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使劲呐喊
看过《杂文选刊》2011年2月[上]的封面,觉得这种场面太壮烈了,简直是时代的强音!“就业难!”多么令人心酸的呼唤啊!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当拿着红彤彤的毕业证书,满怀信心地为社会贡献力量的时候,却是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没有地方需要一个学到知识的学生。自己迷茫了,家长失望了,头悬梁锥刺股十几年,竟然没有给家里创造财富,光是就业为家里增加了多少负担。莘莘学子們,呼唤吧,呐喊吧,发出心中最强的声音吧,社会在听着,人们都在听着,在声嘶力竭的重低音中,一定会给社会一个警醒,也会让你们自己如梦初醒。
人往高处走,谁不向往那衣食无忧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上是一劳永逸啊,所以考公务员趋之若鹜。
但一些垄断部门的招聘,从来就没有公开过,世袭制、内招制、照顾制,已经令这些部门人满为患,又怎能让饱读诗书的学生拥有一席之地呢!
所以呐喊吧,这种声音或许会产生裂变效应,让用人制度公开化、公平化,变挑马机制为赛马机制,变内定机制为招聘机制,这样的公平环境出现了,“就业难”恐怕就能少些抱怨了。
(读2011年2月[上]封面《毕业歌》)
杨孔翔(山东)
·短信·
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一文中,把中国的历史总结为两类: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两种时代只有臣民、子民、草民、贱民,没有公民,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争取到人的价值和尊严。先生的理想是建设“第三样”时代,我想应该就是公民社会吧!人成为公民的前提是公权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私人的权利,而不是公权的私有化。
在建设公民社会的道路上,教育的作用很大,但仅仅依靠教育的力量很难建成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因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劳动者”、“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教育学生做个合格的公民。吴非先生曾道出一些实情,在学校里,把校长当土皇帝做的还大有人在。再加上教师本身的公民意识就很淡薄,这样的教育环境,如何承担建设公民社会的使命?
(读2011年2月[上]《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汪跃峰(安徽)
坐在椅子上背靠的是一种权势和利益,权势越大,利益越多,它自然就越发的奇特和舒适,也就越容易招来众人羡慕、嫉妒,甚至怨恨的目光。一把椅子就能诠释出我们现实文化中一种扭曲的价值观,更何况芸芸众生,万象万物!
(读2011年2月[上]《椅子物语》)
孙振藩(湖南)
·感悟·
举报不过来
读了《两位师弟的怨仇里潜伏着社会分裂》后,我想,要是大家都像王鹏那样把自己觉得有猫腻、有蹊跷的事举报出来,那还举报得过来吗?
我2006年考上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发现班上五十多个同学中,有个别同学英语结巴,甚至还会读错一些基础词汇,着实诧异,私下打听,才发现此人是该大学文学院某教授的女儿。难怪!我释怀了,但也如王鹏般愤怒着,想我这样的草根百姓的女儿得拼命苦读,花去无数脑细胞记这背那,而人家教授的女儿就可以有渠道、走捷径,轻松考上研究生。照毕业照时,班上又多出两个新面孔,她们是因为学业优秀,学问突出,提前一年毕业的学妹。其中一人是我就读那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的千金!大伙儿都释然了,她不优秀谁优秀?她不提前毕业谁提前毕业?研究生院有条规定说,学业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这似乎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谁去举报?研究生招收名额幸好多,还有我等草根百姓儿女读研的机会;如果像公务员考试那样几百甚至几千考生去争一两个名额,那当然是像马晶晶这样的人被录取了。我早已见怪不怪了,不过,我在想,如果大伙都像我这般麻木不仁,任由社会丑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那社会怎会和谐?社会需要更多像王鹏这样有责任、敢担当、有社会良知和正义感的人。
(读2011年2月[上]《两位师弟的怨仇里潜伏着社会分裂》)
李海蓉(福建)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