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宁愿付费上班是一个“梗”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6035
胡印斌

  “付費上班”的话题上了热搜。我查了查发现,说的是因为大学生就业难,所以有专家就提了个“付费上班”的建议。专家说,毕业生缺的是经验,中小企业缺的是资金,如果大学生能给企业付钱工作,既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大学生也可以顺利就业,一举双得,两全其美。

  看着不少社交媒体在激烈讨论这一建议是否“两全其美”,我试着去找这条建议的源头,想知道到底是哪个专家说的,却无法确认具体的专家,只看到满屏的调侃。既然缺乏可靠的出处,那么,这个所谓的“付费上班”,大概率是一个道听途说的“梗”了。说着有趣,听着好玩,骂着解气……仅此而已。

  然而,最近看到的两条新闻让我心生疑窦。一是,如今大学生去大厂“付费实习”,已经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有中介与大厂员工里应外合,明码标价,比如,去国际投行实习一个月要花一万七千元,部分金融机构还有“付费内推”的现象。另一条则是,深圳某公司一张面试表流出,面试问题包括能否接受晚上无偿加班、拖延提成发放、双休变单休等。

  把这些真实的新闻串连起来,虽然只能了解到一个侧面,却也让人窥见了部分坚硬冰冷的事实。而如果大家把各自的经历、经验,以及间接了解的知识聚合到一起,无疑会形成一幅相对完整的求职拼图。那就是,现实中,依然存在着对求职者的种种挤压、盘剥和苛求。无论是“付费实习”,还是“免费加班”,说白了都是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抑制劳动者的基本诉求。

  就像之前网上流传已久的那个“梗”一样,想入职?需要工作经验!不入职哪有工作经验?没有工作经验哪能入职!如此转着圈儿为难求职者,兜来兜去,何时是个尽头?

  就业难,这里边确实存在客观上的供需不均衡,以及因为外力冲撞而加剧的困难。比如,大学生每年都以千万级的数量毕业出校;正在加剧的城市化也使得劳动力供给不断加码;受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很多企业经营困难,缺乏吸纳就业的足够弹性等。

  这些问题都是真实的客观存在,也是近几年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但是,也不排除若干主观因素制造的各种焦虑,比如那些提出“付费上班”的专家,难道不是在推波助澜?

  求职者上班是用劳动换取报酬,怎么能通过榨取他们来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企业日子艰难的根本原因在哪里?是必须支付员工工资吗?当然不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如果不能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如果缺乏机会平等的发展起点,即便员工都是活雷锋,也难逃关门歇业的命运。

  同样,大学生实习也不是为企业添乱,而是一种关乎人才、技术、未来的储备,一味盘剥新进入者,无异于慢性自杀,因为这样做会导致企业无人可用。就业从来就是市场的风向标,专家也好,监管者也罢,其所致力的,一定是一个开放、包容、有温度、虑长远的制度供给。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宁愿“付费上班”是一个“梗”,笑笑拉倒。

  【原载《时代邮刊》】

  题图 / 上班 / 佚 名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