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返乡的“格斗儿童”……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1527
封寿炎

  备受关注的“格斗儿童”事件有了最新进展。目前,四川凉山州教育局介入调查,这些参与格斗俱乐部的儿童将被带回凉山。

  人們关心的是,这些孩子回去之后,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怎样的生活?有关部门的答复很明确。教育部门表示将安排他们重返学校,民政部门表示将根据调查结果确定进一步的救助措施。然而,这些孩子从此就走上人生坦途了吗?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很难放心。鉴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当地有关部门的财力和能力,人们担心这些“格斗儿童”很难获得足够的救助,也很难获得良好的教育。舆论风波平息后,他们有可能遭遇更加糟糕的生活状态:辍学、打架、偷窃甚至涉毒,成为问题儿童。

  从当地现实状况和既往经验来看,人们的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就连这些孩子自己,对于回去之后的生活也有清醒的认识。尽管一位“格斗儿童”说:“一进那个笼子,我就害怕得很。”但他们也明白,“这边伙食比家里好,有牛肉、鸡蛋,家里只有洋芋。如果我回到家里,可能要干苦活儿。”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要将他们带返凉山时,很多孩子哭了,不愿意回去。

  四百多名孩子离开家庭、离开家乡,以参加格斗训练甚至参加商业性质的格斗表演为生,从中可以看出,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身心成长,已成为相当普遍的社会问题。媒体的调查发现,在凉山地区,由于学校教学水平低下,很少有人能够考上大学。大多数儿童都在初中毕业后就离开学校。如果外出打工,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摆在他们面前的工作机会并不多。如果留在当地,普遍落后的经济社会状况,又严重制约着他们的人生发展。

  让儿童去参加商业格斗是残酷的、有违人道的,但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哪些出路呢?“格斗儿童”面临的困境,其实是农村留守儿童面临困境的一个例子。

  对于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成长问题,他们的家庭自身已无力独立解决,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帮助。

  “解救”四百多位“格斗儿童”并不难,安排他们重返学校,给予一定的经济救助也不难。难的是如何帮助他们走上人生的正轨。

  【原载《解放日报》】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