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官员婚外情经济学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1464
任丽倩

  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官员婚外情的事儿,总是接连不断地曝光,大有“无情妇,不政客”的趋势。

  一项调查表明,2000年以来,上庭受审的四十一名中国省部级高官中,三十六名拥有情妇,占87.80%。在美国,有桃色绯闻的政客,也是举不胜数。

  当然,如果让中美婚外情官员打擂台,估计还是国内官员占优势。

  无论是数量还是花样,中国部分腐败官员,可以说是贯彻了“孺子牛”和“创新”精神。有官员包养一百四十多个情妇,玩起女人来,不管老小,不分美丑;有官员运用进修时学来的MBA管理知识,让“首席情妇”用分类法统领其他六个情妇。

  美国政客的婚外情,大都和利用职权的经济贪污没有太多的直接关系。中国官员的桃色丑闻,往往是贪污调查的副产物。

  从经济学角度,官员对待婚外情和贪污,与平常人对待任何不想被人发现的事件一样,要做收益和成本的分析。尽管一个合法,一个非法,然而最终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第一,所作所为被公众或家人发现的可能性。第二,如果被发现,被公众或家人惩罚的严厉程度。

  先从纯粹的婚外情说起。在美国,对政治家私人生活的爆料和独家报道,往往可以给媒体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这些政治家,如同那些娱乐、体育明星,他们的绯闻对于公众和媒体而言,同样是值得津津乐道的。此外,还有政治上的竞争对手,经常雇专门的人从事负面调查。

  在中国,关于影视娱乐明星的花边新闻报道很多,对于其他公众人物的私人生活报道却很少。就算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官员的一举一动,比如抽“天价烟”等,受到史无前例的监督,婚外情被爆料还是相对少见。

  其次,如果婚外关系被公众知情,会直接威胁到美国各类政客的政治前途。桑福德和约翰·因赛恩,在情妇丑闻曝光之前,是共和党在2012年挑战奥巴马的有力人选。桃色新闻基本上葬送了这些政治家向更高职位挑战的政治生涯。美国政客常常标榜自己的“家庭价值”,以吸引选票。情妇的出现,则让选民认为这些官员是伪君子,不投他的票。

  反观中国的官员,很少仅仅因为情妇的存在,葬送其未来的政治生涯。即使百姓不喜欢官员有情妇,他们也没有办法用选票去惩罚。

  基于此,出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中国部分腐败官员,经常被发现同时有好几个情妇,或者共同分享一个情妇。这些情妇,更像是他们所拥有的“财妇”,有时候和汽车房子一样,成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是可以在圈内公然炫耀的资本。

  可想而知,这种思维主导下的大脑,这种占有欲控制下的行为,不腐败才让人奇怪呢。

  于是,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特定的规律:曝出有情妇的国内官员,只要让司法机关介入,一查一个准,基本上都是贪污腐败分子。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