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读封面·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3775

如此陪护,怎不心凉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画中老人坐在病床上,看着自己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孩子们没有一人关心他的病情,而是每人一本书,专心致志地读着……平时他(她)们都是“手机控”,怎么突然就喜欢看书了?原来他们是在盘算如何能多分一点遗产。

  君不见,当今社会有多少人为了遗产,兄弟反目,对簿公堂;有多少人不顾老人的生活,只想继承财产。这种行径多么让人心寒。日常生活中对父母孝顺一点,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好好照顾,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为他们治病,不留遗憾,这才是做人的底线。正是:乌鸦知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枉食人间谷!

  (读2021年4月封面)

  李志勤(浙江)

·感 悟·



  教育不是作秀

  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五年了,我对“教育”的理解是:通过引导、指导、开导,让孩子形成观念、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吃苦教育也不例外。在我看来,让孩子洗衣服,参加夏令营,少给孩子一点儿生活费……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吃苦教育。教孩子學游泳,逐渐增加训练的时间长度和穿越的水域宽度,让他知道学游泳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也是为了今后在生活中遇到不测时可以自救;让孩子到庄稼地里挖土、拔草,不如给孩子一小块土地,让他播种、打理、收割,从而使他了解庄稼的生长周期,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同时也获得了感性的劳动知识。

  (读2021年4月《吃苦的教育》)

  胡传虎(安徽)

  人间自有真情在

  生活不易,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尤其不易。他们为生活劳碌奔波,历尽生活的磨难,对人情冷暖的感知更加敏感。有时一句恶毒的话,一个不友善的眼神,都可以使一个人做出出格的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相反一句善意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送一本书、一件衣服,都能使他们感受到人间真情。

  从老是我尊重的一位作家,他饱经沧桑,最能感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不易,他的这些善行虽小,却足以打动我们的心灵。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读出了:人间自有真情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读2021年4月《底层情话》)

  秦 锐(山东)

  命运的轨迹

  生活中诸多的人事,貌似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相互依存、唇亡齿寒。“老鼠夹子”是寓言故事,“木质高帽”却是活生生的现实。

  所以,人生在世千万不要冷漠、麻木,而是要温暖多情,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人生命运的轨迹多变,有时会拐一个让你意想不到的弯。善待万物,擦亮心灵,也就是善待自己,成就自己。

  (读2021年4月《“老鼠夹子”与“木质高帽”》)

  秦 悦(陕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