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底线在哪儿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5391
李昌喜

  某个初秋的午后,真的是闲得无聊,与妻一起,去某购物中心闲逛。一层一层地逛、一圈一圈地兜,买了些可有可无的东西。

  经过一楼某个卖鞋专柜时,看到一双皮鞋,款式、颜色是自己喜欢的。上脚一试,穿着舒服,五折,四百九十八元,买了一双。穿了这双鞋,就不想穿其他鞋了。这双鞋既可搭正装又能配休闲服,穿着走路,也不累脚。

  次年,元宵节,与妻又去购物中心,这回是真的购物。返回时,又去那个卖鞋专柜,一看售价两百九十八元,“喜迎新春,半价酬宾”,一模一样,又买一双。

  当年国庆节后,与妻步行至那个购物中心,再到那个专柜,两百四十八元,一口价,又欲买。

  妻说:“不到一年,买了两双哦,还想买?”

  我说:“难得遇到自己喜欢的,又这么实惠,为啥不买?”

  于是,又买一双!

  一年之内,买了三双一模一样的鞋,且全部是同一个颜色,因为它只有一个颜色。到现在,将近五年时间,几双轮换着穿,我佩服自己的“一往情深”!

  说实话,鞋子质量不错,颜色、款式我都很喜欢。

  我搞不懂的是,原价到底是多少?“底线”在哪儿?

  买第一双时,说是五折,四百九十八元,如此推算,原价岂不是小一千元?

  买第二双时,又说是新春酬宾,半价两百九十八元,如此推算,原价近六百元?

  那第三次呢,一口价两百四十八元,又如何解释呢?

  难道这才是这双鞋的正常零售价?

  以前,难道都是高价唬人?

  尽管早已看惯所谓的跳楼价、放血价,“最后半天、明天搬走”等如出一辙的招式,也知道,所谓的跳楼价,无非是虚高原价后,再给出低折扣,博人眼球。但总有个“底线”吧,当然,这个“底线”,卖家心知肚明、牢牢坚守,买家何曾知道?“少赚不亏”应是基本底线。

  后来,那个专柜撤离了那个购物中心,在央视投放的广告也不见了。

  我知道,背离底线的“玩”,迟早会玩出火。我没有诅咒那家鞋企的意思,我真心希望它好好地生存下去,再做出一款我喜欢的、便宜的、能让我在一年之内买三双的鞋子来。我更知道,做好一家企业非常不容易!创立一个大众熟知的品牌更是难上加难!

  老老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无论做人也好、做事也罢,都有一条必须坚守的底线,一旦,不顾底线、逾越底线、践踏底线,迟早出问题。

  人们常说“一念成魔、一念成仙”,做事、做人都有“一念”,这个“念”,看不见、摸不着,它却驻守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约束着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旦忘记了这个“念”,超越这个“线”、践踏这个“线”,是“魔”是“仙”,自然显而易见!

  一起守“底线”,一起执着“念”!用一己之“念”、一己之“線”,规范自己的言和行。

  【原载《小品文选刊》,本刊有删改】

  题图 / 底线 / 佚 名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