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人物之美

时间:2023/11/9 作者: 飞天 热度: 21017
边媛媛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人物之美

  边媛媛

  莎士比亚的喜剧多半是他早期“喜剧创作时期”的作品。此时正值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国力增强。莎士比亚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思想乐观,比较单纯。虽然他能看到社会繁荣的背后潜藏着危机、矛盾,但他仍然相信人文主义理想在现实中能够实现。所以,他的喜剧基调是积极向上的。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基本主题是歌颂爱情和友谊。成功地塑造了一批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光辉的敢做敢为的女性人物形象。这些“可爱而奇特”的新女性,都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女儿。莎翁在她们身上倾注了人文主义的理想美、浑然天成的和谐美、爱憎分明的力量美。

  第一,人文主义的理想美。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首先是大胆叛逆的新女性。在她们身上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社会中新兴资产阶级女性追求个性自由个性解放的时代风气。在她们的心目中,门第、等级与金钱不再是爱情的基础,终身大事的决定权在当事人自身。为追求幸福、美满、自由的爱情生活,她们敢于冲破封建的樊篱,有自己的主见,不畏父权与政权。《仲夏夜之梦》中的赫米娅小姐在面对父亲的逼迫、国家专制政权的威慑之下表现出非凡的胆识。为了争取婚姻自主,她不顾父亲伊吉斯“不嫁狄米特”便“立即处死”的威胁,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当公爵宣布她若不遵从父命就“不是受死刑便是永远和男人隔绝”时,她毫不畏惧地回答:“我不愿意把我的贞操奉献给我心里并不敬服的人。”这种爽直倔强的性格,这种不顾封建礼教束缚无视法庭尊严而为自己的恋爱权利进行斗争的行为,突出地表现了资产阶级新女性勇敢无畏的性格特征。在《维洛那二绅士》里,西尔维娅这位米兰公爵的千金不爱有万贯家私的修里奥,却爱上了一贫如洗的凡伦丁;不爱“正人君子”普洛丢斯,却爱上了勇敢真诚、品德高尚的凡伦丁。在妇女恋爱不自由、婚姻不自主的文艺复兴时代西尔维娅大胆择夫的标准,引得公爵大发其火,流放了西尔维娅的心上人凡伦丁。但此时西尔维娅更坚强了,发誓非凡伦丁不嫁。鲍西娅“三匣选亲”的壮举早已被世界各国喜爱莎翁戏剧的人们传为美谈。“河东狮吼”阿德里安娜和“悍女”凯瑟丽娜的故事至今仍在舞台上兴盛不衰。强悍的阿德里安娜在家庭生活中闹出的一系列笑话,都是她真诚渴望甜蜜爱情生活和大胆追求现在生活的真情流露,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对当时笼罩于欧洲人们头上的宗教禁欲主义的大胆挑战和无情嘲弄。

  第二,浑然天成的和谐美。有着“两颗明星”般闪闪发光眼睛的朱利娅,拥有“五月的春潮”般娇媚可爱脸色的贝特丽丝,赫米娅甜美的嗓音有如音乐,比之“牧人耳中的云雀之歌还要动听”。这种大自然慷慨施予的美貌,使得她们的魅力十足,无怪乎剧中见过她们的人,非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个“副本”不可。正如英国的文艺评论家赫士列特在其文艺评论著作《莎士比亚与密尔顿》中这样赞誉这些女性:“她们是世界上最优美的。”

  她们以其善良温柔、端庄贤淑的气质为男人爱慕敬仰。《无事生非》中的希罗出身于显赫的世家。她知书达理、贤惠温顺、为人女则孝敬父母,为人妻则热爱丈夫。这一系列的女性群像折射出莎士比亚自己对于理想中女性的阐释——具有美丽的容貌、超人的智慧、温柔贤淑与善解人意的品质。透过这一系列女性形象,感受到一种浑然天成的和谐美。莎士比亚戏剧善于借助大自然的描写,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幅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氛围。在莎士比亚喜剧中,女性形象总是无限温情而美好,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与人的亲切交融。而《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生活的贝尔蒙特庄园,更是人文主义者理想的和谐世界:这里闻不到铜臭的气味,没有硝烟和争吵,有的是皎洁的月光、甜美的良宵、柔和的音乐和欢快的歌声,更有幸福美满的爱情生活。

  她们总是以近乎完美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她们总是能与人为善,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她们对于友谊、爱情倍加珍惜,对于破坏友谊、爱情的金钱和所谓的地位名分不屑一顾,与资产阶级道德准则和行动背道而驰,也是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互相争夺、残杀的关系根本对立的。在《皆大欢喜》中,西利娅珍视友谊胜过自己的生命,她这样安慰因父亲被流放而郁郁不乐的罗瑟琳:“你知道我父亲只有我一个孩子,而且也不可能再有;所以真的,当他去世了我要让你做他的继承人,因为他用暴力从你父亲手中夺去的东西,我一定要友爱地赠还给你;用我的荣誉起誓。我一定要这样做……所以我温柔的罗丝,愉快起来吧。”当西利娅得知罗瑟琳将被父亲驱逐,她不仅勇敢提出抗议,而且毅然同罗瑟琳出走。西利娅以大无畏的勇气,勇敢地与破坏友谊的父亲抗争,捍卫了自己纯洁的友谊。在《第十三夜》中,当薇奥拉在面对自己心上人奥西诺爱上别人,并为此感到困苦不堪时,竟多次帮助奥西诺向奥丽维娅求婚。这无异把奥西诺从自己身边推走。这对于一个深陷爱河的女子来说需要多大的勇气。正是因为她的善良和对于爱情的执著追求最终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爱情。还有为爱情而选择出走的朱丽娅、泼辣强悍的凯瑟丽娜,在被人们理解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平等自由婚姻生活时,也表现得温文尔雅起来。莎士比亚的这些种种描写、叙述,表现了他对人人之间应当建立平等和谐关系的独特见解。

  第三,爱憎分明的力量美。生性活泼的贝特丽丝爱说俏皮话,即使与在自己深爱的培尼狄克谈情说爱中,也免不了“唇枪舌剑”,打情骂俏。直到结婚前夕,她还在跟心上人拌嘴:“我只是听了人家的劝告才嫁给你,同时也是为了救你命。因为你正害着相思病,在一天天消瘦呢。”还有《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的福德大娘和培琪大娘已过中年,却还“爱闹着玩儿”她们出身低微,思想境界却不低下。而对别人的责难,理直气壮地反驳:“娘儿们爱闹着玩,可照样清白。”她们不仅敢于捉弄贵族绅士福斯塔夫,还同丈夫的夫权思想开玩笑。培琪大娘一番话:“我要向国会提案,把那些男人都打下去。”充分刻画出培琪大娘她们身上的那种幽默和玩世不恭的特征。这些充满丰富个性的资产阶级新女性在莎士比亚戏剧中比比皆是。

  在莎翁的戏剧中,女性往往比男子聪明机智得多,面对困难挫折不畏惧、不退缩,且镇定自若、沉着应对。《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美丽多情而又博学多才,当威尼斯法庭众官员正为“一磅肉”官司束手无策时,她唇枪舌战,战胜了咄咄逼人的守财奴夏洛克,挽救了安东尼奥的生命。她的学识胆识和智慧才能,使威尼斯众男子相形见绌。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中豪杰,是人文主义者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又如《第十三夜》中薇奥拉热恋着公爵奥西诺,她大胆地装扮成无依无靠的穷人,进公爵府当了他的仆人。薇奥拉活泼热情,既有女性的温柔,又有男子的阳刚,她的聪明伶俐、能言善辩最终赢得了公爵的好感,迎来了自己期待已久的爱情。“风流的”福德大娘和培琪大娘在同利欲熏心的胖绅士福斯塔夫的斗争中,也表现出了非凡才智,捍卫了自己的权益和尊严。莎士比亚笔下的这种“才智之士”,都是些“兴致勃勃的人他们让自己的才智欢快地超越可能和不可能的界限”,表现了这种诗意闪烁的、洋溢的、迷人的才智。

  莎士比亚对美的辨证理解,洋溢着他对社会、人性的乐观态度,他认为生活中存在着和谐与不和谐,美与不美的相互转化,斗争和渗透,但他坚信美最终能战胜丑,和谐最终能代替不和谐。从人道主义善良愿望出发,他总是以其善良的心,给喜剧中的女人公设计出大团圆的结局。友谊得以长存,正义战胜邪恶。莎士比亚正是凭着对人性美、对于社会及人生的美好期愿,凭着自己出色的戏剧创作天份,唱出了一曲曲对于妇女,对于新兴资产阶级衷心的赞歌。

  边媛媛,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