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与高考有关的事儿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7714
张渺

  

  高考和法律

  陕西长武县中学的教科研处副主任曹老师,因为制止学生撕课本,被六个学生围起来打伤了,躺在县医院急诊科观察室的床上打吊瓶。这位五十多岁的老教师右眼圈发黑,还伴随着类似脑震荡的“外伤性头疼”。

  但他没有报警,甚至,学校和教育局都出面调停,让他不要报警。原因很简单,打曹老师的那些学生,再过一周就要高考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考前考后撕书烧书,成了高考生们的一种减压方式,种种情绪,发泄在碎成一片片的教科书上,也成了能够被理解的事情。这样看来,5月30号的那个上午,伸出手在一名撕书的高考生背上一拍进行阻止、甚至还训斥了他们几句的曹老师,似乎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一句话,高考,成了任何行为的“免罪金牌”。

  真的该让高考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吗?为了“不影响到学生备考”,失去亲人的考生会被暂时瞒着;一个县的所有网吧,为了高考,被勒令暂时歇业;许多地方因高考交通临时限号……高考驾到,全民让道。

  可是,继亲情之后,法律,也要为高考让道吗?真的该让高考成为已满十六岁的几个年轻人做出暴力行为后,学校甚至教育局一起包庇其行为的借口吗?

  或许,还是让“教育的归教育,法律的归法律”吧。

  高考和政策

  离高考还有不到一周时间,小涛(化名)和他的家长,已经越来越绝望了。

  这位原籍安徽、户籍和学籍迁到内蒙古自治区、高中在湖北黄冈中学借读的考生,既不能在湖北参加高考,也不能在内蒙古参加高考。甚至到现在,他都还没报上名。

  小涛不是第一个因高考移民的身份被几个地方的政策拦在考场之外的考生,显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是眼下正在被跳来跳去的政策折磨的那一个。

  家长原本为小涛规划得很好:按照以往的政策,小涛的学籍户籍在内蒙古已经满两年,即使他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三地就读,也仍然可以回到分数线相对较低的内蒙古参加高考。

  没有料到的是,内蒙古的政策突然改了,学籍两年,变成了就读两年。

  政策变动以扼制“高考移民”,无可厚非,但理想中的教育资源公平似乎仍然遥不可及。在城市人口流动迁徙已成常态的今天,又有多少“漂二代”会成为政策的受伤者,一时间,似乎无法顾及。

  【原载2014年6月4日《中国青年报·新闻眼》】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