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政部2006年《中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住宿标准(每人每天)副部长级六百元、司局级三百元、处级以下一百五十元;伙食每人每天五十元;交通、通讯等杂费每人每天三十元。照此标准,中国机关人员出差费用标准远低于美国官员。在某门户网站的新闻首页上看到上述信息后,我在自己的微博上进行了转发,并调侃道:“嘘,别忘了愚人节没过完呢。”一位网友随即跟帖评论:“建议中国设立愚民节。”
其实,所谓“中国官员差旅费标准低于美国”并非财政部的最新说法,而是有人翻出了其2006年制定的差旅费管理办法。而之所以“旧事重提”,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背后的原因——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南方电视台记者“李佳佳Audrey”发布微博称,骆家辉没有住在论坛会场套房(五星酒店),因为酒店价格是美国政府差旅财务规定的三倍,大使不能住。在记者问及骆家辉是否会在博鳌玩几天时,骆家辉称能一天解决的事不会待两天。随即美国外交官在华花费报销限额表又在网上爆出,引发广泛关注,并理所当然地再次将饱受诟病的国内“三公消费”推上了风口浪尖。
不管财政部这回是主动“往舆论风口上碰”,还是“躺着也中枪”,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相关部门确实制定过这么一个规定。还有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么一个煞有介事的规定很显然并没有完全落到实处。而在当今中國,“说一套、做一套,规定一套、实际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现象委实太多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称其“愚人”而有网友质疑其“愚民”的原因。
愚人节一年只有一个,但“愚民节”却确实时常有,也并非完全没有事实依据。远的咱不说,就从今年4月1日“愚人节”说起吧,看看最近这几天媒体都报道过哪些有“愚民”之嫌的新闻。4月1日《重庆晨报》报道,重庆要求政务接待不上高档菜禁用高档烟酒,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突出地方特色,不购置不使用茅台酒等高档烟酒,不上高档菜肴。4月2日人民网报道,博鳌亚洲论坛上,有记者提问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对于网上流传的“油价脏话门”有何看法,傅成玉称自己没有听说过,不好评论。4月3日东方网报道,山东省政府举行的系统调研工作会议上,省长姜大明表示,官员去基层调研不要暴露官员的身份,可以自称是报社记者,“这样才能了解很多真实的东西”。4月4日中国广播网报道,三岁女童肚痛借厕所遭拒,广州司法局回应称:“那是办公区域,不是公共厕所,如果每个人走到那里都说肚子疼,借厕所用,就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4月5日《京华时报》报道,多家银行未在时限内全面公示收费项目,包括建行、中行、农行在内的多数银行都未在其网站上对收费项目进行“明码标价”……
以上列举的只是最近几天的例子,但似乎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如果谁有时间、有精力,继续往前翻新闻,虽不一定天天都有那么明显的“愚人节”新闻报不完,但天天有亮点,天天不“白过”应该是可能的。这些还是媒体报道过的,媒体没有报道的又有多少?明乎此,忽然觉得有人说“天天都是愚民节”其实并不算太夸张哩。
【原载2012年4月16日《西安晚报·漫笔》】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