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珍惜所拥有的 割舍该割舍的

时间:2008/3/14 作者: 岩竹寒梅 热度: 99740

  ——《大校的女儿》观感
  
  久闻女作家张海鸰的大名,她自强不息、坦然面对挫折的传奇人生很令人敬佩,当观看其编写的电视剧《大校的女儿》,我从另一个层面更加理解她、敬重她。同时,我也被她所塑造的韩琳和姜士安两个人物情感世界的那份深深的缺憾美所震撼,所感动。我暗暗抱怨作者为什么让一对有情人难成眷属,为什么让一对有情人想爱不能爱,为什么让一对有情人背负如此沉重的道义责任,为什么让一对有情人承受如此煎熬和无奈,为什么让一对有情人错过一次又一次相爱的机会,为什么让一对有情人那份感情如此真挚厚重,为什么让一对有情人是一个如此令人遗憾而又惋惜的结局,为什么让一对有情人那份爱情缺憾如此凄美。
  
  我深知这诸多的抱怨和期盼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或许生活本来就是这样,或许无缺憾的人生根本不存在。人的情感世界或许正是因为有了那份令人震撼、令人刻骨铭心的缺憾,才更让人感动,才更耐人品味,才更令人难忘,才更令人肃然起敬。
  
  现实生活中有几人的情感世界没有缺憾?有几人的人生选择没有缺憾?有几人的爱情憧憬一路顺风?
  
  幸福的人生不尽相同,幸福的家庭各有千秋,可真正地久天长毫无缺憾的幸福爱情又有多少?真正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的真爱又能维系多久?
  
  剧中的一对年轻人,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有道德,在常人看来是天设地造的一对好姻缘,无论他们如此选择自己的爱情生活都可以理解,都在情理之中,甚至无可厚非。可命运就是如此不尽人意,难以逾越的重重障碍还是拆散了一对有情人。
  
  作为一个社会之人,许多时候,谁都难以摆脱无形的压力,谁都难以超越世俗的责难,谁都难以承受舆论的重负,谁都难以超脱现实的不公。
  
  当今社会,许多年轻人面对爱情的选择,势力、现实、直白、狭隘、自私甚至不顾一切,在尚不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时盲目选择、极端追求,为了自己所谓的真爱,不惜损害他人的感情,践踏他人的尊严,乃至破坏他人的幸福。剧中姜士安的包办婚姻确实不幸,如许多先结婚后恋爱的捆绑夫妻一样,他很痛苦、很无奈,很令人同情。试想如此“工作上的烦恼、外边的事、心里话”都不能诉说的“三不说”夫妻,一般人是难以承受这种痛苦与孤独。面对一双儿女,面对固执的老父,面对社会的压力,面对青春已逝的妻子,他又能怎样潇洒选择?他又能怎样只顾及自己的感受?身居师长的高位要职,声誉、影响、工作压力,他只有选择默默承受,他只有选择委屈自己而固守道义和责任。面对敬佩真爱的昔日战友,他知恩感恩,固守做人的良知,悄悄把那份真情深埋心底,用一个军人博大无私的胸怀诠释了什么叫责任、道义和无私的真爱。善良的韩琳又怎能不招人喜爱,坦荡热诚、善良可敬、积极进取、坦然面对生活的不公;从她甘愿替剥夺其上大学机会的战友抚养孩子,到理智平静的离开那爱已不在的家,再到为了深爱的战友姜士安父亲那份不尽人情的过分要求,甘愿委屈自己而保全战友的家庭,这些事情如没有博大无私的胸怀,常人又有几人可以做到。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彼此都为对方着想,彼此给予对方无私关爱、理解,彼此精心呵护那份纯真、美好的真情,虽有人生缺憾,可那份彼此的无私和敬重让崇高的爱情得以升华,让人间的真情更加珍贵,也正是因为这份缺憾和弥足珍贵的真情和无私,令人们不得不仰望他们的爱情。
  
  再看时下社会,人们所缺乏的不恰恰是这份责任、道义和真诚吗?有多少人、有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叛家庭、背信弃义,去追求所谓的“爱情”,又有多少人为了一时的痛快和刺激而不惜抛儿弃女打碎家庭的安宁,又有多少信誓旦旦的男女最终在诱惑面前难以固守诺言,甚至反目成仇。
  
  韩琳和姜士安的爱情观和生活经历,促使人必须认真思考、认真对待两个现实问题: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究竟应如何面对缺憾?
  
  人不能总为别人活着,可人也不能只为自己活着。人生的道路未知数太多,面对挫折、缺憾、困苦和太多的未知,我们都应向他们学习,直面困难、乐观宽容、积极向上、固守道义和责任,珍惜所拥有的、割舍该割舍的。
  
  08.3.1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