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不敢写的童话故事,中国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轻轻松松就演绎出来了。
昨天的《海峡都市报》转述了福州这位小学生的童话神文。孩子是这么给大家讲故事的——很久以前,一个王子和一位公主结婚了,王子发现公主与另一男性走得很近,于是逼问,公主只好承认是她的前男友,而且还怀了前男友的孩子。最后,在名医的帮助下,王子通过棍打公主肚子把孩子给打掉了。当然,两人还是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
一个写作文时还用拼音代替的三年级学生,童话故事能写得如此曲折离奇,无疑拜那些影视剧的好编剧们所赐。当全国都在挖苦电视屏幕上突然少的武媚娘们胸前的二两肉时,这篇奇文的横空出世,顿时让人们多了一些别样的思考:我们还能给孩子看什么?
一张试卷被一个早熟的孩子答得醉倒一大片成人,就像一张白纸被这个世界涂抹得斑斑驳驳一样。这是一个价值观充满着悖论的社会,一方面是成人对于影视作品中胸前二两肉欣赏权利的死死捍卫,一方面是孩子纯净心灵的被污被染,中国似乎套进了一个在艺术作品的欣赏权与教化权难取难舍的死结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尴尬与无解。
今天的孩子还能看什么?似乎没有一个可以形成共识的答案。《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热播的时候,有家最权威的播出机构站出来点名批评了,说这些动画片语言粗俗、暴力失度,搞得孩子不能健康成长,结果人家连制作的激情都没了。
中国总有一些眼睛里容不得半粒砂子的看客在找影视剧的茬儿,一会儿说这只想吃却永远吃不到羊的灰太狼被平底锅砸过九千五百四十四次,喜羊羊被煮过八百三十九次,被电过一千七百五十五次,看不得;说熊大和熊二每十分钟里就有二十一句脏话。当然,武媚娘们胸前白花花的一片更是万万看不得的。
中国不缺教化者的指手画脚,缺的恰恰是包括写出能够气死安徒生的童话奇文的孩子们能看、成人也能看的优秀艺术作品。都把精力集中在这类荒唐的点数上了,把教化的工夫放在横挑鼻子竖挑眼、放在一把剪子切到肩的简单管理上了,所谓艺术的繁荣,不是空话便是神话了。
只有一种形式的、成人与孩子通看通乐的艺术是乏味的,也是摆不平艺术多样化与教育底线化两者关系的。它等同于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给家长,把家长欣赏艺术的口味逼到与孩子同样的趣味,这样的环境还有多少乐趣可言?
据说王子劝公主打胎、最后他们还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的这个童话故事,老师还是给了15分的“高分”的。我觉得孩子没错,老师没错,也不尽是家长有错。错的是这个傻傻不分级、成人与孩子混沌分不清的艺术生态环境。
有想像力总比没想像力好,尽管这孩子的想像力吓出了成人一身冷汗。
【原载2015年1月9日《钱江晚报·个论》】
题图 / 童话被改编 / 佚 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