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内力觉醒”是怎么忽悠家长的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2539
任然

  在北京昌平回龙观吉晟别墅住宅群深处,有一所名为“内力觉醒”的大学。“校舍”是一栋二百平方米、三层楼的别墅,该机构有二十多名新生入学,年龄从七岁到十六岁不等。记者调查发现。该学堂号称“中国第一所少年儿童大学”,但并无教材且混龄教学,学生每周都有所谓的觉醒课,每天要进行冥想,还存在对学生体罚的现象。

  那些年走过最长的路,就是培训机构“忽悠人”的套路……就在上个月,有媒体曝光了一家名为“脑立方”的培训机构,其宣称“蒙眼能辨色”“七天成诗人”;这次所谓的“中国第一所少年儿童大学”似乎没那么玄乎,但“内力觉醒”还是透露出浓浓的神秘色彩。只是,任何“神话”都是用来被打破的,从媒体披露的信息看,“内力觉醒”大学里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内力”,有的依然是满满的套路。

  抛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新概念”,是不少培训机构的惯用伎俩。“脑立方”主打在短時间内“开发”孩子的右脑,“内力觉醒”大学如其名所示,号称要唤醒孩子的“内力”。稍作分辨,不难看出,这套概念编排实在太过拙劣。虽然标榜为“精品私塾”,但不仅没有教材,甚至连正式的机构招牌都没挂;所谓的“军事化管理、艰苦化生活、历史化熏陶……”的办学模式,更无任何新意,所依仗的不过仍是“惩戒+洗脑”的传统套路。所谓特色的冥想课,按照学生的理解,其实就是“闭着眼呆五分钟。老师就是让我们放松”,“艺术觉醒”则是由老师一起带着看电影……如果这样的教学能够唤醒内力,是不是太有点侮辱“内力”一词了?

  纵是如此粗糙的忽悠套路,却不乏追捧的家长,原因何在?其实,“脑立方”也好,“内力觉醒”也罢,其重心与其说是真要“育人”,不若说是“抚慰”家长的焦虑。比如,来“内力觉醒”大学的孩子,要么学习成绩不佳,要么爱打架,甚至与老师关系不好,即通常意义上教师和家长眼中的“坏孩子”。动辄二十五万元一年的学费生活费更是完成了对“受众”的筛选,既能保障学校的收入,又能体现学校的“精品”定位。于是,那些具备经济实力又苦于管教不好孩子的家长,自然愿意“赌一把”。

  从更大的范围来看,近年来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往往标榜自己发现了教育理论的“新大陆”,能够在短期内让孩子“脱胎换骨”乃至“成才”,其瞄准的都是家长在教育上焦虑与走捷径的心态。不少家长以为孩子只要接触了某种新的教育理念,便可成为“神童”,或由“坏孩子”变成“好孩子”。一些收费不菲、打着私塾旗号的机构,满足了部分家长的虚荣心理,误导家长认为靠金钱堆砌就可为孩子构筑一个远超同龄人的新未来。

  【原载《中国青年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