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请你告诉我”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0103
吴非

  

  有一年暑期的新教材培训,有件事让我印象很深。散会时,有位女教师过来问,第几模块第几专题的文章该怎么教。我说:“上午培训时不是说过了吗?”女教师坦然地说:“上课时我没在意,没听清,麻烦老师再说一遍。”

  这让我很为难,她像是很认真地在问,我只能大致复述一下自己的建议,并请她看一看有关资料。但她接着说,新教材难教,不熟。我说,一回生二回熟,好在这些文本都是经典作品,不应当有太大的困难。她说:“我作品读得少,理解有困难。”我说:“你是中文系出身的,怎么会‘理解有困难呢?”她说,在大学阶段读作品的同学“都有点呆”,“考试考不过别人的”。我想起高校教授的介绍:中文专业很多学生不读作品,却能写出文学评论甚至论文。

  我说:“既然是这样,我可能也帮不上什么忙了。因为读不懂作品是没法教的,你就当作和学生一同学习吧。”

  她惊讶地问:“那怎么可以?请你告诉我,我得教书啊。”

  “那你就边看文本边看教参吧。”—— 说实话,我不想谈下去了。

  她问:“那么,那本《教学设计选编》,有用吗?”

  我说:“你可以看一下,对你可能有用。”

  她问:“有哪些用呢?请你告诉我。”

  我觉得应当尽快结束这样的谈话,说:“有些设计很巧妙,能有效地地调动学生的思维。”

  她问:“我能用这些教学设计直接去上课吗?”

  我说:“这些教学设计是为那些初上讲台的老师编的,提供一些思路给他们参考,让他们能有根‘拐杖;不过,我认为最好能有自己的创造和发现。”

  她说:“可是我没有时间全看一遍呀?”

  我真的有些不耐烦了,说:“你如果没有时间全看一遍,就算了;你可以参考一下,看看有哪些设计是可以参考的,多多少少会有些作用的。”

  她问:“你报告中说的那个例子在哪一頁呢?请你告诉我。”

  我说:“你根据题目自己看啊,自己找啊,只要自己感兴趣的,就用到你的教学中去。”

  她说:“可是我还是没有时间找啊!还是请你给我勾几篇……”

  对这个没完没了的“请你告诉我”,我真的有些绝望。我不敢相信这样问话的人会是教师,然而我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教师”。

  这样的青年是怎样当上教师的?她当上教师后是怎样教学的?学生们对她的教学会有什么样的评价?这样的教师还有多少……这些本不该由我想的问题,我不得不悲观地想;我又想,结果可能大大超出我的意料。如今那莫以名状的社会风气,也造就了我们国家的许多奇迹:这个不动脑筋的青年教师,说不定还是某个地方的“先进”、“优秀”或“骨干”呢!

  学者们在讨论,认为课改的核心是教师的素养,而现实是约有一半以上的教师专业素养不合格。对此,中小学同行甚不以为然,认为学者们不怀好意,出言苛刻。其实这类问题不用争论——现在的教师(包括校长主任,也包括学者教授们),往往比学生更怕考试。

  你说,你那里也有这样的教师,看来我们所处的环境差不多。我们谁也不敢说自己聪明,保证不会问愚蠢的问题;但是那种总是强调客观原因,依赖外部条件,没有一点自觉学习意识的教师,学生从他那里又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选自新浪博客】

  插图 / 等待 / 蒋跃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