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类拥有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历史已很久远,但摄影进入作为艺术制度重要一环的美术馆仍是比较晚的事。一般认为,摄影最早被纳入现代美术馆体制中是在1940年,成立于1929年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在1940年设立了摄影部。这一年也正值摄影术发明一百周年,虽然在法国,摄影在其发明之时,法国的图书馆就已经确认照片是一种典藏的对象,但作为艺术表现的照片,却要时隔一百年之久才被迎入艺术殿堂。如今,经过人们的持续努力,摄影终于逐步确立了其在现代美术馆与博物馆中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摄影以一种强有力的态势融入到当代艺术中,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无法剥离的重要部分,摄影图像甚至成为了当代艺术的中心,从而让人们围绕着它进行广泛的争论。在现代主义时代,摄影虽然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被人们展开了广博的探索,但直到20世纪后期,艺术家、美术馆、画廊才开始探究其社会角色。显然,现在是摄影与当代艺术关系最好的时候,因此,美术馆也把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欣然接纳进来。不止是在美术馆这样的艺术殿堂亮相,摄影也以其自身的实践证明它仍然富有活力,而且也给其他艺术样式注入了活力。
2022年春,《有界·无界/杨安迪当代摄影新作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展,这也是贵州美术馆对当代摄影展览的一次探索与尝试。此次展出的作品,是杨安迪先生近年来创作的《花》系列和《燃烧之躯》系列作品,作品风格迥异,极具视觉张力和摄影探索精神。《花》系列作品在设置的对象,如花瓣、枯枝等物件上施以颜色干预,然后用强光投射,透过镜头迅速捕捉颜色瞬间泯灭时的情绪,时而奔放夺目,时而鬼魅灵异。如他的红色系列,狂喜之红,显现出咄咄逼人的魅力。此刻的红色成为鲜明的物,也成为某种具象主体,也就是成了画面中心的形象本身。他的《花》系列作品大都通过场景设置,以枯萎的花枝以及其他废弃物布置在画面中,成为拍摄的主体。它们就像是被弃置的生物,与色泽阴郁的环境交织起来,呈现出某种颓败的气息。通过一次次的场景装扮,使得场景从自然世界跃升为一个情绪的世界,这让他的作品有种撕裂般的疼痛。杨安迪先生说,“我从不解释我的作品,我只知道我想做这样的作品,它总让我保持原本的冲动和激情”。杨安迪先生的作品中有一种可称之为“迷离与透明”的情绪,它们大都是通过对花瓣、叶片染色、压制、重叠等手段,在高亮的底板上,让这些植物演化为一些点、线、面,以及一些隐约的形,或者一些相互呼应、相互纠缠的皱褶与簇块,有了这些细微之质感才支撑起来了那些流泻不止的隐约具象,才会让我们把这些作品与其他那些充满质感也充满情绪跃动的作品联系起来。《燃烧之躯》系列是杨安迪先生刚获奖的作品,这组作品在2021年被评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TOP20·202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十杰”。燃烧,或者通过火烙与汁液抛洒带来的视觉体验,通过光的刻画,不仅在画面上实现了光影绘画的价值,同时也表达出艺术家的身体性知觉和极为细微的触觉感受。他们是某种不可言说的情绪,也意味着将世界如生命体那样进行塑造,让我们感觉到艺术家在这个世界中自由而急迫的游走。对于他来说,摄影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摄影可以表达什么,以及如何表达。
美术馆作为一个公共服务机构,服务于公众,致力于向公众提供满足他们各种审美需求的特殊服务。而贵州美术馆需要如何服务于公众,使公众满意,这是贵州美术馆的一个重要任务。这些活动的主要内容当然是举办出色的展览,满足人们对艺术摄影的欲望与需求。此外还包括影片放映,邀请专業人士讲演,举办展览现场导览,举行教育性质的公教活动等。如果说文化传承是专业美术馆应负的使命的话,那么,教育推广则是它的职责所在。现代美术馆的最大任务就是探索如何与公众分享其所藏的文化精华。
杨安迪先生的《花》系列作品很抽象,在展览时不设展签,那我们该如何引导观众读懂他的作品呢?这就使我从杨安迪先生的摄影展联想到,怎样把美术馆的展览和公共艺术教育结合起来,让观众能够读懂展览,引导人们能够用眼用心去欣赏美的世界。
公共艺术教育可以说是美术馆的核心职能之一,是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向公众传播由艺术展览而生发的艺术知识。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模式是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全年龄段的,在公共教育的方式上应全方位、多角度努力实践,潜移默化地为提升观众的艺术修养提供一个实现的途径。所以如何让更多的观众走进美术馆,知晓走进美术馆要看什么?要怎么看?这是对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也是对美术馆公教活动提出的新要求。
美术馆是一个城市艺术殿堂的标志,也是城市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优势在于观众可以直接接触艺术家本人,通过艺术家本人对作品创作过程的解读,更加直观地鉴赏和学习,增强美术欣赏的能力。比如杨安迪先生的《花》系列摄影展,在展厅现场布置了一个铺满鲜花的微型舞台,一名舞者围绕着舞台翩翩起舞,舞者的身上和周边摆放的鲜花都被喷涂了油彩,杨安迪先生现场即兴创作,用抽象音乐作背景,实现镜头下静态的鲜花和动态的现代舞的跨界融合。现场为观众解读他的创作过程,成为了本次展览的特色亮点。
以观众为本的公共教育理念在国内各大美术馆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全民美术教育也成为了美术馆的一个重要目标。很多展览虽然学术水平很高,却没有得到观众的广泛共鸣,就是因为展览不能有效地呈现给观众。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呈现呢?我作了几点思考:一是要做有意义的展览吸引观众。何谓有意义?即这个展览能给观众带来什么。观众观看了某个展览,能否从展览中收获一些心得,获取一些知识,甚至得到一些启发等等,让他们在观展的过程中能够静下心来细品慢看,而不是干巴巴的、走过场式的参观。二是针对不同的展览应配合积极的公教活动。公教活动注重的是体验,是激发社会大众对艺术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公教活动的体验性和趣味性,吸引一些自认为是“艺术门外汉”的观众参与进来,把他们从“门外汉”“纯外行”发展成为艺术爱好者。三是要做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美术馆。美术馆不能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它需要营造一种高雅的文化氛围,再通过有温度的公教活动深入地渗透到市民生活中去,将休闲娱乐纳入美术馆的公共服务范畴中,使“去美术馆观展或参加公教活动”成为一些家庭和艺术爱好者的重要生活方式,使美术馆成为一个城市的网红打卡点。
美育是人一生的必修课,是不断向社会播撒美的种子的方式。美术馆只有将展览内容与公教活动更有效地结合,满足观众的需求,才能带给观众最佳的视觉和审美享受,才会吸引社会大众,让观众在业余时间里更愿意撇下其他事情,而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美术馆里会更有意义。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