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貂不足,狗尾续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1432
高深

  你肯定参加过一些会议,在会议进入议程之前,主持人总要先介绍到会的领导与嘉宾,经常是念过一长串某书记、某局长、某主任以后,又郑重地介绍:“今天光临会议的还有副局级巡视员某某、正处级调研员某某……”

  这几乎成了有些会议的一道“风景”。

  按照正式编制,领导职数有刚性规定,一般情况不得突破。可是人多椅子少,往往安排不过来;还有,每当一个单位换了“一把手”以后,总要或多或少提拔几个干部。没有职数怎么办?“科调”“处调”“局调”,这些没有实职的虚衔要求不那么严格,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派上了用场,各种“调”成了安排干部的另一条“蹊径”。

  有一位博古通今的老先生,把此类现象称为:“貂不足,狗尾续。”

  “狗尾续貂”多用来形容“前美后丑”。例如在他人的美文后面随意添加一段,或是为他人未完成的佳作代劳,又续得不甚精彩。

  但是,“狗尾续貂”最早的意思则是形容“官爵太滥”。

  晋朝的赵王司马伦,是三国时魏将司马懿的第九代孙。《晋书·赵王伦传》记载:这位王爷,为笼络人心,纠集私人势力,凡王亲宦戚、属下亲信,一律封官加冕。即使是“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所以“每朝会,貂蝉盈座”,殿上黑压压一片,尽是头戴貂蝉冠的高官。老百姓给这种现象编了一句民谣:“貂不足,狗尾续。”意思是说,貂尾巴是罕见的皮毛,珍贵而又稀少,可高官太多,貂尾巴供不应求,只好以狗尾巴替代。

  我不想把凡是搞了“处调”、“局调”的,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儿地统统划入“下有对策”中去,更不想把他们同“狗尾续貂”一锅烩。有些地方可能确实有此需要,确实对工作有利,应另当别论。但是我不清楚,目前全国到底有多少虽没有某一级的实职,却享有某一级待遇的这“调”那“调”?其中有多少确是因为工作需要而设?又有多少纯属因人设事的一种人事“安排”或“安慰”?

  官员过多,几乎成了历次机构改革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不料旧病没有治好又添了新病,如今“助理”亦满天飞,哪一级长官都可以配一个“助理”。从前只有省长一级才有助理,市长都很少有。现在不但县长有助理,镇长也有助理,甚至连一个股级的县防疫站长也配了助理。

  到底多少百姓养一个官员(包括公务员)才合适?吃“皇粮”的人越多,老百姓的负担越重,政府的成本越高。以前的机构改革有个教训,有些地方越改革长官越多,编制越臃肿,应成为今后机构改革的前车之鉴。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