运载火箭、卫星、导弹的测试发射工作,曾参加我国洲际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和导弹的发射,参与组织指挥我国洲际运载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导弹的研制、定型飞行和神舟号飞船发射等国家级试验100 余次,多次荣立战功,获部级科技成果奖10 多项。徐老原是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总设计师。在东风航天城,我有幸采访到了他。徐老激情澎湃地讲述了“神一”到“神六”发射背后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他的讲述,更多表达了中国载人航天的艰难之路和航天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徐克俊称,载人航天工程要有一个非常好的设计来优化,既要提高可靠性,同时解决航天员的安全问题,1999 年发射的神州一号实际上就是运载火箭可靠性的实验。
徐老说,神舟一号发射之前,载人航天工程提出的要求是:“一切都是为了确保安全,一切都是为了确保成功”。幸运的是,在发射前的第一次系统检查中,技术人员发现了多个问题。一是在与推进舱连接的大底上的插头出现了故障,导致控制指导系统的计算机软件出现了问题;二是用于敏感装置的五个陀螺中,有一个陀螺的参数严重超常,也就是说这个陀螺不大好用了。按道理来说,五个陀螺中有三个正常就能发射。
“这个陀螺到底换不换?”徐老称,当时大底已经封上,要换陀螺就得开大底。然而,开大底涉及到几十道工序,上万个零部件。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感觉我们这个设计没什么问题,但我们还是遵循发射安全第一的原则,地面一旦发现有故障,就必须在地面解决。”徐克俊称,当时,虽然有很多人举棋不定,但他坚持开大底。这种难得的坚持,在神舟一号在发射前,进行了一次大手术,彻底排除了隐患。1999 年11 月20 日凌晨6 点30 分,“神一”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
“第一艘飞船成功了,第二艘怎么办?”徐克俊说,神舟二号发射的时候,航天人员又遇到了很多问题。第一个问题出在了飞船的分离开关上。
“分离开关的故障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故障,飞船研制部门的同志经过三天的查找,找出了问题,反映到了我这里。指挥部授命我主持排除这个故障,找出原因。这个故障很不好找,因为信号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我们在航天发射时最害怕就是这个问题。”
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是航天人的工作原则。当时,徐克俊把火箭、飞船、发射场的技术骨干找到一起,经过细致检查,技术人员发现分离开关的两个电源线外有绝热层是金属镀膜的,两个绝热层碰到一起就容易短路。而设计电源线的老师傅退休了,换了一个新师傅,他不知道人家设计分离开关的诀窍,直接将线放在外面。包扎电缆的人也是按以前的工艺进行包扎,没有采取特别的措施将它固定。
问题检查出来了,解决也就容易了,但接下来的一个险情,让所有的人几乎措手不及:发射前,火箭居然受伤了!
徐老平静地回忆道,在进行技术准备中,技术人员在操作时,本来是检查副机,结果连接到了主机上,一下把活动发射平台、厂房启动起来了,结果“咣”地一声,火箭撞到硬骨架的工作平台上,火箭受了十几处伤。
“航天无小事,当时,现场的人都非常紧张,都以为火箭撞坏了不能发射了。”徐克俊得知情况后,建议立即成立四个组进行调查,请火箭后方的专家鉴定评价火箭受损的情况。通过三天紧张检查、评审和调研,工作平台修复了,火箭的伤也“治”好了。2001 年1 月10 日1 时0 分,神舟二号最终发射成功。
“神州三号也有故事。”徐老说,以前打算“神三”上天之后,就可以实现载人飞船,但在发射前又出现问题了,飞船有一个插头居然不通电。后经发射场质量控制组严格检查,结果发现另外一个插头也不通电。
“会不会是整个批次的问题?”当发现第二个问题插头后,质量控制专家就提出了这样的疑虑,因为航天发射最害怕出批次性的问题,一批生产出来的东西,如果一个出现了问题,那么这一批全部要报废。但在进一步的检查中,技术人员发现这样的插头一共有77 个,控制着几千个供电点,但这些供电点已经全部封好了。怎么办?徐老称,当时,有设计人员称,77 个插头发现两个有问题,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但徐老等人却持不同意见。当时的争论十分激烈,最后指挥部决策,从仓库找,从生产单位找同类的插头,看是不是批次的问题。
“当时一共找来了八个,把插头一解剖,就发现设计方案不合理,生产工艺有问题,验收本身不严格,这肯定就是批次性的问题了。”徐老说,这个发现,让所有的人又惊又喜。之后,技术人员将已经装好的飞船拆开,对插头进行重新设计、重新生产、重新验收,一个点一个点验收。这次致命故障的发现、排除,使得神舟三号推迟了三个月才发射。2002 年3 月25 日22 时15 分神舟三号成功发射。
“正是这样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神三的发射也比较成功。”徐克俊欣慰地笑了笑,经过一次次的磨炼,航天人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航天精神。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确实是在摸索中不断前行。”徐克俊感慨地说,面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就是要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在进行了前三次无人飞行之后,我国已经掌握了天地往返技术,但神舟飞船能否完全具备载人条件,还得经历一次严格的全系统考核。
“神四发射时,突如其来的一次天气变化让我们措手不及。”徐克俊说,当时神四定的是2002 年12 月29 日发射,可临到发射的时候来了一个低温云团,发射场的温度一下降到了零下28 度到30 度之间。
“这个温度能不能进行发射?当时的争论也十分激烈。”徐克俊回忆道,当时,我国的四艘远洋测量船都已经出去了,如果改变计划要影响各个航区和各大系统,能准时发射是最好了。为了确保发射成功,技术人员进行了严格的技术检查,但这一检查就发现了火箭的很多缺陷,输送管还有一米多长的盲管,一个加热背该装上的没有装上。于是,技术人员采取了严密的措施,最土的办法都用上去,为了火箭保温时间更长一点,温度更高一点,火箭的缝隙全用棉被堵住,用了一百多条棉军被。
低温条件下,天气预报成了决定飞船是否能发射的关键因素。当时的天气预报改成了一小时一报,在那种情况下,气象室大胆提出推迟一天发射,温度就能达到发射要求。2002 年12 月30 日0 时40 分,神四发射时,温度果然达到了发射条件,人们不得不对气象室的科学态度和准确的预测表示佩服。
“四艘无人飞船打完了,应该说,我们的条件完全可以确保载人飞船上天,但杨利伟上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徐克俊说,临到转运的时候,火箭已经加注了,这时发射场却发现了故障:一台加注泵的电流拼命地往上升。
这个时候的徐克俊已经不再担任总设计师了,但仍是质量控制的副组长。经过严密检查,发现这个泵电流往上升是有原因的,供电电压是正常的,电流拼命往上升,但是泵并没有运转起来。就好像一辆车使劲拉,但是太重了,拉不动一样。徐克俊当时想,肯定是加注泵卡死了,需要马上卸下来。结果跟徐克俊想的一样,加注泵果然有一个螺栓掉下来,把泵卡住了。
“泵的问题解决了,神五也上天了,但在天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徐克俊笑得风轻云淡,神五升空后,测量控制系统在跟踪测量中,发现运载火箭推动发动机偏转机构出现故障,有一个分机死掉了。如果这个分机是影响俯仰方向的,飞船要么入不了轨,要么就无法返回。但幸运的是,问题正好出在偏航方向,这样只影响角度,入轨的危险性并不大。
“杨利伟回来后,火箭设计人员一检查数据,吓出了一身冷汗。”徐老讲得惊心动魄,如此繁杂而又要求很高的航天工程,每一次发射,对所有的工程参与人员都是一种考验和挑战,也证明了独立自主的中国载人航天的非凡之路。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中国航天人走出了自己的航天之路,也以完美的成绩,走出了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一步。
三
神十三遨游太空半年之久,三名航天员的回家,自然引起世界的关注。热爱中国航天的国内观众翘首以待。当返回舱脱离空间站之后,央视立即全程直播,更是把这一热点推向了高潮。这一夜,注定是不眠之夜。凌晨三点多,我发现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空间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知识就是力量》《太空探索》和《中国国家天文》杂志编委庞之浩微信在线,立即对他进行了线上采访。
庞之浩说:“神舟十三号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最后一圈时,地面将会向飞船发出指令,使飞船调整姿态,变成横向飞行状态,这是第一次调整姿态。紧接着,飞船的轨道舱与返回舱以1~2 米/秒的相对速度成功分离。然后,返回舱与推进舱组合体再向逆时针方向转90°,使推进舱朝前,这是第二次调整姿态。此时飞船推进舱上的发动机点火工作,使组合体降低速度。制动结束后,组合体顺利进入返回轨道。神十三进入返回轨道后,返回舱与推进舱组合体以无动力飞行状态自由下降。当返回舱与推进舱组合体高度降至距离地面145 千米时,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推进舱在大气层中烧毁,返回舱继续下降,并消除由于两舱分离时产生的返回舱姿态分离干扰,建立正确的再入姿态,准备进入大气层。”
按照庞教授交流的内容,神十三运行的轨迹应该还在两百多公里的高空。深空中,神十三带着三名中国航天员踏上回家的路;夜色中,太平洋波涛汹涌,航行在海面的船只汽笛长鸣。天地间,构成了一幅神奇的画面,不由得让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从前。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之后,中国载人航天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火箭、飞船是紧密相连的一体,却又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系统。在发射神舟六号期间,我随央视记者一起采访了担任飞船发射总指挥的尚志。年轻的指挥长显得随和而儒雅,布满血丝的眼睛闪烁着睿智的目光,而已经花白的鬓角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他肩上的重担。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之初就加入“神舟”飞船研制队伍的尚志,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工程专业,历经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已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员,在研制“神舟”飞船这片沃土上尽情施展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采访的话题自然从神六的发射开始,尚志轻轻一笑,十分坚毅地说:“一切都在向计划中的步骤发展,而且情况良好,相信我们一定会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素有“虎将”“霹雳手”之称的尚志时年四十出头,却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的老兵了。尚志说,他也经常问自己:“我在干什么?我需要干什么?”他觉得作为指挥员首先不能乱,必须快刀斩乱麻,明确调度工作的范围和职责。尚志说,他和其他同志根据专业特点将飞船的研制管理梳理出几条线,明确职责,各把一个关,蹲在研制一线解决问题。结构生产图纸有问题,他立即请来设计者修订;总装设备装配不协调,他请来主管设计师调整;试验时出现问题,他就现场组织召开调度会……
记得当我们要求他讲述一件难忘的大事时,尚志诙谐地笑了:“飞船上没有小事情。”尚指挥举例说,飞船着陆时有一个缓冲过程,这个过程只有缓冲器发生作用的时候才能见效,缓冲器启动后,有一个提升的作用,借以缓冲着陆时的撞击。但在试验时出现了一个小问题。问题虽小,领导却认为不解决就有可能酿成大祸,在基地科研人员研究出初步的解决方案之后,就积极和生产厂家联系,经过三个多月的改进,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这件事,不仅锻炼了队伍,更让大家懂得了飞船无小事的道理。他说,神六发射后,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期计划就全部完成了,而二期计划全面启动,启动和实施需要新的方案,需要总结,整个系统也需要调整,天地往返之间的交通工具需要定型等等,这些工作同样会消耗大量精力。
至此,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战略逐步浮出水面:首先是在2002 年前,发射两艘无人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并开展空间应用科学实验;然后在2007 年前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一个有人照料的短期空间实验室;第三步是建造20 吨级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神六的发射无疑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二期计划的开篇之作。转运船箭组合体,是发射前最为隆重的环节。
火箭和飞船进入发射基地后,就进入垂直测试厂房,在这里进行组装、测试,达到发射要求。高大雄伟的垂直测试厂房矗立在戈壁滩上,是一座高达96 米、中间没有一层“楼板”的巨型建筑物,不仅是世界航天史上的首创,也被国外专家称为“中国式的奇迹”。神六转运时,被称为“亚洲第一大门”的垂直测试厂房大门向世人洞开,大门开启时,巨大的“门扇”从下到上依次卷起,场面十分壮观。活动发射平台在电瓶车的推动下,向距离1.5 公里外的发射架徐徐靠近。活动发射平台轮下的铁轨间距达20 米,可以说是我国最宽的铁路了。这个时候再看飞船,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高达50 多米的箭船组合体像一把锐利的巨剑,直插湛蓝的天空,在蓝得幽深的天幕上轻轻滑过。周围攒动的人群只有一个心愿,尽快拥有一个最佳位置,用手中的相机留下美好的瞬间。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转运,神六飞船终于进入发射架,垂直转运顺利完成。
长征二号F 型火箭是在长征二号E型即“长2 捆”火箭基础上研制的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惟一用于发射载人飞船的火箭。火箭全长58.3 米,起飞重量479.8 吨,由四个液体火箭助推器和芯一级、二级、整流罩、逃逸塔组成,包括控制系统、故障检测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逃逸系统、箭体结构、动力系统、推进剂利用系统、附加系统和地面设备等10 个分系统。长征二号F 型火箭可靠性和航天员安全性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是我国航天史上技术最复杂,可靠性和安全性指标最高的运载火箭。到目前为止,长征二号F 型火箭已成功地将四艘无人飞船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达到100%。
对于火箭,黄春平最有发言权。10 月10日下午2 时,我第一次采访了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神一至神五飞船发射系统总指挥黄春平。当时黄老已退为顾问并担任顾问组组长,但黄老仍参加了神六的各项活动,同时到现场进行指导。
黄老透露,神六成功发射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进入第二期,即发射天地往返系统与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从神舟七号开始,中国将利用现有条件对现有的飞行器进行改进,逐步在神舟八号至十一号之间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和空间飞行器太空交会对接等目标,为此,作为空间飞行器运输工具的火箭也必须作改进。黄老透露,新型火箭研制计划已制定,并上报中央待批,而前期工作已在进行。
2005 年10 月12 日凌晨5 时,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进入4 小时发射程序,全系统、各岗位正有条不紊地高效运转,参加出征仪式的各路人马正静静地在问天阁外集结,央视工作人员准备现场直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已准备就绪,待命出征。
就在这万众瞩目、千钧一发的时刻,戈壁滩呼啸了整整一夜的8 级大风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随之又下起了鹅毛大雪。
气象是航天发射最基本的环境条件,风速、气温、雷电、降水等都关乎发射的成败。1987 年6 月9 日,美国宇航局在发射场实施航天发射前,一阵暴风雨突然降临,三枚火箭被雷电击中,雷电触发火箭自行点火启动,结果两枚火箭升空后在预定轨道上仅飞行了四公里,另一枚飞出100 米左右坠人大西洋,发射彻底失败。世界航天领域也曾多次因风力超标和雷电等因素引发重大事故。每一次的载人航天,都需要各个系统的紧密配合和完美协作,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发射失败。准确寻找发射窗口,气象条件显得尤为重要。
老天似乎也要以特殊的方式,考验航天人的智慧与心力。
12 日凌晨3 点钟,距离神六发射还有6个小时,风力突然加大,瞬时风速达到17米/秒。这时,负责气象预报的刘汉涛接到命令,要求他立即赶到指挥所汇报天气情况。在赶往发射场的路上,他把前几天的工作又仔细回想了一遍,坚信自己的预报结论不会有问题。当刘汉涛走进指挥大厅,即刻感受到一股紧张气氛,显示屏上的风速数据一会儿16 米/秒、一会儿17 米/秒,跳得让人揪心。刘汉涛镇定地向首长报告:“我保证,到6 点钟,大风停止,降水停止。”指挥部当场决策,发射按计划进行!
2005 年10 月12 日凌晨3 时左右,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乘组六名成员在睡梦中被医生叫醒,测过血压、心率、体温,费俊龙和聂海胜被正式通知执行飞行任务。
凌晨4 点半,黎明前的戈壁滩,四周仍是一片黑暗,灯光把圆梦园照耀得亮如白昼。风中突然吹来了点点白色的细小颗粒,有人疑惑地问:“该不会是下雪了吧?”转眼间,雪就大了起来,密密匝匝,铺天盖地,在问天阁橘黄色的背景下漫天飞舞。
广场上空空荡荡,唯一能够挡风的,就是用铁架和木板搭成的观礼台底下不足一米高的狭小空间。开始是一两个,后来所有的记者都钻了进来,抱着相机、拎着电脑,拥挤着互相取暖。
我带上羽绒服的帽子,仍然感到了寒冷。这时雪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气温已降至零度,风速最高达到了15 米/秒。不胜寒冷的记者们脸上都写满了疑惑:“这样的天气能发射吗?”
我也将信将疑,在为航天员的安全担忧的同时,又对基地的天气预报充满信心。12日清晨5 时许,温家宝等领导同志来到航天员公寓出席航天员出征仪式,亲切会见飞行任务乘组梯队的六名航天员,并为承担此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壮行。5时37 分,费俊龙、聂海胜身着乳白色的航天服,从容地沿着问天阁航天员专用通道向送行的人们迎面走来。
我发现,比之前,雪花明显小了很多。在零零星星的雪花中,费俊龙、聂海胜含笑向四周送行的人们招手示意。掌声和鲜花立刻包围了执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飞行乘员组。在《歌唱祖国》的雄壮乐曲声中,杨利伟陪同自己的两名战友费俊龙、聂海胜,脸上写满自信和从容。
雪花落在航天服上,航天员自信的神色让我相信,气候一定满足了发射条件。
历史定格在公元2005 年10 月12 日凌晨5 时40 分。在得到总指挥的授命后,聂海胜第一个向旁边不远处的小型客车走去,费俊龙拉了一把聂海胜的右膀,两人再一次向记者看台举起手臂,灿烂的笑容一直保持在他们的脸上。广场立刻成了沸腾的海洋,《歌唱祖国》的嘹亮歌声响彻云霄,催征的战鼓激荡人心。
就在航天员准备登车的一刹那,持续了近—个小时的风雪,突然戛然而止,令人惊叹不已。5 点58 分,车队到达发射架下。这时,风速一下子从每秒14 米降到了每秒0.3 米。
为了从更好的角度拍摄神六冲天而起的镜头,我远离在安全线内观看发射的人群,来到神六发射架的南面。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黑色的石子在阴暗的天空下显得冰冷,空旷的戈壁是风撒野的地方,不大的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
7 时20 分,一轮朝阳探头而出,尽管很快被阴云遮挡,但天气转好的兆头令大家兴奋。云团像宣纸上泅开的淡墨一样,云淡风静,不由得让人感到基地气象部门准确的预报,在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长出一口气,神六终于可以按时发射了。
8 时15 分,发射架分三层从上下到中间依次打开,洁白的箭船组合体以一种逼人的气势傲立苍穹,这时东边的云彩绽开一条边,像一条闪亮的缎带系在船箭组合体上,远处的山岚像一道剪影,高低起伏地映在天边。从第三只眼看神六冲天而起,却是另一番感受。这时,在发射架旁忙碌的车辆正在撤退,随着钟表的移动,我们的心跳骤然加快,这个时候想杨利伟能保持每分钟80 次的心跳真的不易。
已有人情不自禁地摁下快门。
“一分钟准备。”
脐带塔架彻底摆开,导流槽开始自动喷水。零号指挥员倒计时的声音清晰传来,我们纷纷用镜头牢牢圈定自己想要的画面。随着清晰的“点火”声,火箭底部闪烁暗红的光焰,两股浓烟从导流槽中冲天而起,紧跟着,一声惊天动地的轰鸣震颤着我们脚下的土地,火箭拖着三四米长的烈焰徐徐上升,我们用镜头牢牢跟着火箭移动,获得动力的火箭和空气摩擦之后发出令人心颤的声音,像放大了几千倍的丝绸撕裂的声音,把心提了起来,也就十多秒的时间,火箭调整方向之后,钻进云层离我们远去。
神六成功发射之后,我决定现场采访返回的情景。送去迎来,这样才算圆满。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距离主降落场约有1600 多公里。第二天,我搭乘搜救中心的车子向内蒙四子王旗进发。在那里,我们将等待航天员的到来。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五天时间,在这期间,我们可以从容地走完1600 多公里的路程。我们穿越额济纳旗直奔呼和浩特市,休息一夜之后,从呼和浩特市出发,翻过阴山,往北走150 公里左右,就是四子王旗所在地乌兰花镇,这里是中国载人航天返回的主着陆场。
从四子王旗通往红格尔的所有道路都会被封锁,大多的媒体只能在四子王旗止步。除了执行回收任务的技术人员,还有很多警察担负警戒任务,通往着陆场的道路几乎被设置的关卡占据。
从乌兰花到红格尔,由一条新修的神舟路贯通。朋友告诉我,为了飞船顺利回收,2004 年,地方有关部门历时一年抢修了一条高质量的专用公路,被当地群众亲切地誉为“通天路”。神舟路全长70 公里,走完这段路到达红格尔,从红格尔后面上一个小坡,再往北走30 多公里,就是神舟返回舱落地的地方——阿木古廊牧场。
“阿木古廊”蒙语的意思是平安。降落点在阿木乌苏嘎查,意思是幸福的地方。平安而幸福,或者说平安就是幸福,美丽的草原给予了航天英雄最美好的祝愿。
17 日2 时9 分,飞船正飞行在非洲纳米比亚上空,费俊龙、聂海胜在舱内翻看飞行手册,为返回做好准备。
此时,四子王旗阿木古朗牧场的主着陆场星光灿烂。
凌晨2 时40 分,神舟六号飞经祖国上空。
2 时40 分许,飞船围绕地球进入第76圈飞行,在青岛站测控区上空。
内蒙古主着陆场四子王旗的300 多名搜救人员和四架直升机、14 台特种车辆向神六预定着陆地域进发。
2 时40 分许,神舟六号飞船返回指令解锁,即将结束五天的太空之旅,踏上返乡路程。
北京时间10 月17 日凌晨4 时33 分,巡天游弋115 个小时又32 分钟的神舟六号飞船,安全降落在祖国大地上,航天员报告身体感觉良好。神舟六号是垂直落地,相当平稳。让人惊叹的是,一个载着人的巨大飞行物,在离地万里的宇宙空间,绕地球转了几天后,竟然如此准确地落在了科学家让它落的地方。再一次证明中国的飞船回收技术在国际上是领先的,尤其是安全性和着陆精度,都高于俄罗斯,从神五到神六再到神七,着陆点离理论计算地点相距只有五公里到一公里,这点误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曾经在着陆时误差了460 多公里,搜寻人员整整一天才找到航天员。
5 时40 分左右,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两名航天员,在直升机探照灯的照射下,自主走出因与大气剧烈摩擦而余热尚存的返回舱,站在祖国的土地上,向欢迎的人们致意。
事隔多年,随着各项技术的完善和创新,天地往返之间的航天之路,应该更平坦更便捷,神十三的返回,应该更精彩更顺利。
四
指挥大厅突然响起的命令,拽回了我的思绪。神十三即将进入一小时准备阶段,巨大的屏幕上,提示9 时8 分进行飞船制动,也就是神十三将在太空中进行第一次刹车。此时,飞船已经飞跃非洲纳米比亚。时间在无声处慢慢流逝。返回舱里的三名航天员神态平静、自然。很想知道他们在太空出差六个月重回地球的心情,想象中,一定有温馨的涟漪在心底荡漾。
尽管我多次参加飞船发射和回收的现场,但在这一刻,心里同样免不了激动和紧张。正因为多次的参与和见证,心中更多的是自信。
中国航天,已经拥有了先进的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已经当之无愧矗立于航天大国之林。
看着神态自若的三名航天员,回想中国载人航天的征途,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拜。2021 年11 月14 日,神十三乘组王亚平、叶光富和翟志刚,在太空深情朗读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总序:“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随后,翟志刚做了个后空翻。此景此情,给热爱中国航天的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结束任务回家,全国人民翘首以待。生活的激流莫过于回家的路和心中的向往,相信这种激流,一定会带三位英雄平安回家。
在180 多天的太空飞行中,神十三航天员乘组两次出舱,完成了多项既定任务。不仅验证了各项设备设施的功能性能,也进一步考核了出舱活动相关技术、舱内外航天员协同等能力,为确保2022 年完成天宫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神舟十号载人航天任务当中,身为航天员之一的王亚平作为太空教师向大家介绍了失重等物理知识,构建了不少人心中的首个太空印象。她通过视频通话形式生动地为全国的观众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八项太空授课项目。这些课程不仅给观众普及了航天知识,也激发了很多孩子对于探索外太空的热情和兴趣,在他们心中埋下了航天梦的种子。
这个种子,就是未来,就是希望。
看着三名航天员身上的航天服,我突然想起了关于航天服的传奇。神七因为要实现舱外行走,航天员的宇航服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航天大佬美俄的经验,在缺少技术储备的情况下,即使是拥有世界一流的研发力量,开发研制一款舱外航天服的周期,至少需要10 年。我国的舱外航天服2004 年7 月立项,当时瞄准2007 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在从俄罗斯进口数套“海英”航天服及其配套服务的同时,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独立开展了国产“飞天”航天服的研制生产。中国人自主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只用了不到四年。飞天航天服,重量120 公斤,造价约3000 万元人民币,可靠系数0.997,可以支持四个小时的舱外活动。
2008 年7 月,航天员系统完成舱外航天服与舱载对接系统联试后,进行储存状态例行检查时,意外发现国外进口的舱外航天服气液组合插座外部座外部液路阀渗漏,几乎每80 秒就会渗出一滴。引进的舱外航天服出了问题,按合同规定不能随便动。晚上10 点30 分,航天员系统副总师立即给发射场质量控制组和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打电话,通报情况。
任务期间,发射场网络封了,开通国际长途须经特批,手机上网又牵涉保密问题。紧急通过发射中心通信处、外事处协调,第二天建立了与国外的联系渠道。当中方把问题现象传真给对方时,对方却提出:“你们合同上还欠款100 多万,现在不宜回答这个问题。”
没办法,中方只好马上汇款。对方见钱马上答复:“重新插拔几次,如果好就好了,不行再说。”
根据对方反馈意见进行排故,采用工艺附件与液路阀对接,断开操作10 次后,发现液路阀渗漏现象依然存在。中方提出要求更换液路阀。这时有两个方案,一是由中方自行更换;二是对方派专家来发射场更换。没料到对方很精明,为了省钱,干脆同意中方自行更换了事。
舱外航天服装备由舱外航天服本体、舱外航天服生命保障系统、舱外航天服监测与通信系统和航天员个人装具等组成。能够为航天员提供适当的大气压力、足够的氧气、适宜的温湿度,以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需要,同时具有足够的强度防止辐射、微流星撞击,以保证航天员的工作能力。四套舱外航天服放在飞船厂房测试间,从国外引进的航天服是米黄色,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是耀眼的银白色,外型更美观。
8 月22 日晚,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舱外航天服按计划完成了装船前的所有测试工作,专家组和任务质量控制组联合进行了质量评审,一致认可,对引进舱外航天服气液组合插座液漏阀问题的处理措施有效,不影响飞行任务。”指挥部通过了舱外航天服装船决议,发射场将会议情况向总装备部报告,经批准后,舱外航天服将于8 月23 日按计划打包装船。
让中国的航天员穿着中国研制的航天服出舱。这是航天人共同的心愿。可是谁又会想到,中国飞天舱外航天服从研制到生产只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
航天服研制下设总体及本体结构、医学监督、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数码技术四个分系统。一件衣服,牵扯了四个系统国内最顶尖专家的意见,调动了全国相关领域的最优秀资源。飞天舱外航天服是中国航天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舱外航天服躯干壳体为铝合金薄壁硬体结构,壁厚仅1.5 毫米,却有极高的强度要求。其抗压能力要超过120 千帕,要经得起地面运输、火箭发射时的震动,还要连接服装的各个部位,承受整套服装120 公斤的重量。这种薄壁不规则结构焊接起来很容易变形,仅焊接工艺的攻关就长达两年。航天服的气液控制台,可自动控制气体液体流动,使航天员得到适宜的空气和温度。由于重量和体积的限制,一个只有汉语辞典大小的控制台里,集成了20 多种阀门,每个阀门又是一个更精巧的集合体。很多阀门外形奇特,涉及特种不锈钢、特种铜材、特种橡胶和特种乙烯等材料,其加工难度在国内是前所未有的。服装携带的氧气瓶采用复合压力,既能保证安全又能带尽可能多的氧气,这种技术在国际上也属领先水平。手套、头盔、面罩、四肢、活动关节……整套服装既有硬结构也有软结构,既有机械工艺也有纺织工艺,全国数十家配套单位齐心协力,分头攻关,攻克了这一个全科技堡垒。2007 年底到2008 年初,中国第一套舱外航天服及各项配套产品陆续交付。虽然比规定的时间晚了半年,仍然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
当翟志刚身着国产航天服出舱后,中国自产的航天服无疑向世人展现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和自信。
五
9 时18分,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任务,进行第一次落点预报。在入大气层后不久,神舟十三号就要迎来返回过程中最紧要的时刻——黑障区。进入黑障区后飞船与地面的无线电通信完全中断,只能依靠自动程序飞行,因此返回前最后状态的确认就非常重要。神舟十三号飞船进入黑障区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出了第二次落点预报,这是根据各个站的测控数据,结合飞船返回程序得出的结果。理论设计落点结合返回舱实际情况,准确预报落点,除了技术上的突破和改进,更多的是日积月累的磨砺和执着。
天宫一号是我国第一个驻轨实验舱,神八是继神舟七号之后的无人飞船。目的非常明确,实现太空中交会对接,为空间站的建设积累经验。可以说,神八和天宫的交会对接,将为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2011 年7 月中旬,我在北京参加《中国青年报》开办的深度调查报道研讨会。趁这个机会,我前往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采访了黄春平,这是我第二次采访他。
在北京南苑长城宾馆的茶座,我见到了这位可亲的老人。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70 多岁的黄春平仍然没有闲着。见面后,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刚完成了发射天宫一号火箭的测评。”
黄老很平静,平静中却蕴藏着一种掷地有声的力量。交谈中,他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一些对我们高深莫测的话题,他总是轻描淡写地侃侃而谈。
1938 年,黄春平出生在福建省闽侯县一个小山村里。
“在上高中以前,我没有穿过鞋子。”黄老并不回避自己出身寒门。在他记忆中,从七岁开始,他每天都跟叔叔去当时位于福州于山的一个体育学校当厨工,主要的工作就是收拾碗筷,相当于现在的餐厅服务员。黄老诙谐地做了一个比喻,他说,就是这点微薄的收入,帮父亲养活了一家人。
后来父亲去世,黄老在小学只读了两年半。母亲要打工,照顾六岁的妹妹和三岁的弟弟就成了他的主要工作。但只要有时间,他就会认真学习。1953 年,黄春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闽侯二中。闽侯二中离家足足有五公里,早上上学前,黄春平早早做好午饭放进锅里,供弟弟妹妹吃,晚上放学回家后,再做晚饭。由于家里实在太穷,黄春平被迫多次辍学,但闽侯二中的几位老师都认定他是一个读书的好苗子,不仅劝他回校,而且还尽力帮助他。中学六年,黄春平领了六年助学金。
在讲述这些往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黄老湿润的双眼,但倔强的老人,还是努力克制了自己的激动。他说:“小时候的艰辛,其实是一种最好的磨砺,它不仅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也给了我一个强健的体魄。”
1959 年9 月,21 岁的黄春平怀揣亲戚们凑的60 元钱和家乡父老送的生活必需品,北上前往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弹头总体专业学习,从此走上了航天之路。1964 年9 月毕业之后就进入中国航天部工作至今。黄老说,他原先学的是弹头专业,后来却做了火箭专家,只要基础扎实,做什么都可以。黄老自豪地挥了挥手。
直到上大学,黄春平才有了平生第一双鞋。原来,穿鞋子走路很舒服呀。黄老想起第一次穿鞋子的感觉,哈哈大笑。
1964 年,黄春平来到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从技术员到副院长,又担任了总指挥。
黄春平在火箭研制道路上,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他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了火箭研制的每一个环节中。黄老说,作为火箭总指挥,每临大战不能乱了方寸,否则队伍也会受到影响。每遇重大发射试验,他都会自我调节。因此,到了发射前,他比较踏实。
为保证载人航天运载火箭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黄总指挥可谓绞尽了脑汁。从火箭的“细胞”——元器件抓起,紧紧把住元器件的源头,抓住工艺关,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元器件统一组织订货、筛选、监制、验收和失效分析。
谈到中国的航天发展,黄老如数家珍:“我把中国航天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防航天,这是为了国家安全,主要是各种导弹;第二阶段是应用航天,主要是各种卫星的发射;第三阶段是载人航天,从神五开始到以后的载人飞行,都属于载人航天。第四阶段就是深空探测航天,比如我们的嫦娥系列,就属于深空探测航天。”黄春平自豪地说,他已经亲历了这三个阶段。
谈到以后我国的发射格局和分工,黄老说:“以后我们国家的航天发射的格局将是这样:酒泉航天发射将以载人为主,海南发射基地将以货物为主,而西昌的航天发射将以嫦娥系列为主。”
在交谈中,我不时给黄老的茶杯续茶,黄老不善于小口喝茶,一旦端起杯子,便很豪爽地一饮而尽。
话题自然转到了天宫一号身上。
黄老说,天宫一号的重量是8.5 吨,而发射的火箭仍然是ZC-2F。为了保证天宫一号的发射,对火箭做了170 多项改进,加注的燃料也增加了九吨。由于天宫一号的体积和重量比载人航天飞船大一些,所以整流罩也比以往大了很多。但因为不是载人航天,少了救生逃逸塔。黄老简单介绍了天宫一号的相关情况。
黄老说,天宫一号只是一个空间实验室,是我国太空实验室的先行者和探路者,我国太空空间站有可能在2014 年发射,科学家也正在研制用于发射空间站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目前,新型运载火箭已经研制出初样,新型运载火箭已经开始研制,它将使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从9 吨提高到25 吨,是技术上的一次巨大进步。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将被命名为长征五号。而长征六号、七号的新型火箭,运载能力都将达到13 吨。
2011 年9 月下旬,我赶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加了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武平介绍说,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将于9 月底至11 月中旬,相继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
武平介绍说,按照计划,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后,经两次变轨进入高度约为350 公里的近圆轨道,进行在轨测试。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前,天宫一号降轨至高度约343 公里的近圆轨道,等待交会对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入轨后两天内,完成与天宫一号的第一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组合体飞行12 天左右,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结束后,飞船于一天内返回地面。天宫一号将升轨至自主飞行轨道,转入长期运行管理模式,等待下次交会对接。
武平说,天宫一号是全新研制的载人飞行器,全长10.4 米,最大直径3.35 米,起飞质量约8.5 吨,设计在轨寿命两年。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实验舱有效使用空间约15 立方米,可满足三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前端安装被动式对接机构,可与飞船实现对接。资源舱为空间飞行提供动力和能源。实施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是建设载人空间站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推进载人航天事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闻发布会上,武平还介绍了中国航天未来的发展和规划。她说,按照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在今年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后,后续任务的规划是2012年年底前,完成无人和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试验,突破和掌握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2016 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2020 年前后,研制并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在轨组装成本体质量60 吨级载人空间站,突破和掌握载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技术、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而载人登月也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专家们开展了载人登月的有关概念研究和综合论证工作,但尚未有列入政府的计划,也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2011 年9 月29 日,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我国自主研究的航天器遨游在浩瀚的太空。时隔一个月,神舟八号无人飞船的发射紧锣密鼓展开。
2011 年10 月30 日,在航天城召开了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部长贾可,首先介绍了集团公司的基本情况和业务。
贾可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立于1956 年,集团公司目前承担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以及新一代大型火箭。
贾可诙谐地说:给大家一个概念,目前我们国家所有的火箭,不管是什么系列的,都是我们集团公司研制生产的。另外,目前我们国家的空间飞行器,包括所有的飞船,所有的升空探测器,比如嫦娥一、二号、未来的嫦娥系列,包括未来的火星探测升空探测器萤火一号,包括其它空间领域的升空探测器。这次任务中,承担八大系统中的三大系统,一个是火箭系统,一个是飞船系统,一个是空间试验系统,分别由一院、五院和八院承担。”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飞船系统副总指挥穆东明介绍了整个飞船系统的基本情况。他说,神舟八号的任务,简单地说就是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验证交会对接技术。为了顺利完成这一任务,神舟八号也有一些改进。交会对接任务要求有别于以前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的任务要求。神舟五号和六号解决了天地往返的问题,神舟七号解决了出舱问题,围绕这次(包括以后的神舟九号与十号)交会对接问题,增加了对接机构这一硬件产品,增加了相应的测量系统,包括雷达系统,测距离、测速度、测角度和测姿态等等。还安装了光学系统,是为了看得更清楚,能够保证对接过程平稳,还有信息交换系统。此外,还在动力系统上做了一些改进,比如增加了平移的发动系统,保证对接时系统运行更自由,还有电源系统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飞船电源分系统指挥毕雨雯对相关情况也作了介绍。航天技术研究院负责承担了飞船电源分系统,对接机构分系统、推进舱和部分测控设备。神舟八号飞船的电源分系统比神舟七号以前的分系统,整个供电能力提高到50%以上。另外,神舟八号安装的对接机构是主动对接机构,它将在飞船控制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接近后将主动完成捕获、缓冲、拉紧、锁定等对接任务,这也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一个分系统产品。航天技术研究院承担的通讯设备、图像设备将在对接中起到重要作用。当前产品状态良好,也做好了实行交会对接任务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专家们的介绍有板有眼,各个都自信而镇定。
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我觉得最大的热点就是空间应用系统,而且,中国航天以新的姿态和国外科研机构进行了合作。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总体室主任设计师赵黎平介绍说,神舟八号进行中德合作的科学实验,大概有生命科学实验项目17 项,中方10 项德方6 项,中德合作一项。涉及的单位中方有7 家,德方有6所大学。空间应用系统还做空间环境预报和警报任务。
神舟八号飞船不载人为改进型飞船,具有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沿用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三舱构型。交会对接飞行过程分为远距离导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段、组合体飞行段和分离撤离段。远距离导引段自神舟八号飞船入轨后开始,在地面测控通信系统的引导下,神舟八号飞船经五次变轨从初始轨道转移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共面的330 公里的近圆轨道。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后下方52 公里处与其建立稳定空空通信链路,开始自主导航。自主控制段,经历寻地、接近、平移靠扰三个阶段。神舟八号自主导航控制段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接触,自主控制飞行过程约需两个半小时。对接段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在15 分钟后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四个过程,最终实现两个航天器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组合体飞行段,由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负责组合体的飞行控制,神舟八号飞船处于停靠状态。组合体飞行12 天左右,将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实验,其主要过程为对接机构解锁、两飞船器分离,神舟八号飞船撤离至相距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140 米处停泊,按程序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再次构成组合体,组合体继续飞行两天后,进入分离、撤离阶段,两飞行器再次分离。飞船撤离至距目标飞行器五公里以外的安全距离,交会对接任务结束。此后,神舟八号返回舱返回地面,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变轨至自主飞行轨道,转入长期运行管理。
同时,天宫一号也已经为航天员进入、生活、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如,天宫一号已经安装了航天员在太空的锻炼设备、医学测量设备以及健康维护设备。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执行明天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的初步选拔工作,包括两名女航天员在内的航天员乘组,就是通过这个乘组的航天员,目前已经按计划开展交会对接任务的训练,应该说他们精神状态非常好。这次训练的重点是手动交会对接技术。
从神一到神七,徐克俊全程参与发射准备,此次神八发射时徐老退休了,作为一个为航天事业贡献了40 多年的老航天人,心里充满了骄傲。
徐老说:“这几十年来,我感觉我们的航天事业在不断地前进,不断地发展。我们的航天事业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神州八号发射主要是为了和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是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第二步的重大技术上的检验。如果这次发射成功了,咱们的主要技术就得到了突破,这样对于第三步,及整个载人航天事业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后续建立空间实验室和大型空间站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与其他航天大国比较,我们现在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很多新技术的研发出现,我们有信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很快会赶上并且超过他们。”
徐老的回答自信而充满希望。
2017 年11 月1 日5 时58 分07 秒,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开始追逐天宫一号的漫漫行程。
神舟八号入轨以来,分别在第5 圈、13圈、16 圈、19 圈实施了4 次变轨控制。2 日17 时05 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飞行第24 圈时成功实施第5 次远距离导引变轨,完成了交会对接准备。通过实施第5 次远距离导引变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研人员对飞船运行轨道进行了精确组合修正,使其进入距地面高度约330 公里的近圆轨道,与天宫一号处在相同轨道面的交会对接点上。
神八在做这些变轨的时候,我已经在回家的路上。
11 月2 日23 时08 分,神八飞船和天宫一号建立起了稳定的空空通信,飞船开始自主控制,进入自主控制段,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根据飞行方案,神八自主导航飞行过程约144 分钟,其后,与天宫一号在同一时刻以同样的速度到达同一个地点顺利交会,两个飞行器参数满足对接的初始条件后,飞行器就将停止控制,让它们根据惯性进行碰撞,整个对接过程大约需要十分钟。
晚上7 点到家之后,我打开了电脑电视。电视正在现场直播,而电脑上网友们正在热烈议论。
虽然很累,但我觉得不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对接成功与否,就不能算完成了此次任务。根据采访时得到的信息,我慢慢梳理整个对接过程——
相撞:在惯性作用下,8 吨重的神舟八号与8.6 吨重的天宫一号以每秒0.2 米左右的速度进行相撞,当神舟八号上的主动对接机构碰撞上天宫一号上的被动对接机构,对接过程正式开始。
捕获:当神舟八号主动对接机构上的对接环,接到失衡传感器发出对接指令信号后,6 根滚珠丝杆就会向外推出200 多毫米,对接环上安装的3 对捕获锁,撞到天宫一号被动对接机构相对应的卡板器,就会被牢牢卡住。
缓冲:神舟八号对接环受到撞击后,将会通过一套传动机构,联向对接机构上的摩擦自动器和电磁阻尼器,分别吸收纵向和横向的撞击能量,进行缓冲。碰撞、捕获、缓冲三个步骤共需要大约60 秒。
校正:当神舟八号成功捕获天宫一号并实施缓冲后,神舟八号对接环的6 根滚珠丝杆继续往外推至300 毫米,同时对两个航天器的姿态、位置和偏差等进行强行校准,校准时间约需80 秒。
拉近:校准后,神舟八号对接环的6 根滚珠丝杆缓缓收缩,将两个飞行器拉近,这一过程约需240 秒。
拉紧: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对接面上,分别安装了6 组共12 把对接锁,每把对接锁的拉力达3 吨。当两个飞行器被拉近后,两个对接面的12 把对接锁一一相扣。
密封:两个飞行器拉紧后,对接机构上的驱动电机将带动钢丝绳系统,将两个连接器面上的密封圈压缩,保持密封。
“刚性连接”:通过对接锁使两个连接器贴合,实现刚性连接,将两个航天器组合成一体。拉紧、密封和刚性连接共需220 秒。
23 时08 分,相距52 公里,神舟八号开始自主导引控制,并转入寻的阶段。自主导引控制包括寻的段、接近段和平移靠拢段。其中寻的段历时约74 分钟,其终点为两飞行器相对距离约5 公里处。
1 时04 分,纳米比亚测控区报告了神舟八号的位置,那里正是相距400 米的第一个停泊点。
“是你吗?好像已经看到你了。让我算算看,就是,现在应该是在相距140 米的第二个停泊点了。”看着电脑上的适时感叹,我忍不住笑了出来。
1 时20 分,进入平移靠拢段了。飞船沿对接走廊逐渐靠近,在相对距离30 米处停泊,完成CCD 光学成像敏感器远、近场的切换和对接前的最后检查和确认。
1 时23 分,看到天宫的图像,正在慢慢变大。
1 时26 分,神八到了30 米停泊点,调姿发动机在不断调整。已相距30 米了。
“可把你盼来了,真是激动啊!共同努力吧!”这个叫天宫一号的网友,不时发出激动的感叹。
1 时27 分,靠近,对接。
1 时28 分,相距9 米。
1 时29 分,对接完成捕获。
交会对接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阶段胜利,但是任务还没有结束,还要携手共同飞行一段时间。科技人员把这说成是“组合体在轨运行”。
1 时33 分,对接,锁紧。
1 时34 分,密封正常。
1 时39 分,对接完成。
1 时43 分,常万全宣布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成功。
我无法抑制心头的喜悦,信手发了一条微薄:惊天一吻摄魂魄,携手太空舞蹁跹!
天宫!天宫、神八的成功交会对接,为未来太空家园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航天之路,已经展露峥嵘,横陈天地之间。
七
指挥大厅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安静了起来,除了清晰的口令声,几乎再没有别的声音。9 点30 分,神舟十三号飞船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这时飞船距离地面大概146 公里。飞船开始进入最后的滑行阶段。随着返回速度不断加快,航天员的身体也在经历最后的考验。此时,航天员中心的专家也一直在实时关注他们的身体情况。当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后,翟志刚用操作手杖手动启动一个程序。返回舱调整姿态,完成制动,踏上了回家的路。
按照庞教授的讲述,神舟十三号飞船的返回舱在距离地面100 千米时开始再入大气层。在距离地面80 千米时,返回舱进入“黑障”区,使返回舱暂时与地面失去联系,四五分钟之后,在距离地球约40 千米处时冲出“黑障”区,返回舱与地面的联系才能恢复。
想到三名航天员将要经受的这个过程,我深呼一口气。在6 个月的时间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实现多个“首次”:首次与三舱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首次长期在轨停靠6 个月,实现4 个载人航天器形成组合体长期在轨飞行,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三名航天员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然而,建立空间站,仅仅是中国人走向太空的第一步。紧随载人航天起步的深空探测,则表示了中国人走向更深太空的决心和努力。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嫦娥深空探测器系列,就是这种决心的最好体现。
航天奔月工程,预示着中国航天拉开了深空航天的序幕。其意义不亚于中国的首次载人航天。从白山黑水到青山绿水,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都是在千里之外,我已经见证了神五神六的发射,在关注载人航天的同时,我远赴西昌,前后参加了嫦娥一号、二号发射的采访。
早在数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给想象插上翅膀,把一个叫嫦娥的女子送上了月球,除了吴刚,还给嫦娥一个消磨时光的小白兔。在距人类留在月球上第一个脚印30多年之后,我们终于开始演绎嫦娥奔月的故事。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海拔1600 米,占地2平方千米。始建于1970 年,到1983 年全部建成。1984 年11 月1 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名义对外开放。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新型多功能综合航天靶场,也是中国目前唯一能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基地。基地上耸立的发射塔架高达76 米,由11 层工作平台和相对应的电缆提杆组成。还有与之配套高达300 米的避雷塔和上万台指挥、控制、测试和供电、供气、供水的先进设备以及融科技、艺术为一体的航天雕塑模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有两个发射工位,即:誉为“亚洲第一塔”的2 号发射工位和为确保我国登月计划顺利实施而新建的新3 号发射工位。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从1984 年12 月24 日开始发射第一颗通讯卫星至今,先后用中国自己制造的“长征二号”、“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了四十颗国内外不同型号的卫星,做到了连续成功发射“十七连胜”,创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诗人苏轼留下的千古佳句,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美好的遐想。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一代代科研人员的艰辛努力,我国的航天事业也取得了重大突破。2003 年金秋,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独上九霄的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向地球发出了问候。两年后,费俊龙、聂海胜畅游太空100 多个小时。此次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的嫦娥一号,是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一步。嫦娥一号将由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起飞,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后实现星箭分离,卫星最后进入环绕月球南、北极的圆形轨道运行,对月球表面的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
1994 年,中国开始探月活动的可行性研究;1996 年,中国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1998 年,中国完成了探月卫星关键技术研究。2004 年,经过十年酝酿,中国终于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
2007 年10 月24 日,我国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它运行在距月面约200 千米高的圆形极轨道上。在嫦娥一号上有8 种科学仪器,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图像,探测月表不同物质的化学元素和地月空间环境,首次用微波探测仪测量月壤的厚度。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的备份。由于嫦娥一号成功完成了绕月目标,嫦娥二号卫星改作了探月第二阶段的技术先导星,于2010 年10 月1 日发射,运行在距月面100千米高的轨道上。
2011 年4 月1 日,嫦娥二号半年设计寿命期满后,进行了拓展试验。2011 年8 月25 日嫦娥二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从月球轨道出发,受控进入日地拉格朗日2 点环绕轨道。2012 年6 月1 日,嫦娥二号又成功变轨,进入飞往小行星的轨道。
嫦娥三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回器(月球车)组成,是探月二期工程的主任务。
2013 年12 月2 日,我国成功把嫦娥三号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12 月14 日,嫦娥三号在月面软着陆,首次实现了我国对地球以外天体的软着陆。12 月15 日,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互相拍照,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落月探测技术的国家。
嫦娥三号使我国取得了跨越式进步,直接获得了丰富的月球数据,并经受了着陆、移动和长月夜生存三大挑战。
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仍是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嫦娥三号成功探测了月球正面,嫦娥四号就调整为探测月球背面。
由于在地球上永远看不到月球的背面,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探测器不能直接和地球站进行无线电通信,必须设置一个信号连接的中转站,也就是“鹊桥”中继星,并把它送入地月拉格朗日2 点晕轨道运行,在这轨道上“鹊桥”能同时看到地球和月球,为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地球站之间提供通信链路、传输测控通信信号和科学数据。
2018 年12 月8 日,我国发射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探测器嫦娥四号。2019 年1月3 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登陆的探测器。
2020 年11 月24 日4 时30 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尾焰喷薄而出,全力托举嫦娥五号向着月球飞驰而去。23 天后的12 月17 日凌晨,在闯过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多个难关后,历经重重考验的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面。
23 天是对嫦娥五号10 年研究的检验。探月“绕、落、回”三步走能够顺利完成,对中国探月工程的科学家来说,是交考卷的时候。此前,因为种种原因,嫦娥五号的发射时间经历了多次变化,探测器研制好以后也经历了三年的储存等待。
嫦娥五号任务成功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指出: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中国的航天之路,走向更为深邃的太空。地月之间的畅通,预示了走向更远太空的能力和希望。
在嫦娥二号发射之际,作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副司令员,尚若鸿的忙碌自然在情理之中。忙里偷闲,我在他的办公室采访了这位来自甘肃的负责人。
平易近人的将军没有想象中的威严和难以接近,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儒雅的举止令人亲切,谈笑风生间,不怒自威的将军气质自然流露。尚副司令在为我们泡茶的工夫调侃道:“我只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你想知道什么,就抓紧吧。”
话题自然是就要临近发射的嫦娥二号。尚副司令从容而自信地说:“到目前已经完成的测试显示,嫦娥二号一切顺利,完全具备了发射的条件。燃料加注将从9 月30 日开始,10 月1 日将会准时发射升空。”
他说,除了嫦娥二号的发射,今年他们已经发射了8 次卫星,“但这些发射,都没有嫦娥二号的重要。为了中国的探月工程,再苦也值得。”
1953 年11 月9 日,尚副司令出生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中泉乡一个偏远而贫寒的小山村。
“我的父亲是一个放羊娃,我的母亲是一个童养媳。”尚副司令并不回避自己出身寒门。他说姥姥在母亲13 岁时就去世了,为了能让母亲有一口活命的饭菜,姥姥家只有一句话:“谁能养活她,大了就是谁的媳妇。”母亲就是这样走进了尚家的家门。
提到自己的母亲,尚副司令的眼圈红了,他说母亲受了很多苦,而母亲对他们的爱却刻骨铭心。小时候家里穷,吃不到好吃的东西,母亲想法设法给他们买了一块被称为“洋糖”的水果糖,小心咬成几小块,分给他们几个。那份甜蜜,带着涩涩的甜味,永远留在了他的心中。后来,村里人看到我长大成材,都对母亲说,是她把我养在了红地毯上。
尚副司令所说的红地毯,就是按照家乡的风俗,生养孩子时,要在炕上铺一层沙子,他就是这样来到世上的。
尚副司令说,他的父亲结婚时已经27岁了,放了一辈子羊的父亲没有文化,但憨厚善良。耿直的品行和教诲,让他终身受益。记得小时候,父亲领来一个穿着又破又脏的乞丐,给了饭吃,而且把他留在上房同睡,第二天又给了饭吃才送这个乞丐上路。当时,他们对父亲的这种行为非常不解,但父亲却对他们说:“我要过饭,知道这个苦。”
尚副司令说,父母的养育之恩让他难以忘记,父母不仅给了他生命和一个健康的体魄,更给了他做人的道理和坚强。
回忆让眼前这位坚强的将军几欲落泪,但提到自己小时的学习生涯,一种苦中有乐的情趣让他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尚副司令有些愉快地回忆:他是7 岁上的小学,但60 年代的饥荒,让一个2000 多人的村子没有了上学的孩子,学校只好休了两年的学。条件稍有好转之后,村里一个叫连选的高中生,挨家挨户催促休学在家的孩子尽快上学。
“我忘不了这个连选。他到了我家催我去上学,说我这么聪明,不上学就可惜了。”尚副司令说,他知道连选在每家都说着同样的话,但就是这一句话给了他自信和重新走进学校的勇气。可惜,这个连选早早就死了,竟然死于肺结核。
重新走进学校的尚若鸿很快显露了自己的聪明,接连两次跳级,让他很快赶上了同龄的孩子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回想在小学上学的情景,尚副司令说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他说有一次自己的裤子破了,母亲要给他缝补,因为没有别的裤子换穿,母亲建议他不要去上学,但他执意不肯,害怕落下课。他家住在村西头,但学校却在村东头,而且沿途许多人家都养了狗。“我光着屁股去学校。一要躲避有人的地方,二要逃避狗的追逐。短短的十多分钟,我像走了万里长征。”
说到这里,尚副司令哈哈大笑,他说因为害羞加害怕,那天中午他没有回家吃饭,就在教室里坐了一个中午。因为学习好,他从小学开始,一直是班里的班长。
尚副司令说,在中学和高中上学期间,村里的支书常守鑫给了他希望和力量。上中学时,这个支书鼓励他好好学习,毕业了回村里当文书。尚若鸿想,要是能当上村里的文书,该是多美好的一件事呀。等他上高中了,这个支书又鼓励他好好学习,多学些知识,毕业了回咱村里当老师。尚若鸿又想,要是能在村里当一个老师,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呀。可是,当他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后,村支书却改变了当初的初衷,对他很严肃地说:“若鸿呀,你该去当兵,该去外面闯一闯。”
在支书的鼓励下,尚若鸿走进了军营,参军来到了新疆。那一年是1972 年。尚若鸿的军旅生涯就此拉开帷幕。
尚若鸿参军来到了新疆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但他并没有觉到苦。老家四周都是土苍苍的山峦,祖祖辈辈都过着近似原始人的生活。已经习惯了在贫困中生活的尚若鸿,似乎比别人有了更珍贵的基础和准备,在部队仅仅一年多,他就被破格提升为班长并很快提干。
说到自己在部队的经历,尚副司令进行了简短的总结:“二进疆,二进京,东西南北中。”参军来到新疆,1978 年,他被调往北京,1983 年又调到新疆工作,可是在1989年,他又回到了北京工作。“以北京为中心,我在东北工作过,现在又到了四川西昌,可以说是东西南北中了。”
军人惟命是从,只要工作需要,天南地北都没有二话。但尚若鸿四处辗转的过程,却是一个挑战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他说,当初在他参军要走时,当时公社的一位曹姓书记送了他一个红塑料皮的笔记本,上面有一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让他终生受益无穷。
聊到尽兴处,尚副司令搬出了数十本自己的学习笔记本。我们看到,这些不同时期的笔记本,笔迹工整的字体,记录着他不同时期的学习心得和所思所想。
尚副司令说:“我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一个高中生到本科学历的获得,再从现代管理学到经济管理学的研究生,尚副司令的执着令人感动,他的多篇论文都被中央党校和其它的学院收录并受到好评。
“像这样的笔记本,我有200 多本。论字数少说也有千万字了。”尚副司令抚摸着这些笔记本,如抚摸着自己心爱的孩子。“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才会紧跟历史的脚步,才不会被历史所淘汰。”
尚副司令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8 年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工作后,他又开始了更为执着的学习。在一本“科技知识”的笔记中,我看到了关于纳米、地球、亚微米、生命技术等领域的感悟和心得,无疑,他把目光放在了更高的地方。
“这是工作需要。”尚副司令这样解释自己的勤奋好学。2008 年,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负责海南发射基地的建设、管理、使用。“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我来自甘肃,甘肃是公认的飞天故里,在这里放飞嫦娥,我更骄傲和自豪。”
八
指挥大厅的气氛慢慢紧张了起来,各种口令和汇报密集了起来,但都是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或者是还有一点轻松自信的感觉。神十三飞越非洲,飞跃阿富汗上空,很快进入祖国领土,喀什观察站迅速捕捉到目标。庞之浩说,最值得关注的是,此前的神舟载人飞船在与空间站或空间实验室分离后,需要绕地球二十多圈才进入返回轨道,而神舟十三号飞船将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技术,即飞船与空间站分离之后,通过优化流程,压缩飞行程序,只需绕地球5 圈就能进入返回轨道。此后飞船的制动、再入过程和以前一样,用40 多分钟完成四个阶段的动作就可以安全回家了。
快速返回,化繁就简的背后,是中国航天人努力拼搏的结果,也是华夏儿女聪明才智的卓越体现。天地往返,一条越来越自信且成熟的路,渐渐夯实了基础并日渐成型。
如果说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世界最先进技术的呈现,那么腾飞的中国航天,带给国人的远远不止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发射和惊喜,由航天技术带给普通民众的福利,正迅速拉动其他领域的经济发展,并给普通民众生活中更多的便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卫星上天40 多年来,人类的发明创造超过了过去2000 年的总和,航天是当今世界高科技群体中对现代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之一。由于航天技术创益方式与传统产业创益方式存在重大区别,测算航天技术产业的经济效益时就不能沿用传统技术经济学的概念和方法。美国蔡斯经济计量学会根据生产函数理论从宏观经济方面分析了美国NASA 的研究与发展投入对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影响,计算结果是1∶14。也就是说,在航天科技方面每投入一美元,就可以相对拉动或者得到14 美元或者更多的经济增长。
“航天经济”这一全新的名词正冲击着人们的神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唐贤明介绍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情况时透露说,神六载人航天飞行总共花费9 亿人民币。如此巨大的代价,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又有什么影响?
神六发射成功之后,台湾《联合报》称:大陆航天产业规模逾千亿,神舟五号、六号飞天,给不少厂家带来无限商机。大陆航天经济产业链庞大,从能源、钢铁到农产品、玩具等无所不包。尿不湿并非婴幼儿的专用产品,它就是直接从航天产品衍生出来大众化用品。有关专家估计,大陆航天产业规模在1000 亿元人民币左右。央视广告部透露,有几亿人收看的神六发射直播,套播广告均是天价,5 秒广告就达146 万元人民币。
对小投资者来说,更是到处是商机。王府井书店人员说:“神五上天那几天,科普书籍销售翻了5 倍,航天书籍带动了其他科普书籍销售。”神六升空,航天书籍的销售热潮再次到来。在玩具方面,神五发射期间,书店进了2000 余个飞船模型,其中一款售价1000 多元,上市第一天就卖了100 多个。八宝饭、鱼香肉丝等菜肴也因跟随神五上太空,被称为“太空套餐”,一夜间被许多餐厅拿来当热门菜,大大赚了一笔。航天主题邮票也是市场热炒的题材。
而最早反应的莫过于证券市场的航空航天板块。沪深两市的航天板块的10 家上市公司,平均涨幅超过7%,其中,航天机电、航天科技及航天动力的涨幅更是超过了10%,全线飘红。从股权关系来看,航天板块的10 家公司分属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改组而来的两大航天企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就是神舟飞船的研制单位。
对太空的探索和研究需要很多方面的技术、工业、制造业方面的支持,它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将带动各行各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能力的发展。每年航天产业整个的投入有上百亿元,而其产值则会翻番,粗略地估算,从产值上还可以产生五六倍的辐射效果。也就是说,由我国的航天产业所辐射的产业链已经达到1200 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如果说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以及返回舱着陆都没有进行现场的电视直播,这给众多商家带来许多遗憾,但神六的发射直播给了商家一次弥补的机会。观看此次神六发射电视直播的人数超过5 亿,眼球经济被演绎到了极至。而焦点就意味着无限的商机。当年如蒙牛等一些先知先觉的企业已加入其中,搭载着神五的荣耀,不为人们所熟悉的蒙牛也一飞冲天。神六发射的直播又为企业搭建了一个展示品牌的平台。各商家积极将其产品或科技成果等搭载神舟六号遨游太空,从而进一步提升商家的“身价”。长城润滑油、科龙被中国航天基金会授予“中国航天专用产品”称号。
中国航天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带动和拉动了许多行业的经济增长点,一些探索中的科研项目,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
甘肃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 年,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天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控股企业,现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7 年经甘肃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了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这里,我们能直接感受到航天经济的另一面。
通过两院提供、国际交流及第十八颗返回式卫星、实践8 号种子专用卫星、神舟3至5 号飞船自主搭载的航天蔬菜、粮油、花卉、牧草等9 大农作物393 个品系,这个中心通过选择优良变异株系,已育成8300 多份优异种质材料,有航椒1-10 号、航豇1、2号、航茄2、4、5、6 号、宇航3、4 号番茄等26个航天蔬菜新品种通过了省级鉴定,其中21 个取得新品种权认定,同时注册了“龙果”、“宇航天娇”和“中国航天育种网”三个商标。
二十年多年来,经过对培育成功的航天蔬菜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和成果转化,已在省内和国内25 个省区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145 处,累计推广124 万亩,同时和国内163个种子经销企业(户)、农技推广部门建立了种子经销推广合同关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同时继续完善标准化制种基地建设,累计制种面积5000 多亩,实现农业产值94 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16 亿多元。
生长茂盛的各种蔬菜,毫无遮拦地给予了我美好的希望。
一个茄子五六斤重,一把豆角90 公分长。在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看着这些太空蔬菜,我突然想,对农民来说,这些生长在土地的东西,或许就是最真切的收获吧。
十多年前,时任育种基地的董事长包文生在接受我的采访时介绍:“所谓航天育种,就是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或宇宙飞船等可回收的航天器,将农作物种子带到200 到400 公里的太空中,经宇宙空间的特殊环境,即宇宙射线、微重力、超真空、重粒子、交变磁场等因素,对种子进行诱变处理,使作物种子产生变异,返回后经地面按目标进行选育、杂交,培育出高产、高抗、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
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是甘肃天水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于2001 年开始合作建立的航天育种基地。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负责对农作物品种进行高科技生物技术的检验、检测及选育方案制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农作物品种搭载及空间诱变环境研究,绿鹏公司则进行品种选育、试验、示范与制种推广工作。
航遗1 号水果型黄瓜,是一种无限生长型蔬菜,不仅高抗霜霉病、枯萎病、疫病、角斑病、炭疽病,而且耐盐碱、耐低温、耐弱光,主侧枝同时结果,果皮深绿色,果肉黄绿色,口味甜嫩,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铁的含量比普通黄瓜提高25%—48%,由于果肉实、无空腔,极耐储藏运输,是加工鲜食兼用品种,一般亩产6500 公斤左右。
为扩大生产示范与大面积推广,他们以甘肃省内为主,开展航天品种扩繁与中高档盆花生产销售,同时向全国适宜地区辐射。短短的三四年间,先后在浙江杭州,北京顺义、朝阳、怀柔,山东寿光,广西桂林以及内蒙古、山西、新疆、陕西、四川、湖南等省设立了试验示范和推广点。
仅生产以太空仙客来——神舟风采系列为主的中高档盆花就达32 万盆,实现销售490 多万元。仙客来因其花色纯正、艳丽、冠幅饱满、花期长、无病害、品质高,畅销香港、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包文生高兴地告诉我们:“今年,我们已安排定单生产53 万盆,且带动宁夏、青海、陕西、甘肃有关企业生产花卉29 万盆,总产值上千万元。”
在航天品种示范推广过程中,基地还加强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先后请14 位国内外著名专家现场讲解栽培、制种技术,解决生产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他们组织农民在基地集中培训,现场操作,累计培训农民骨干1860 多人次。
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中心已多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搭载了蔬菜、小麦、油料、玉米、马铃薯、中药材等9 大类共390多个品系的农作物籽种进入太空诱变育种,选育了6000 多份太空诱变的农作物种质材料,并育成了辣椒、茄子、豇豆、黄瓜、番茄等13 个航天蔬菜新品种,在全国25 个省区累计推广面积达68 万亩。
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已成为甘肃天水市重要的新品种、新技术的辐射中心和产业化龙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是航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直接体现,前沿先进科技的力量,于无声处走向普通民众的生活。
九
屏幕上,神十三像一颗耀眼的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划过寂寥的天空。此时正是进入黑障区的关键时刻。虽然无法保持天地通讯,但其影像通过其它监控设备,清晰地投送在大屏上。感觉心脏几乎是提到嗓子眼上,思维完全停止了,似乎只听到酒泉发现目标的报告,接着就看到主伞打开的壮丽景象,指挥大厅里响起了激动的掌声。接下来,巨屏上面出现三幅画面:主伞打开后,神十三徐徐降落。鲜艳的主伞完全展开,巨大而美丽的伞花,安静地绽放在天空之上,这该是这个春天最美丽的花。三名航天员安详地交谈,表明了他们状态良好,心态轻松。但一句“我感觉到了一点重力”的话,却在瞬间让人泪目。
在距地面约10 千米时回收着陆系统开始工作。返回舱先打开伞舱盖,然后依次拉开引导伞、减速伞和主降落伞。在返回舱距离地球8 千米时,打开主降落伞,返回舱降到距地面约6 千米时,主降落伞与返回舱的连接由单点倾斜吊挂转换成两点垂直吊挂,以便返回舱着陆时缓冲装置能够更好地发挥缓冲作用。返回舱降到距地面约6 千米时抛掉了返回舱的防热大底,露出返回舱底部的反推发动机。在距地面一米左右时,返回舱底部的4 台反推发动机点火,使返回舱以大约3 米/秒的速度软着陆。很多观众在电视画面上看到尘土滚滚的画面,总认为是返回舱砸起的沙尘,其实,这些升腾的沙尘,全是反推力发动机工作时冲起的。
空中搜救的四架直升机向预定着陆区靠近,地面搜救车队的画面不时在大屏幕上呈现。
三名航天员第一个见到的地球人是搜救中心的开舱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救分队现场处置队员兼开舱手苏黎明是甘肃省定西人,1995 年出生于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北二十里铺村甘林口社,经复读后考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应用气象技术专业,毕业后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2017 年年底正式从事航天搜救专业。
苏黎明在搜救分队先后参加过长征五号B、嫦娥五号、神舟十二号等大型任务的搜救回收,并分别担任现场调度员、现场处置员、国旗手、开舱手。在神十二任务之前,家里人对他工作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因为从事工作的特殊性,苏黎明也不会跟他们提起。家里人通过媒体知道他在神十三担任如此重要的工作之后,嘱咐他一定要顺利打开舱门,成功把航天员接回来。
他说:“在得知自己成为开舱手之后,很激动。因为是现场第一个能够见到航天员的人,也是能够第一个和他们说话的人。但由此也意味着责任更大。”
神十二返回舱顺利着陆后,一名身形矫健的搜救人员,在返回舱旁边,迅速展开一面鲜艳的国旗。这个画面通过直播进入全国观众的眼中,帅气而敏捷的形象,展示了航天人的风采。
这个国旗手就是苏黎明。
“神十二返回时我担任国旗手,开舱的任务我是第一次担任。在确定了这次任务之后,进行了三个月的专业技术训练和强化体能训练,增加队员与队员之间的默契度。因为在打开舱门后,还有护送航天员等相关流程,都需要我们去密切配合完成。”
看似简单的开舱动作,其实包含了很多细节。“开舱手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着陆现场,快速走近返回舱。然后对舱内外气压进行一个平衡,舱门上会有一个泄压阀的装置,就和轮胎的气门芯儿是一样的。需要通过手部按压,使其内外气压达到平衡状态。在这个按压过程中,可以把开舱手柄——也就是‘专用钥匙’对准‘锁孔’插入到里面,等待舱内外气压达到平衡之后,再将‘钥匙’顺时针转动140 度,舱内的连接插销就会打开。此时,就可以把‘钥匙’拔下来放到旁边,通过手臂外力把舱门推开,就是这么一套完整的流程。”
对自己开舱门的流程,苏黎明耳熟能详,他说:“开舱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对平衡气压的时间掌握不够充分,过快或过慢对航天员的状态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平常的训练当中,我们对这个时间的把控是要求非常严格的。另外,我们平常训练的模拟返回舱重量,比实际的操作中要重,我们训练的开舱手柄也比实际的重三到五倍。这也是我们为了加强负荷,更好地完成任务所设定的一个训练要求。”
谈到即将返回的神十三,苏黎明信心满满。他说:“能在第一时间看到三名航天员平安返回,这是一件令人难忘而自豪的事情,我一定不辱使命!”
9 时56 分,神十三成功降落在着陆场,搜救直升机紧随其后降落。我看到身着橘红色搜救服的苏黎明健步如飞,快速奔向返回舱进行操作。
180 多天,为了中国空间站,三名航天人及无数科技工作人员付出太多,英雄之名当之无愧,接受多少鲜花和礼赞都不为过!
经过充分的准备,翟志刚在搜救人员的帮助下,来到了地面。坐在椅子上的翟志刚神采奕然,工作人员递给他准备好的帽子,翟志刚试了试,有点小,干脆笑着拒绝了。紧跟着王亚平、叶光富依次出舱。
回家了,回到地球了!中国航天夯筑的天地通途,让他们顺利回到了家园。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认为,这是中国“年轻的”太空计划迈出的重要一步,而中国的太空计划正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计划之一。
报道还援引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国家安全事务副教授大卫·布尔巴赫的评价说:“中国太空计划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从上世纪90 年代一个非常低的基础上开始,在所有主要前沿领域都取得了如此迅速的进展。”
英国路透社尤其表示,随着国际空间站在几年后退役,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唯一一个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空间站。有意思的是,该媒体还提到,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主席曾感慨:“我们甚至无法把一颗土豆送上太空。”而现在,中国航天计划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条横陈在天地间的航天之路,让世界为之瞩目,中华儿女,在这条通天之路上,尽情书写着人类的追求和希望,也让中国航天,高高矗立于世界航天之巅。
留在戈壁的长城已经被岁月雕刻成一道幽怨的风景,而矗立在戈壁的又一道长城——中国航天,正在以崭新的姿态书写属于自己的使命。当从朝鲜战场下来的志愿军,还没等身上的硝烟散去,就秘密进驻额济纳旗的戈壁,用一把锹、一把镢头,敲开沉睡千年的戈壁,就着咸菜、窝窝头,展开翱翔太空的梦想。他们在地上挖一个坑,上面铺一些芦苇杂草用土覆盖之后,就成了居住的地窝子……他们信守誓言,一辈子不泄露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多少人把自己的青春、生命,永远留在了那里。
有一种影响史无前例,有一种精神令人感佩不已。世界公认的事实是,航天是用美金和黄金堆起来的。但是,中国航天的起步,则是用一种精神的力量支撑一切。这种精神被称之为中国的“航天精神”。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西方国家核讹诈的威胁,这种精神发挥了远比原子弹威力还大的力量。正如有人说,你要反对原子弹,首先要拥有它。拥有了原子弹的中国人,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立足于世界。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中国没有“两弹一星”,就不会以泱泱大国的姿态站立在世界的舞台上。
我常想,航天精神,特别是新中国之初的航天之路,因为这种精神而光彩熠熠,也因为这个工程,由此而诞生的精神更是这个民族永远值得传承的财富。航天精神,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长城精神、民族精神!
不由得想起当年我在北京采访黄春平时,黄老欣然在我的采访本上写的两行大字:“甘肃是古代飞天圣地,甘肃是当代飞天故乡”。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