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影像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以强有力的势态控制着我们的生活,这意味着—个更加追求官能愉悦的文化形态的生成,同时也意味着人们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处在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教育,受到影视、互联网等媒介的强势影响,传统的以纸媒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很大冲击,由此而产生了文学诗意教育的危机。笔者旨在从视觉时代的文化症候入手,结合平日的教学体验,对在视觉文化氛围之下的文学教育进行一些反思。
电子媒介突破了纯粹技术的领域而以极强态势进入到现代生活中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它几乎形成了—个显而易见的文化权利中心。“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帅了观众。”“在数字化媒体的强势覆盖下,‘读图胜于读文,‘读屏多于读书,直观遮蔽了沉思,快感冲击美感,文化符号趋于图像叙事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视觉文化主导的年代,文学必须通过电子传媒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传播,越来越多的公众从影视传媒的渠道来接受文学,甚至文学名著也要借助影视改编之东风才能热销。电视频道里某些学术讲座的火爆多多少少都带有一定程度的表演性才能得到观众的追捧,很多人都是在接受了电视学术讲演的引导后才去阅读纸媒书籍的。视觉文化时代大众奉行的是直观、感性、具体的原则,“一切必须是当下的满足,精神生活已变成了飘忽而过的快感。随笔式的文章已成为合适的文学形式,报纸取代书籍,花样翻新的读物取代了伴随生命历程的著作。人们草草地阅读,追求简短的东西,但不是那种能引起反思的东西,而是那种快速告诉人们消息而又立刻被遗忘的东西。人们不再能真正地阅读,并与他所读的著作结成精神的同盟”。在这样的时代语境当中。文学教育有如下一些现象值得注意:
首先,就教学方法而言,在今天的高校课堂上,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十分普遍。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把文字、声像等信息合并处理,将教学空间构建成具有较强互动性、可视性的教学情境。为适应新形态教学需要,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库日益丰富,一批适于课堂教学的课件相继被开发出来,对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就高等教育主导部门所倡导的教改来说,包括教育部启动的精品课程建设中,十分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使用。这具有强劲的导向作用。教学方式的多媒体化在这一评价体系中也越来越重要;另外,教材出版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与纸质教材配套的网上教学资源已成为各大教材出版社相互竞争的重要手段,一些教育出版社在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集成转变,在纸质教材基础上还争相配有大量图文音像资料的教辅及名师示范光盘。其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现象:在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度倚重多媒体教学,一定程度上存在“照屏宣科”的现象。在教学中,一旦课件播放出现问题,便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师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制作和设计多媒体课件上。在课件中穿插大量图像、声效等,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教学内容,忽视了文学教育最根本的审美感发作用。加上多媒体教学课件极易传播复制,文学这种十分注重诗意启蒙的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变得多多少少有点程式化、刻板化。
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新月异的视觉传播技术使得学生对文学的视觉诉求越发强烈,而对文学所应有的深度理性思考和审美感发等方面较淡漠。在课堂上教师若对某一文学作品进行较为学理化的阐释,势必会有部分学生觉得索然无趣,假如适当地添加一些文学作品改编的影像或图片资料,学生们则会兴味盎然。联系当今文化市场不难发现,出版物中图像化的倾向愈加显著,越来越多的插图读物受到欢迎,单纯的文字使人缺乏兴趣,“看”比“读”更简单也更饶有趣味。由此可见,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子媒介往往对我们施加了无法逃避的隐性暴力,学生往往在没有细读文本,由此而产生一己之兴发感动的情况下就已经被施加了先入为主的视觉信息,这样对于文学的接受,多少都会带有被动和盲目的色彩。
当然,以上所论并非对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子媒介抱有偏见,相反地,如果加以适当引导和利用,电子媒介也会给文学教育带来新的契机。在视觉文化的语境下,我们在文学的教育中要继续倡导文学的诗意教育,这意味着如下几方面的努力。
首先,在授课方式上,要注意多媒体教学软件的适当使用。须知,在文学教学中,教师以富有魅力和情趣的讲解,传达文学作品中生生不息的审美感发作用,引导学生体会人类精神的诗化,从而调动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最终获得一种精神的感染和超越,这是教学之本,乃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介都不能替代的。因此,多媒体的使用既不宜过于沉寂,也不应该喧宾夺主。使用多媒体,应视具体的教学情况而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应以画面、视频等视觉性元素为主,在学生的视觉素养、审美能力还未得到充分提升的情况下,过度使用这种视觉性资源必然导致知识的娱乐化、浅易化,使“形象性感知”代替了以反思沉吟为主的“话语性认知”,也终将背离文学教育的终极目标脚。
其次,在课堂教育方面,要有意识地廓清电子媒介的不良影响,重视品味涵咏,以富含诗意的方式传达文学作品“兴发感动”之本质。由于视觉文化时代的很多信息资源是开放的,电子检索与传播也极为方便。由此而带来的弊端是对于文学作品的阐释存在极为严重的模式化倾向。这样的解说,始终未能将作品“兴发感动”的特质传达出来,枯燥无味,连自己都不能感动,遑论学生了。叶嘉莹先生认为:“说诗者之责任,却原不仅在于能感受,而更在于能够予以论释和说明。如此,则在诗歌中所蕴涵和表现的这些‘能感之‘能写之的种种因素,自然便是他所赖以分析和说明的主要凭藉。所以如果不能探触到诗歌中真正生命之所在,不能分辨其‘境界之有无、深浅,对一首诗歌的好坏以及有无评说之价值都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样当然无法成为一位优秀的说诗人;然而如果在探触感受到诗歌中这种生命力之后,而无法对之做精密的分析和说明,当然也同样无法成为一位优秀的说诗人。”不仅说诗者如此,在教育中作为文学阐释的主导者,对于文学作品所描摹的自然之景乃至宇宙万物应有一种“情动于中”的关怀之情,并能诗意地传达作品所蕴含的兴发感动之生命。
再次,在学生的阅读方式上,应积极倡导返回纸媒的阅读习惯。现在高校学生的学习已经相对个性化、自由化,可惜他们读书的时间反而减少了,相应地看影视、上网却占据了大量时间。因此,有意识地倡导返回纸媒的阅读,寻求诗意丰盈的个人化阅读体验,彰显文本和读者之间丰富多样的艺术张力,乃是十分重要的举措。诚如王一川先生所云:“要想抵制或跨越文学作品被电子媒介娱乐化的命运,就需要重新回到文学文本的语言阅读中,因为只有在这种严肃的语言阅读中,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洞悉诗的声音和世界,从而驱散种种媒体的娱乐化迷雾,而把自己的人生重新照亮。”
总之,以上所论并非对视觉时代的电子媒介怀有警戒与敌意,而是倡导在这样的视觉语境之下,以积极冷静的态度去审视当前文学乃至文学教育的症候。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