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责
贵州毕节留守儿童的悲剧,一轮又一轮地刷出新伤。“留守儿童家中自杀”、“留守女童失踪”、“留守儿童冻死垃圾箱”……终于,这些伤痕,似乎将得到抚慰。
最近,《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专门强调了家庭的监护责任。这意味着,个别“只生不养”的留守儿童父母,将会面临多种处罚。针对照管缺失、虐待和遗弃等情况,甚至可以剥夺父母的监护人资格!
“只生不养”的父母,也终于从大众口诛笔伐的骂声中,走到了司法追责的标尺之下,缺位的监护人责任,成为一个被加亮的词汇。而国家救济制度的接手,也为未成年人保护兜底。
但仍有许多现实问题要面对。或因经济原因,或因政策原因,许多孩子被留在了乡村,与父母分离。兜底保护的政策,即便能抚慰伤疤,却很难从根源上,让留守儿童的社会之伤不再出现。
告状
最近一场民告官的官司,让华阴市政府比春晚上亮相的华阴老腔更出名。
原告是个七旬老妇,她的合法土地使用证,被陕西省华阴市国土资源局变更登记在旁人名下。半年的诉讼期里,被告“既不应诉也不出庭”,在渭南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并送达行政判决之后,依然对败诉判决“不闻不问”。
这场被告缺席的官司,终于由媒体来破了局。一篇报道引发了关注,仅仅五天之后,华阴市政府就快速作出了回应,发布通知深刻自省。据其解释,不应诉是因“有关工作衔接不到位”,“没有及时汇报相关领导”。
如果说一张报纸的威力,高过了法院的传票和行政判决书,那肯定是荒唐的。媒体人该为“五天之快”高兴呢?还是执法者该为“半年之慢”而难过?又或者,确实如华阴市政府书面解释的,华阴国土局案头堆积的卷宗太多,掩住了那一张传票和一纸判决书?
这场一度被被告遗忘在角落里的官司,即便如今有了个圆满的结局,仍旧让人高兴不起来。最初之疏忽,反转之窘然,都成了官司之外的痛点。
告状的老百姓,总不能每次都指望着媒体帮忙吧。
【原载2016年2月24日《中国青年报·新闻眼》】
插图 / 给留守儿童多点关爱 / 雅 芬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