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家底真有这么厚吗?
“办亚运有不节俭的地方,老百姓都知道!能不能不说‘达到了节俭办亚运的目标这种话?”2月21日,广州市人大代表、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葛洪义在海珠区代表团第一组讨论中,对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亚运会的叙述发出质疑。
葛洪义深有体会。他的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所在的广州大学城,光是道路就翻新了两遍。而广州马路上的花坛护栏,用的也是大理石,这都是在亚运会举办前突击改造的。
“奢侈了還说成是节俭,搞的是高档的还说自己节约,这就是‘皇帝的新衣。”葛洪义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为了亚运会,广州出手大方。除了城市美化,以亚运为目的的治污也耗资巨大。
广州多水,仅市中心城区就有河涌二百三十一条,总长九百一十三公里。上个世纪末,随着广州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膨胀,许多河涌成了用来排污的“臭水沟”。广州在2008年年底决定投入四百八十六亿元,根治一百二十一条河涌,一天耗资一亿元。
广东省人大代表朱列玉就住在杨箕涌旁边,他见证了这条水流由浊变清的过程。“水污染治理的确有效果。”但他怀疑,“广州的家底真有这么厚吗?”
到底花了多少钱?
巨额开销使市民对“钱”敏感起来。2010年1月,“口罩男”出现在亚运整治工程咨询会上,向广州市建委主任简文豪表示,反对亚运改造统一换用花岗岩。这一代表广州市民心声的意见最终被政府采纳,至少为政府省了五千万元。
但是,以亚运会为目的的间接和直接的支出究竟有多少钱,恐怕绝大多数人仍无法得知,政府大手笔的开支引发了民众对亚运会预算的追问。
在广州“两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市人大代表钟南山向媒体透露,他查资料发现,广州亚运会的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很大。“总投资两千五百七十七亿元,其中广州投资一千九百五十多亿元,带来债务两千一百多亿元。”
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显然是为数不多的熟知亚运会账目的官员之一。亚运会到底花了多少钱?广州“两会”期间,张杰明被媒体围追堵截,他被问得多少有些不耐烦了:“可以看《南方都市报》对我的专访。”他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张杰明透露的数字与钟南山透露的并不相同:广州亚运会的预算一共是一百三十六亿元,实际支出和这个数字差不多。
张杰明说,2002年至2003年申办亚运会期间,筹备组的预算是十四亿六千万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约一百二十一亿元人民币。这只是一个报告,没有通过人大审核。
“申办成功后,市领导在跟媒体的一次谈话中称,广州将上报给国家‘一揽子计划,除了亚运场馆、亚运村、交通设施等项目外,还把新机场二期工程、新火车站、地铁、城市主干道、码头和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全部包括在内,总投资达两千两百亿元左右。”张杰明说。
到了2005年,又有一位领导对媒体表示,办亚运最多二十亿元就够了。然而,张杰明认为,这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做好二十亿元的预算。
张杰明告诉当地媒体:“实际上亚运这一块,即正式筹办后所花的资金,我们的预算就需要一百三十六个亿,包括亚运、亚残运运行费用、开闭幕式及场馆设施费用、竞赛费用、行政管理、宣传推广及文化等费用、大型活动、不可预见费等几个项目的支出,这个数跟当年说的十四亿六千万美元差不多。”
广州市财政收入需要与国家及省里分成。市长万庆良表示,在广州市三千三百四十八亿元的财政总收入中,除了交国家、交省里,广州留下的只有八百七十二亿元,加上中央税收返还的,共九百多亿元。这其中,一半还要下拨给十二个区(县级市)。“人人都说广州富得流油,其实广州的财力捉襟见肘。”
尽管如此,广州还是为亚运“倾其所有”。广东省政协常委孟浩对《法治周末》记者说,为了美化道路,政府在广州大道北体院门前花坛摆放了一块黄蜡石,价值约两万元。“非常昂贵,这让纳税人感觉不好。”
因此,亚运让广州负债累累并不让人意外。张杰明向媒体透露,包括申办前的历史负债近五百亿元在内,广州市政府目前需要还本付息的债务是八百八十四亿元,相当于广州市一年的可支配收入。
人大代表都搞不清楚,
普通老百姓更搞不清了
2月25日下午,参加广州市第十三届人代会第六次会议的四百九十六位代表,以三百七十四票赞成、八十七票反对、三十四票弃权、一人未摁表决器的结果,对《广州市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预算报告》进行了表决,通过率75.6%。
这份财政预算报告在2月25日下午大会表决的九份报告和议案中,得票倒数第一。
财政预算报告已经不止一次倒数第一了。从2006年至今,葛洪义以人大代表身份参加了六次全会,在他的印象中,财政预算报告至少有四次得票率倒数第一。
人大代表难免不满。2002年至2003年申办亚运会期间,筹备组的预算额度约一百二十一亿元;
申办成功后,市领导称,广州将上报给国家“一揽子”计划,总投资达两千两百亿元左右;2005年,某位领导对媒体说最多花二十个亿。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人大代表均表示,他们没有讨论过这些预算。
但是,张杰明称,这些支出都写入了预算,提交人大讨论了。“比如我去年在发布会上提到的城市重点基础建设资金投入一千零九十亿元,这个不是在2010年这一年的一次预算里能体现,而是从2005年至2010年六年间,分期投入。”
“再比如用于亚运会本身的一百三十六亿元,这个也是包含在过去五年每年提交给人大审议的预算当中,并不是一年的投入数,而是历年的累加,且分别在历年的报告中通过。所以可能有些代表在预算报告里没有看到一千零九十亿元或者一百三十六亿元的字样,就以为我们没有写进预算里。”张杰明说。
广州市预算透明度在下降。根据长期观察公共预算的志愿者吴君亮及其所在的中国预算网统计,与2009年相比,广州2010年财政预算公开的程度从100%,骤然降至18.4%。
当然,专业性较强的预算报告,也并非人人能读懂。一位人大代表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预算报告非常复杂,只列大项,也不说是什么事,必须内行才能搞清楚。”
张杰明声称预算经过人大讨论的同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人大代表均遗憾地表示,从二十多亿元增至上千亿元,广州市政府并没有向人大报告并提出申请,这中间,增加和修改了哪些项目,预算数目做了哪些改动,人大代表一无所知。
“不是说广州打肿脸充胖子,因为我们根本不清楚花了多少钱。人大代表都搞不清楚,普通老百姓更搞不清了。”葛洪义说。
要求公开亚运账本的呼声高涨。葛洪义认为,以公共财政的获取和支出为中心,财政预算问题会成为法治民主进程中的大事。
“不能‘神马问题都由我来回答”
亚运预决算不透明,使广州市民深感账目之“乱”。
朱列玉与其他人大代表一样,并不清楚“亚运”的概念,因为有关亚运会的直接和间接花费并未区分明确。“马路的拓宽、植被的栽种、公园的绿化,没有亚运就不搞?”朱列玉质疑。
香港媒体人吴志森认为,今年1月14日,香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毫不留情地否决了香港政府申办2023年亚运会的拨款申请,原因之一,也是钱没交代清楚。
据媒体报道,2010年9月,香港政府发布咨询文件,公布承办亚运的大致预算是四百多亿港元,舆论顿时哗然。政府官员反复解释,在预算的四百多亿港元中,只有一百四十亿港元与亚运直接相关,剩下的三百多亿港元用于改善基建、体育设施,即便不搞亚运,迟早也要花,市民还是不依不饶。
迫于舆论压力,港府申办亚运专责小组最终决定舍弃原计划中关于提升元朗、大埔、沙田三个室内体育馆的部分,预算从四百多亿港元减至六十亿港元,但仍未能得到支持。
按照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规定,人大有四项重要权力:立法权、监督权、重要人事任免权和重大事项决策权。在葛洪义看来,后两种权力行使不够充分,否则,可以形成对政府强有力的制约,而亚运会支出,显然属于“重大事项”。
这种制约在今天显然远远不够。张杰明此前向媒体表示,将在适当的时机公布亚运会账目,等到所有账目清理完,再进行核算和税务稽查,一系列程序走完,大约要到2013年。
要求“晒账本”的声音不绝于耳,给广州市政府带来巨大压力。但是,作为广州“财爷”的张杰明,却以很“潮”的语言书面回复《法治周末》记者:“不能‘神马问题都由我来回答。”
【原载2011年3月2日《法治周
末》】
插图 / 只露一角 / 张兮兮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