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人生感触 随笔小札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遭遇单行线

时间:2008/3/21 作者: 岩竹寒梅 热度: 89021

  感觉好久没有联系知己同窗霞,很是想念,恰好同事发给我一条很温馨很幽默的祝福短信,我便借花献佛转发给她,不知为什么没有得到回音,往常从来没有这种情况,除非她有什么特殊事情。
  
  周一上午,冥冥之中就感觉有些牵挂,几次想打电话给她,可都因这事那事耽搁了。晚饭时忽然想起这事,也不管饭正吃了一半,便赶紧找手机给她打电话。往常多拨打她的手机,考虑此时正好是晚饭时间,便拨打了她新居的座机,电话中传来的不是她熟悉亲切的声音,而是他爱人的声音。因彼此都很熟悉,他很客气的问有什么事,说霞不在家,当我告诉他没什么事,就是好久没联系打个电话给霞,之后便下意识的问一句家中是否有什么事,至此他才告诉我霞的父亲上周六病故,她在母亲家陪陪老人。放下电话立刻拨打霞的手机,真不知如何安慰她是好,可如此知己姐妹,老人病重住院,年前电话联系时竟丝毫没有透露半点消息,我真想责备她几句。以她的做事风格凡事很体谅别人,是不会轻易给别人添麻烦的,我只有安慰她想开些、坚强些,生老病死是谁都无法回避的事情,叮嘱她照顾好伯母更要紧。她告诉我老人已安抚好,让我放心。一时间许多知心话竟不知从何说起,唯有告诉她我抽时间去看望她和伯母。
  
  记得年前她曾邀请我春节后去她的新居看看,我当时何尝不想前去,只是春节后家务缠身,始终未能成行。
  
  周二满满六节课,实在脱不开身。周三恰好没有课,便决定请假前往。料峭春寒,浓雾弥漫,时至九点大雾迟迟不肯散去,抓紧买点时令新鲜瓜果,直奔车站。担心霞不一定方便接听电话,上车后发短信告诉她我正赶往张店。
  
  这次前往毕竟不同往常,我为老人的离世而心情沉重,在一路颠簸的公交车上我想了很多。七十八岁,并不算太大的年龄,一生从事劳教警察工作,养育五个儿女,大都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条件优越,按说正好是享享清福的年龄,可还是过早的离开了至爱的家人。学生时代,霞因拥有一位当警察的父亲,令我们都很羡慕。如此好的条件,如此好的家庭,如此孝顺的儿女,也无法挽留老人的脚步。黄泉路上不分老少,阴阳两隔难有回程,人生真的好无奈,病魔真的很无情。生离死别这是谁都不愿接受而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它不会因人的地位尊卑而改变,更不会因人的贫富贵贱而选择,活着的人唯有好好珍惜生命、倍加珍惜生活,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和纪念。
  
  从小我最怕看别人伤心、最怕见别人掉泪,当年爷爷和外婆的离世让我铭记了痛失亲人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痛,我可以想见此时霞的心情。或许去看看就是对她和伯母最好的安慰。
  
  正逢张田路大修,有许多施工地段,坑坑洼洼、尘土飞扬,很难行走,车速很慢,到达张店时已近十一点,因很长时间没乘坐公交车,路线改的很不熟悉。半路上接到霞的电话,她问是否需要开车接我,叮嘱我先到她家午饭后再去母亲家。从电话中便可听出她这些天的疲惫和心痛,我怎忍心让她远距离接我,我决定问清车次换乘公交车前往,相约终点站下车后再联系。
  
  按照71路车售票员的指点我在东一路公交宾馆下车,换成7路公交车前往霞的新住所。终点站下车,恰好是理工大学新校区东门。下车后联系霞,她很快驾车来校门口接我,看到她憔悴、疲惫的面容很是心疼。车很快驶入一片气派的新住宅楼群,霞的新居是一栋雅致的复式楼,很干净、很亮堂、很气派。诺大的一片新居住区,高楼林立,若不是有人引领还真不容易找到。考虑到中午伯母休息,便决定午饭后再去看望老人。
  
  霞及爱人近短时间一直在忙老人的事,这是她第一天回自己家,爱人单位工作忙中午未能回家,有正上高二的孩子,午饭无论如何耽误不得。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到处是一样紧张,我很理解。匆忙吃罢午饭,孩子很快到楼上午休。我和霞便在底层客厅轻声聊天,这真体现出复式楼的优越性,即使家中来客人也可保障孩子正常休息。如此豪华、如此大面积的复式楼此前我只在电视中见过,真为霞拥有如此好的居住条件高兴。谈及老人生前的病情霞说几个兄弟姐妹都很尽力了,老人有十多年的糖尿病史,为了老人甚至不惜重金自己买了呼吸机,老人走的很安详。或许此时最好的安慰就是静静地听她诉说。
  
  我一向很佩服霞办事的老道、周全和魄力,无论家庭、事业还是照顾亲朋,她都处理得很好,堪称楷模,很值得我学习。平日里几个要好的同窗姐妹间情同手足的关怀和帮助更不用言表,也难怪日子已久便梦魂牵绕的想念。平日里若遇到什么难题也喜欢听听她的意见,让她帮着拿个主意。难怪同学们戏称我、翠梅、霞是“闺中密友”。早年间每次见面挤在一张床上,通宵达旦地说不够知心话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温馨犹存。我们之间从不需要什么客套话语,彼此心中的牵挂、祝福、关怀都饱含在平日点点滴滴的真诚关怀和帮助之中。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真正的知己心与心的距离是不会因时空而拉大,虽然今天我们三姐妹天各一方,难得见面,可我们的友谊却像那陈年的老酒越陈越浓、越陈越香,昔日同窗无不羡慕我们那份纯真、浓厚、真挚的友情。正如余秋雨前辈所言:“真正的友谊不依靠什么。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方位和处境,它在本性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它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它使人们独而不孤,互相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因此,朋友就是互相使对方活得更加温暖、更加自在的那些人”。也许我们之间正因有了这个层面上的“无所求”,才使我们的友谊得以更纯真、更长久。
  
  如此好的姐妹,若不知道老人离世的消息则已,一旦知道岂有不来之理,我惟有用我的方式送去好姐妹的安慰才能释然。
  
  下午,待儿子上学后霞驾车带我到老人住处,老人很开明、很健谈,感慨不能总耽误孩子们上班,说自己会照顾好自己。这是我所见到的一位坚强的母亲,面对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伴离世,没有哭天抹泪,而是为孩子们工作着想,体谅孩子们的难处,感慨孩子们已尽孝心,默默选择了乐观、豁达和坚强面对日后的生活,很令人敬佩。看到老人如此明白事理、如此出乎意料的豁达坚强,我真为霞感到欣慰。
  
  告别老人,霞步行送我到门口的7路车站点,细心的她问我公交宾馆停车点是否能坐上71路车,是否准备了乘车的零钱,我无容置疑的告诉她没问题,催促她抓紧回去,她坚持目送我上车方肯离开。
  
  很快乘7路车返回公交宾馆停车点,凭经验推想71路车返回高青应该也经此地。在路旁耐心等待了半个多小时,竟没等到一辆北行的71路车,倒是有几辆南行的匆匆而过。反正等着也是等着,干脆顺着道路的左侧南行,按照我的推想这样怎么也能迎面遇到71路车。刚走了百余米,猛然间才发现前面路段发生了车祸,一辆摩托车摔得七零八落,骑车人面颊流着血,昏躺在路中央,有人忙着报警求援,有人忙着照看伤者,真不忍心观看如此凄惨的场面,我默默祈祷那年轻人能度过难关保全性命,更期盼人们能遵守交通规则,为自己、为家人能主动礼让、珍爱生命。
  
  继续南行,不知不觉中已走了三四个路口,还是没有遇到71路车,我有些纳闷,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和推理,来时一句话便可问情的问题竟然忽略了,结果错误的判断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看看路牌离火车站已经不远,干脆决定走到火车站广场,估计那里肯定会有路过的71路车。今天碰巧穿了一双细跟尖头皮鞋,没想到会走这么多路,双脚着实吃了点苦头。走到火车站广场时已近四点,路对过恰好看到一辆东行的71路车,显然在缓缓的寻找路旁的乘客,可待我躲过车流,穿过马路,车已经下去一段距离,无论怎么摆手都已无济于事,担心回去太晚耽误做晚饭,无奈之下摆下一辆出租车追赶71路车。不出200米便很快追上,弄清原委方知那是一条单行线,多跑了冤枉路,多花了冤枉钱,还浪费了不少时间。无独有偶,车至北郊时不清楚什么原因,有一女孩也打出租追71路公交车,不知她是否也拿钱买了个教训。
  
  今天仅凭主观臆断忽视单行线的错误让我付出了代价。是呀,人生也恰似这单行之线,许多事无法挽回和逆转,“从头再来”只不过是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决心。因此,人,凡事不能仅凭主观臆断,更不能一条道跑到黑,要学会珍惜、学会反思、学会面对,学会放手,走好每一天,珍惜所拥有,好好活着。或许唯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到巴金先生所说的“活着真好”的内涵吧。
  
  2008.3.1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