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上海火灾,“头七”肃穆中的欣慰和期盼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9420
李 军

  昨天,是上海胶州路11·15特大火灾发生的第七天。在民间,这是中国传统殡葬习俗的“头七”之日,亡者的魂魄会于“头七”这天返家。在这亲友最后拜别亡灵的时刻,上海媒体的报道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震撼的画面:胶州路上,数万并非全是亲友的吊唁群众肃穆而有秩序地走过。白色鲜花形成一片海洋,在白色花海的簇拥中,那幢被烧成黑色的残楼伸向半空。天空用一阵阵的细雨在回应:是的,我在看!不远的地方,有堵墙,墙上的大幅公益广告写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媒体的镜头,聚焦在鲜花丛中一只绒毛小熊上。小熊穿着黑色的衣服,手拿一张纸条:“亲爱的西西宝贝,虽然你在人世只短短一年,你的笑容记在了许多‘爸爸妈妈的心里。宝贝,紧紧牵着外婆的手。这只小熊陪你踏上通往天堂之路,那里再也没有灾难。”

  这应该是一只我们曾在9·11废墟上看过的小熊,这应该是我们曾在美国校园枪击案后,案发现场看到的鲜花。现在,小熊和鲜花一起,把这样一种我们曾经羡慕的公民精神,铺满了上海的道路。

  一位媒体同仁在微博上说:在这样的焦楼面前,在这样的鲜花面前,在这样的公民面前,媒体能做的无非就是记录。这数万人里,有遇难者的家属,更多的则是与他们无亲无故的市民。他们可以选择成为匆匆的路人而免于悲伤,他们甚至可以成为麻木的观众,你也无法深责。但他们用手中的菊花,用井然的秩序,展示了这场灾难后,我们目前为止所获得的惟一的真正补偿。

  我们欣慰,是因为我们还有期盼。可是,这场大火,整整七天了,我们期盼的东西,还有多少没有到来?

  上海市某报纸“市领导慰问火灾遇难者家属”的消息,一共有五百多字,其中市领导的姓名出现了三十三次,却没有一个遇难者的名字。感谢上海的另外两家媒体,他们从公告栏中摘出了部分死者的姓名,恭敬地登在了报纸上。火灾中遇难的平民名字,不光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更是灾难背后那一串串的真相。我们盼望,能有一份官方的遇难者名单从高级别官员口中一个个缓缓念出。这不仅是对公民的尊重,也是对真相的尊重。同时,这个官方的名单也会止住种种谣言。

  在昨天的祭奠现场,静安区的一位高级官员当场落泪。对这样的泪水,我们不愿如网络上讽刺的那样去恶意揣测,我们只是想提醒:你是否知道,你那即使真的是出自真心的、为罹难平民而落的泪,为什么得不到公众的哪怕一丝半点的善意解读?

  这起事故中,“第一时间”被刑拘的,是号称“无证”的农民焊工。我就不明白了,“有证”的焊工,是否就能娴熟到在焊接中不发出一点点火星?“有证”的焊工,是否就用不着那“易燃材料”的防护网?“有证”的焊工,是否就有一种神奇的能力,让保温材料遇到火不燃烧?我们欣慰于灾害背后的罪魁祸首——那层层的违规转包,那暧昧的官商关系,那可怜的安全意识,那只求楼越高越好的冲动,那令巨资购买的消防设施成为“昂贵的玩具”的政绩观,正在一点点被揭露。而我们也期盼,不再由底层人来承担本不该他们承担的责任,更多更具根源意义的真相,不再被“化小”,甚至“化无”。

  温总理说,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进步中获得补偿。希望这样的补偿能让我们欣慰,这样的进步不再总是只能让我们期盼。

  【原载2010年11月22日《扬子晚报》】

  插图 / 政策的力度与执行 / 奥列格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